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西半球,祖国在我心

2019-07-10 17:27周确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9年6期
关键词:维和警员祖国

周确

祖国,对于我这个曾经在战火中淬炼的“驻外记者”而言,是最强大的依靠,最坚固的后盾。新中国70华诞之际,年近70岁的我也不觉回忆起自己在境外一段段心系祖国的难忘经历。

作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早在1979年,我就应祖国和人民的召唤,义无反顾地穿起军装,随军做首次战地采访。那年,我和女朋友计划年末结婚。她到火车站送行时,手中挥舞着国旗,令我感慨万千。

1990年,我奉命三进三出战乱的柬埔寨采访报道。2004年至2006年,已经50多岁的我又三度赴海地报道维和部队。当时,我国与海地尚未建立外交关系,该国又是个航班较少的海岛,办理该国签证和进入该国都很难。海地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全国800万人口,每21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艾滋病毒携带者,政治环境复杂、生活环境恶劣、暴力冲突不断……

正是这样一段驻外经历,给我留下了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战地一线,与“最可爱的人”相伴

2004年年初,海地爆发社会动乱。当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向海地派遣联合国稳定特派团,而中国应联合国要求,也从当年10月17日开始首次向海地派出由125名队员组成的维和警察防暴队。不久,我便成为进入海地、报道我国首次派员赴西半球维和的第一名中国记者。

一到海地,我便来到中国维和警察中间——从那时起,我们将同生死、共命运。警官们持枪列队并热烈鼓掌欢迎我。他们把我的到来,看成是祖国与人民的关心与慰问。

应警官们的恳请,我即兴“讲话”。见到这些战斗在异国他乡无私无畏的中国维和警察,我向他们转达了一份厚重的关爱:祝愿你们为国争光,希望你们注意自身安全。警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以及呼喊:“请祖国人民放心,为中国警察争光!”

接下来,我便穿上防弹背心、戴上蓝盔——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与维和警察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已能叫出多半警员的姓名。其间,我还得到了他们的诸多关心与保护。那时,每每经过危险地段,总会有人提醒我注意安全,防止挨黑枪。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把单片五星红旗贴到防弹背心的左上方——祖国永在我心!

吃饭时,他们会将加热后的软包装米饭和战备罐头先送给我一份;我生病了,随队医生还专门为我找来药品和开水,帮我服下……在战火纷飞的前沿,这是一份多么温暖和奢侈的关怀。

就这样,我们熟络起来,成了患难与共的兄弟、战友和亲人。工作之余,我们会聊亲人朋友、家庭事业,还会天南海北地聊各种话题。有的警员会把自己的日记选段复制给我,我们坐在一起诵读。还有一个警员,让我看他女朋友的照片。他把那张照片精心地保存在笔记本的内页上,随身携带。我看得出,他眼中的爱情是那样美好……

在维和一线,在异国他乡,在危险环绕中,彼此的交流和帮助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心中鼓起勇气,纾解着我们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

在驻外维和报道的日日夜夜里,他们就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

硝烟四起,與“爱国坚守者”同行

赴海地进行驻外采访报道,除了维和警察防暴队,我还得到了中国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代表张伯清的太多帮助。当时年近花甲的他是个精气神十足的人,头脑清醒,言语简洁,雷厉风行。他于2002年6月来海地工作,是个具有30多年外交经验、“超期服役”的外交战士。

那时,海地首都太子港外围已经满是反政府武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起进攻。城区内路障林立,被损毁的汽车和正在燃烧的轮胎随处可见。后来,市区开始断水、停电,金融行业及商家遭到洗劫。基于这种情况,联合国及各国驻海地的工作人员、家属纷纷撤离。

此时,张伯清却毅然中止休假,从国内乘坐停飞前的最后一班飞机进入这座硝烟四起的城市。中国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成为海地战乱期间少数几个没有撤离的驻海地外交机构之一。那段时间,张伯清身先士卒、坚守岗位,冒着被流弹击中的危险,或会见政界要人商谈,或与各使团交流,努力保持和发展多边关系,尽最大努力保证战时办事处的正常工作。

在情况最为危急的时刻,张伯清甚至做了“最坏的准备”:“我们代表中国,其他同事可以撤离,我要留下,坚守到底!”

在我的心中,那时那刻,作为中国在海地的代表,张伯清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中国人顽强拼搏、不畏艰辛的高尚品格,更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良好形象。

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工作精神和态度,张伯清赢得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并促成了多件有利于双边关系的事情。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我们首次在海地升起中国国旗、奏响中国国歌。

2004年4月19日,中国政府向海地过渡政府提供的1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款交接仪式在海地总理府举行。在简短的签字仪式后,张伯清与拉托特总理发表讲话。张伯清在讲话中表示,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次向海地政府提供援助,是中海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中方愿意继续帮助海地人民走出困境、恢复和平、振兴经济,并希望两国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之后,张伯清与海地外交部埃德蒙司长同赴太子港“联合国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当时,该广场并没有我国国旗。经张伯清的努力和交涉,海地政府同意补上我国国旗并举行升旗仪式。

当年10月1日,张伯清在办事处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当时的海地过渡政府代总理出席并讲话。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巴西、阿根廷等国驻海地大使及各界代表近300人出席招待会。期间,由张伯清组织的当地乐队首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音乐声响起的那一刻,在场的中国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国歌。那一刻,张伯清更是热泪盈眶。正是因为张伯清等人在海地动乱期间的坚守,该办事处受到国务院和外交部的认可,荣立集体三等功。

回首往昔,我非常荣幸地见证并用相机记录了这段历史。

危机四伏,与“维和牺牲英雄”同在

2005年和2006年,我先后两次进入海地进行维和报道。令我特别高兴的是,这批维和警员全部来自我的老家——山东。此时,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驻地的食宿条件比我首赴海地时有所改善,但是他们的派驻任期却由6个月延长至8个月。

有一段时间,我和两名维和警员居住在一个特殊的大房间——这个房间被称为营地的“贵宾室”,因为它的外间就是弹药库。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背靠着“火药桶”,一般人恐怕还真睡不着。可这就是战地,就是维和警察的日常。

在这批维和警员中,最年轻的男队员叫王鹏。那年,他22岁,是从山东大学英语系选调进入公安机关的应屆毕业生。同时,警员们当中还有8名“警花”,与男警员一样执行各种勤务。我还曾记下她们的名字、年龄、分工与所来自地市:张沛(24岁,法语翻译,来自青岛)、南福娟(31岁,战斗队员,来自潍坊)……

正是这支队伍,维护了海地首都大选的治安环境,保护该国国家投票中心平安运行,抑制了一次大规模暴狱……在我的报道当中,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公”。

2006年赴海地采访报道任务完成之后,我便回到祖国,回到亲人身边。我的维和报道工作赢得了诸多认可,新华社摄影部还为我专门发了一份给全社的通报表扬。但是,我的心却时刻惦念着远在海地的“战友们”和那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队伍。

2010年1月13日,噩耗传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人民公安卫士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女)同志,肩负国家使命,在赴海地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时突遇地震,壮烈牺牲。英雄们荣膺一等功,并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对我来说,他们牺牲的地点是那么的熟悉——“维海团工作楼”,我们曾很多次在这里进进出出。牺牲的英雄王树林,更是与我有着难舍的情谊——我们曾在黑河市下乡,都是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的知识青年。

维和是充满危险的。近几十年来,数万中国人接受祖国的召唤,分赴世界各地执行维和任务。一些同志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永远无法回到我们的祖国……

而我,是幸运的——我遇到了那么多“最可爱的人”,遇到了那么多“为祖国坚守的人”。我很荣幸,能站在他们身旁,与他们并肩前行,并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责任和使命,记录下他们的一段段非凡历程。

(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

猜你喜欢
维和警员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您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向维和英雄致敬
海外维和
海外维和步步惊心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