香辣联盟:葱姜蒜

2019-07-10 15:17吴正格
寻根 2019年3期

吴正格

解葱

“葱”字,甲骨文写作“”,象葱形。《说文·部》写为“”(音同葱),是葱的先字。造“”字是有因由的:此字上部的“”,义为百卉,以二屮象其丛生,也表示“”是植物,即一种蔬菜;中部的“囱”,《说文·囱部》释为:“在墙曰牖,在屋为囱。”这是说,在墙上开设的称为“牖”,在屋顶上开设的则为“囱”,囱即天窗;下部的“心”,与“囱”结合起来,即“”(音同葱),此字在金文里写作“囱”,义同,是会意兼形声字,指从心合囱,囱在心上,示心中之事像窗棂纵横。到了写篆字时,《说文》沿袭金文,将“”也写作“囱”。这样看来,“”亦通“窗”(《辞源·葱灵》)。今人谓“开窗”,古人则习谓“开”,指有窗棂的窗。为何通窗?我以为也有这样的原因:自周代有三市,集镇中也有了餐饮业。古代的酒馆食店,厨房设在临街处,庖人在里面制馔,在做饭时推开窗户,便于散出爆锅时的烟气。用啥爆锅?主要是。入脂油中爆出的香气是很浓烈的,随着烟气挥发到窗外。过往的人们嗅之受诱,于是就“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开窗放香”也是变相的广告,成了招徕客人的手段。因而就想,传统的中国菜习俗爆锅,可能与这种情形相关,以至造“”字就把窗户会意进去。若不然,还有什么理由来破解“”字里有“囱”的原因呢?

隋唐时,“”曾作“”(音同)。如唐代书法家虞世南写孔子庙堂碑,就有“”字(《中国书法大字典》)。此字中的“公”,可能与当时朝廷诏给内外官署的公廨田(公田)相关。作为公田所植,其字中的“囱”则被改写为“公”。唐后廨田废弃,

“”字亦销迹,未能流行。

约在明代,“”字中的“”又被改写为“匆”。明代书法家王铎、王登是较早将“”写为“葱”的。这也有原因:囱通,义又为急速、急遽,是“匆”的异体字,与“匆”字也同义。故“匆”就替代了“囱”,写为“葱”,一直沿用至今。以下用“葱”字行文。

葱对我们有三大贡献。1.制馔。中国菜中,大多数须使葱来参与;肴山馔海里,葱无处不在,以至有“无葱不成馔”的谚语。古人称葱为“菜伯”“和事草”。“菜伯”的伯,这里指凡做菜必用葱以提携其味,故喻其为长者之尊;“和事草”指葱能调和万食,助其各展本味。这足显葱在烹饪中的地位和作用。2.药用。葱能发表、通阳、解毒,有主逐风寒、感冒、养育、鼻塞、阴寒腹痛、虫积、二便不通、痢疾、痈肿等症的功效。外国医家经研究发现,葱还能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积累,对癌细胞也有较高的抑制率。3.绿色天使。葱的生命和本色,自古以来被人们认作是青郁、碧绿、茂盛、明丽之状的标范。葱葱、葱仟、葱倩、葱翠……皆是以葱为名而得来。时今提倡绿色食品、绿色家园……而由葱形成的语言仍在描绘着这种时代需求。

释姜

“姜”字,甲骨文是一个面朝左跪坐的女人,头戴羊角冠,表示很美;字中的“羊”亦表声。这是会意兼形声的字,本义为“美”。

《说文·女部》中释“姜”就不是这个意思了:“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这是说,神农(相传为炎帝)因居住在姜水一帶,于是以姜为姓。姜水即今岐水,在陕西岐山县西,源出岐山,南向与横水合流,入雍河。

由“姜”字还引申出一个典故。因其味愈老愈辣,用以比喻人到老年性格愈刚强。《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姓,到老愈辣。”今人喻高岁者谋事老到,常说“姜还是老的辣”,即源于此典。

但是,“姜”与“”(音同姜)在古代本为二字。姜多作姓用,为荤菜之。的本字是“”(《说文·部》),音与“姜”同。后写作。至于姜与的关系,王安石在《字说》中说:“姜能疆御百病,故谓之。”这说法存疑,姜被命名为的原因未必是这样,但御百病之说是有道理的。《辞海》释“”为“姜的繁体字”亦不妥。姜无繁体字,从古至今字形未变。“”是在推行简化字时,由“姜”替代。故

“姜”为“”的借用字。以下遂循“姜”字行文。

说到姜食,《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的十三个“不食”,这是多为人知的。其中唯独“不撤姜食”,这或许是孔子嗜姜,但其也是一种食礼。那时的祭食不用香料,但是必须有姜,所以姜食是不能撤席的。可知春秋时人对姜的保健和调味作用已有深识。尤其是“不撤姜食”是孔子的说教,这对后世将会产生心理影响,并导致姜的食性、药性在这种礼俗的传承中,得到不断的研发和扩播。

纵顾姜食,它对我们的贡献同样卓越。姜分老姜(母姜)、子姜(紫姜)、生姜(鲜姜)、干姜。老姜是清除动物原料之腥臊的矫味良剂,更是制作酱卤肉食之老汤和烹饪用的上汤、清汤等必不可缺的主料之一。子姜脆嫩无筋,宜作主料制成酱、腌、渍、糟等风味特食,亦可制甜馔,如蜜饯姜芽、姜糖藕等。生姜可切丝配动物脯肉同炒;或制姜汁成为“姜汁味型”,如姜汁肉、姜汁豇豆等;亦可配醋作蟹、皮蛋等馔的蘸料。干姜用成熟之姜所制,多药用。中医认为,姜主逐风寒感冒、呕吐、咳嗽、食滞、腹泻等症;近代医学成果表明,姜有抑癌功效,且可抗衰老。民间亦有“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之谚语。

注蒜

“蒜”是形声字。上部的“”表示为植物,下部的“”(音同蒜)是“”(亦音蒜)的古字。义为计数用的算码,因是竹制,故从竹;从弄,是取其经常摸弄之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四横六直,象觚之形,实即字之古文也。”这就可知,的古字“”,也是以计数而取义的。而且,“算”字也义为计数,读作。所以,、、算不仅同音,取义亦同。被用在蒜字中,意指蒜头。因为蒜是多瓣的,形如聚在一处的算码,须摸弄或掰剥,方知是六瓣蒜、八瓣蒜等。这大概是先人聚“”为形符、取为声符而造蒜字的原因。

蒜,中土原产的称小蒜,后称卵蒜、夏蒜,俗称狗。其鳞茎小而瓣少,辣重,栽培较少。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始得大蒜,因出胡地,故称胡蒜,后称蒜头、绳系、蒜球等。因其是良种,被广泛栽培。除以蒜头供食,又衍生蒜苗、蒜黄、蒜薹三蔬,为制馔习用。

可是,古人对蒜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宋陶《清异录》记:“蒜,五代宫中呼麝香草。”元代农学家王祯认同这种看法。他说:“(蒜)味久不变,可以资生,可以致远,化腐臭为神奇,调鼎俎,代醯酱。携之旅途,则炎风瘴雨不能加,食腊毒不能害。夏月食之解暑气,北方食肉面尤不可无,乃食经之上品,日用之多助者。”而且,蒜还能开胃、消积、预防感冒,对脘腹冷痛、腹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等症亦有疗效。所以,古代出远门的信客邮差、驼队马帮之人,随带的囊袋里都装有大蒜,以备有恙之用。蒜也是饮食之友,吃饺子吃面条,烧鱼炖肉使蒜解其腥臊之气,自古成俗。以“蒜香型”成馔者,更是不胜枚举。因而,说蒜为“食经之上品”是有根据的。

然而,蒜被列入“五荤”,则与“麝香草”成反意。《本草纲目·菜》“蒜”:“五荤即五辛,谓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炼形家以小蒜、大蒜、芸、韭、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葱为五荤,兴渠即阿魏世。”所谓炼形家,指炼丹方士。芸:蒜的嫩苔。胡荽:香菜。《邺中记》:“石勒改胡荽为香荽。”薤:俗称荞头、宅蒜。阿魏:叶似蔓菁,根似萝卜,生熟皆如蒜。慈葱:大葱。葱亦称韭,形、味似韭。可见,“五荤”中的蒜和与其有关及气味相似的荤菜,占有重要成分,也反映出蒜是最典型的荤菜。按说,“荤”字之义除指“五荤”,也指“荤素”的荤,今专指肉食。因“五荤”有辛臭气味,故寺院教人视其如荤腥而戒之。

其实,嗜蒜和戒蒜,乃属见仁见智。蒜有保健功效,入馔又能增香提味,故而嗜蒜有益。但蒜有浊臭气味,又性热助火,嗜重易伤胃损目,昏神伐性;且张口说话,浊气外喷,是为不雅,因此戒蒜也有道理。然而,不论嗜蒜或戒蒜,蒜与葱、姜自古气味相投。烹饪中,往往有葱在先,姜必跟进,蒜随其后。这是因为葱清辛欠酷,姜浓辛欠爽,蒜烈辛欠柔,故三者互为帮衬,以相向作合,调谐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