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党媒时政报道的新观察

2019-07-10 15:06付宁崔政韬
今传媒 2019年6期
关键词:党媒融媒体人工智能

付宁 崔政韬

摘 要:全国两会历来是党媒和新闻从业者拼技术、比内容的主要战场,在2019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报道盛宴。本文通过观察2019年两会党媒的时政新闻报道,得出促进渠道融合、重视内容价值与丰富报道手段是当下党媒时政新闻报道的三大特点,透过这些特点我们能一窥未来党媒时政新闻报道的大致趋势,并进一步为各级媒体创新报道路径提供了可参考的新模式、新理念。

关键词:融媒体;党媒;两会报道;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6-0016-02

一、 以渠道融合為动力:融媒体新闻输出实现“内外兼修”

(一)勤练内功,全平台发力构筑传播矩阵

融媒体报道指媒体综合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大数据分析以及虚拟现实等手段,使新闻内容实现在不同端口上的分发并有效传播,实现一次采集、多样处理、多平台分发的模式。与往年相比,2019年两会新闻内容在报刊、网络、客户端一体化联动方面更加成熟,多屏互动、多端口输出趋势更加明显,同时还兼顾了客户端与“两微”之间的互动,搭建了合力发声的传播矩阵。

新华社整合全社资源以及依托“媒体大脑”的智能算法,在网页版与“两微一端”平台同步推出了以“奋力奔跑,同心追梦”为主旨的两会融媒体报道专题,《我在你身边》《两会三部曲》《全息交互看报告》等主题报道在全网浏览量突破1亿次;人民网以《追梦·奋斗》为专题,在PC端策划了“两会金句”“两会时间”等主题报道,并坚持产品导向战略,在微博与微信公众号有选择性的投放新闻报道;《微动画,孙悟空的三个锦囊》《两会治理答题》在公众号均取得了“10万+”的好成绩。

(二)修行外功,跨平台合作聚拢全媒体资源

我国党媒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位于新闻内容产业的上游,深度翔实的优质内容是其核心竞争力。以腾讯、阿里、字节跳动为代表的商业资讯平台优势在于算法分发技术应用与市场化运作手段,所以党媒与商业资讯平台联手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一方面党媒的优质内容为资讯平台补齐资质短板,加深内容厚度;另一方面资讯平台运用流量资源与平台曝光度使优质内容更快、更精准地抵达用户群。

2019年2月12日,人民网联合今日头条共同推出了《两会调查》专题,依托今日头条的数据抓取与统计分析优势,整理出了2019年两会全国网民最关心的十大热词,同时运用H5、动画等表现形式,让调查数据“活起来”“动起来”;央视新闻与阿里合作,在阿里小程序“答答星球”设计了《两会知多少》有奖竞答活动,通过“两会冷知识”“两会热点事”“两会知多少”等问答竞赛普及了两会知识,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019年中央电视台进一步加深与“抖音”的合作,在“抖音”客户端开设#两会ing#互动话题,推出《政府工作红包》《两会vlog》短视频作品,获得数万网友的围观与点赞。

二、 以内容价值为导向:优秀作品引领舆论引导力

(一)作品贴近人民大众,个体故事彰显国家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时政新闻报道要做到“紧扣民心”就必须以共情理念深挖读者内心,以故事化叙事引领报道基调,以“小人物”为切口展现时代风采。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时政新闻枯燥严肃的报道风格,拉进受众距离,激发互动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人民日报》在两会期间推出微视频《中国24小时·天道酬勤》,以一天中的24个小时为维度,展现了学生、医生、战士、护林员、环卫工人等普通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塑造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奋勇向前的形象;新华网镜头对准了两会代表,推出《微TED·履职故事》与《代表委员的手机相册》等专题,展现了代表委员在基层的工作日常,让网友可以“零距离”了解他们的工作,《微TED·履职故事》在新华社手机客户端上线仅三天就收获了100万次播放量。可见,通过基层人物介入、基层场景的切入与创意的故事表达,上述作品颠覆了“圆桌红毯”式的两会报道范式,让严肃的政治故事也能迎合大众胃口。

(二)移动可视化内容让“小”屏幕承载“大”主题

2019年两会期间,以往被视为“黑科技”的H5、动画展示与移动直播等可视化报道形式走向量产阶段,那些仅依赖技术手段的产品很难再成为“爆款”,可视化产品制作由最初的技术优先转向内容优先,如何让产品更有创意,建立与用户的情感交互成为新的发力点。

《人民日报》推出互动视频H5产品《点击!你将随机和一位陌生人视频通话》,用模拟互动的形式让用户随机与一位中国人“视频通话”,视频的对象来自全国40余名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普通大众,通过展示用户可以了解其独特有趣的生活状态以及个人的愿望,仅仅24小时内,该H5就收获了360万的点击量;人民网制作的视频《快来!120秒看懂2019两会调查吧》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443名网友投票选出的10个两会最关心话题,截止3月11日在秒拍的播放量已经突破358.4万次;央视新闻制作的《收藏!今年两会时间表,看这里》与《一张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等图解作品在微信公众号获得了多个“10万+”的阅读量。

三、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智能化报道手段遍地开花

(一)4K、5G与虚拟现实技术全面应用,升级用户阅读与观看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媒要“紧跟新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从而让宣传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在2019年两会报道过程中,随着5G技术、4K与虚拟现实的全面投入使用,“内容与用户的连接”以一种更好、更快、现场感更强的形式建立起来,同时新技术还实现了场外与场内的连接,记者与代表委员的连接以及线下与线上的连接。

在会场内,中央广播电视台通过“5G·4K云制作分发实验平台”,将4K高清节目连接到代表委员驻地和两会新闻中心,随着我国5G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可以体验4K高清带来的视觉享受;在会场外,人民网策划推出了AR扫码看两会功能,读者通过人民视频APP,扫描《人民日报》刊登的AR二维码,就可以让报纸“动起来”,实时观看现场实况、注释信息与数据可视化等深度内容;在报道装备方面,《人民日报》记者装备了“新武器”——“5G客户端设备和VR实时全景相机”,依托该装备的“5G+全景”直播技术,记者可以将互动性更强的直播画面同步传递给网民,让用户“无死角”地感受两会现场。

(二)记者机器人、AI合成女主播站台两会,为多样化报道提供可能

在以往的两会报道中,AI与人工智能更多运用在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与简单的新闻稿撰写等“幕后”工作中。从2019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融入两会报道,技术赋能下的新闻产品提升了科技含量,增强了产品的互动功能,促进了技术主导媒体格局中信息传播的最大化,提升了这次两会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与关注度。

由新华社和搜狗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在两会期间与观众见面,“新小萌”拥有和主播同样的播报能力,和真人主播相比,通过“搜狗分身”技术打造的AI合成主播能够不知疲倦地持续工作24小时,同时还掌握多国语言,大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新小萌上两会》等融媒体报道,配合前方现场视频、图片等多种素材,准确无误的报道加上丰富的表情神态,让人眼前一亮,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称其“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在两会现场也不乏智能机器人的身影,由科大讯飞打造的AI记者助理“小白”在2019年3月7号现身新闻中心,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小白”是科大讯飞布局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核心成果,它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主持人的语音、语调“开口说话”,还能帮助现场记者了解最新两会信息与实时数据。

参考文献:

[1] 覃晴,王一帆.移动新媒体矩阵“两会”报道特点及启示——以《人民日报》为例[J].传媒,2018(19):74-76.

[2] 贺蕾,黄芝晓.媒介与民主——《人民日报》1978-2012“两会”报道框架分析[J].新闻大学,2012(5):47-57.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党媒融媒体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浅谈互联网“党媒”新闻队伍建设和创新
下一幕,人工智能!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