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西藏旅行记》 中的西藏形象谫论

2019-07-10 01:54李祈越
文教资料 2019年13期

李祈越

摘    要: 在《鞑靼西藏游记》中,作者从多个方面记录了他眼中的西藏形象,包括西藏的生态环境、藏族人、西藏的社会风俗、宗教、城市建筑等。通过对这些西藏形象的梳理,发现作者对西藏的认知是多元的,有着客观的态度,但更多的是站在西方文化优越论的立场上,将西藏塑造成符合他们政治、经济利益的他者形象。《鞑靼西藏游记》构建的西藏形象深刻地影响了此后西方世界对西藏的认知,在古伯察之后西方人所著的旅藏游记中大多带有这种东方主义的印记。从资料上着眼,该游记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鞑靼西藏游记》    西藏形象    古伯察

19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开始寻求更广阔的殖民地。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率先打入中国西藏地区,从此进入西藏的西方人逐渐增多,多是些军队的人员,还有传教士、探险家、勘探人员等。一些传教士写出了旅藏游记,这些游记在西方公开出版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与反响,强烈刺激了当时西方社会对西藏的追逐,更多的西方人来到西藏。

在19世纪的西方人旅藏游记中,古伯察的《鞑靼西藏旅行记》在当时西方国家具有大的影响力,一些人在这本游记的鼓舞下陆续前往西藏探险。古伯察在这本游记中对于西藏形象的建构对后来很多西方人所写的旅藏游记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分析该游记中的西藏形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西藏形象。

一、作者及游记内容介绍

古伯察(Evariste Regis Huc 1813—1860),法国入华遣使会会士,生于法国开鲁斯,1839年前往中国,他穿越了大半个中国,途径热河、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历经一年半,于1846年初到达西藏首府拉萨。古伯察是第一位进入西藏的法国人,并且抵达了西藏的心脏地带拉萨。《鞑靼西藏旅行记》主要记录了古伯察一行从内蒙古黑水川出发进入西藏,到达首府拉萨后被驻藏大臣驱逐,又赶往打箭炉这一段的旅行经历。古伯察一行原本计划绕过甘肃的戈壁沙漠到达青海西宁府,继续北上去到喀尔喀蒙古部落。但由于他们在甘肃的藏区接触到了藏族百姓与喇嘛,在与他们深入交流中逐渐意识到拉薩在整个西域的重大意义与诱惑力,最终难以抵抗这种吸引力,古伯察与秦神父决定放弃前往蒙古部落的北上计划,将最终目标定为世界屋脊的西藏。

二、《鞑靼西藏旅行记》中的西藏形象

1.西藏的生态环境、青海湖

人文与自然地理风貌是一体的,一个民族的性格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其自然生态风貌的影响。在《鞑靼西藏旅行记》这部游记中,西藏的地理形象多和一些重要的典型地理意象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来,构成本部游记特有的西藏形象。这部游记不同于其他游记,更富有文学色彩,其中很多典型的自然意象构成了文学的审美意蕴。

(1)湖水

在《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古伯察曾多次描述到水源,这些水包含有大大小小的湖泊、温泉水、冰河、大江等。其中最重要的要数青海湖,作为青藏高原重要的一部分,至少在本部游记中,青海湖的意象是构成该游记中西藏地理形象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游记里,古伯察用了大量描述性文字记述了他对青海湖的个人感知。比如:“随着脚步的前进,我们最终到达了青海湖,美丽而辽阔的水域很快眼前很远处的地平线上有一条银河般的长带,上面缭绕着白色薄雾,与深蓝的天边融化在一起。”①他们把青海湖的地理坐标当作穿越漫漫沙漠的希望与信仰。在到达了青海湖后,他们对该地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在湖的西部有一个湖心岛,与世隔绝且无法耕种。岛上有二十几个静修闭关的喇嘛居住,他们在那里修建了简朴的小型寺院,远离尘世的动乱与喧哗。”②青海湖在作者眼中还带有远离喧嚣、避世、追求高远的意蕴。

(2)雪山

雪山,这一地理形象在几乎所有西方旅藏游记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到,《鞑靼西藏旅行记》这本游记也不例外,可以说雪山的形象是无处不在地存在着的。古伯察眼中的雪山既威严又美丽。在这部游记的其他篇章中,雪山不仅有着壮美的一面,还大多伴有死亡的意蕴,古伯察曾这样描述他们即将翻越一座雪山时的心情:“暴风雪持续了五天,所有人都在担心是否能翻越眼前的雪山,是否会永远深埋于此。这件事令所有人都振作不起来,忧郁重重。”③

(3)平原

随着作者古伯察的进藏路线,我们会读到不同的地理风貌,蒙古地区的大草原,甘肃、青海的沙漠,以及进藏途中遇到的一片片广阔平原,这些地理风貌都独具特色,增加了游记的文学色彩。古伯察用很优美的文字描述:“通往西宁府的道路宽阔平淡,维护得很好。大路两旁是肥沃的原野,田地被精心地耕耘,大树、丘陵和小溪将眼前风景点缀如画。”④平原的数次出现都伴随着生机。每当古伯察一行人经历了死亡考验之后,都会短暂地出现原野,使他们得以原地休养,恢复生命力。作者用非常主观的语调描述了平原的形象不仅仅象征了生命,亦代表了社会文明。

2.藏族人形象

在古伯察眼中,藏人中的游牧民的形象更多的是勇猛、野蛮和贫穷的,而定居下来的依靠农业种植生存的藏人形象更靠近他所谓的文明的,有秩序的,欢乐富足的。拉萨的藏人的形象又给古伯察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藏族人的人种属于蒙古亚种,他们有着黑色头发、稀疏的胡子、带有蒙古褶的小眼睛、高颧、鼻子短小、薄嘴唇但嘴型比较宽阔、皮肤呈棕色。藏族人大多身材中等,敏捷灵巧,能歌善舞,具有鞑靼人的气力和勇气。藏人英勇善战,敢于面对死亡。藏族人对财产看的风轻云淡,但却不能组织他们外表华丽的追求,他们喜欢将珠宝集于一身。”⑤古伯察对于不同地区藏族人的形象有着不同的印象和看法,在出了拉萨城之后,到了拉里这地方,他眼中的拉里藏人远不如拉萨藏人文明开化,不讲究卫生和衣着搭配,并认为他们的相貌也不如拉萨藏人柔和。

喇嘛:关于喇嘛的形象,古伯察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性格与思想方面。他眼中的西藏喇嘛性格或思想各有不同,有虔诚的、狡猾的、沉湎于世俗的、庄重的。

古伯察对于喇嘛最初的印象是具有宗教纯洁性的,庄重而虔诚的,同时认为喇嘛是善良热情的,在他们一行人到达塔尔寺没有地方睡觉的时候,一个喇嘛让出了自己的小僧房供他们休息,并且给他们提供了奶茶、羊肉和新鲜酥油。古伯察认为有些喇嘛完全放弃了世俗生活,非常避世,但他们是为了追求最高真理,而且都非常善良。当然古伯察眼中西藏喇嘛的形象并不都是如此纯净虔诚的,一些喇嘛是沉湎于世俗的。古伯察眼中的喇嘛形象还有向往自由的特征,他认为一部分喇嘛对于戒律严明的寺庙外的自由生活非常向往。在古伯察眼中一心苦修和向往世俗的两种极端的喇嘛形象之外,还有一种被他称为实业家喇嘛,他认为这一阶层的喇嘛形象是集世俗与宗教为一体,“在实业家喇嘛阶层中,却有相当数量的人,在显得比较适合宗教生活精神的职业中寻求利润,他们忙于刊印或抄写喇嘛教经文”⑥。

3.宗教形象

古伯察对西藏宗教形象的观点大致包含三点,首先是他认为宗喀巴的宗教改革与天主教有相似性,甚至竟然猜测佛教出自基督教。古伯察认为藏传佛教与天主教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令人感到震惊⑦。首先,喇嘛们在举行宗教活动时所用的宗教礼器和宗教仪轨都与基督教有着相似性。其次,古伯察眼中的藏传佛教内部充满矛盾冲突,达赖喇嘛与班禅活佛之间的权利斗争使藏族人陷入灾难性的分裂中⑧。再次,古伯察还认为西藏的宗教具有政治性,认为西藏宗教组成了西藏政府,他将拉萨与罗马、达赖喇嘛与教皇进行了比较,认为西藏地方政府完全是由喇嘛组成的,是一个由宗教统治的政府,这一点似乎模仿了教皇的教会政府模式⑨。最后,他站在西方基督教的立场上,认为藏传佛教不能拯救西藏,只有他信仰的基督教才能拯救,这样的思想与古伯察的传教士身份有极大关系。

4.社会风俗与礼仪

关于西藏的习俗与礼仪方面,作者略有涉及。例如作者提到,藏族妇女都会用一种黑炭一样的颜料混合油污涂黑自己的脸庞。古伯察眼中的拉萨藏族女子这种涂黑脸的行为是为了刻意丑化自己,保护自己的贞洁。关于拉萨藏人的性格,古伯察的态度不同于对之前的鞑靼人或者进入拉萨前的藏区遇到的藏族部族的人,他有一些褒扬的感情,他认为拉萨藏族人是非常慈悲和善良的,因此在拉萨街头乞讨的乞丐非常多,古伯察提到他很少遇到“不作任何布施就把穷人退休的情况”⑩。作者还提到他不理解藏族人在交际时的一种礼节,他们会向对方吐舌头表示尊重与谦卑。

作者在游记中对西藏形象的建构主要体现西藏的生态环境、藏族人的性格、西藏的宗教、拉萨的城市建筑及社会风俗这些方面。在游记中,作者对西藏形象的认知建立在西方人对西藏的前序认知上,受到东方主义的影响,将西藏形象自动视为“他者”,而将自己置于注视者的角度,自高而低地认知西藏。在该游记中,西藏的形象呈现为乌托邦式、妖魔化、异化的特点,这部分包括藏族人、藏族文化及宗教形象。在对西藏的生态环境、城市、村落、建筑等方面的形象构建上,作者没有过多地主观化对西藏形象进行再造,而是客观地再现。游记中描述的西藏的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但作者认为这种高寒缺氧的环境造就了西藏的神秘与圣洁,他对西藏的湖、雪山、沙漠都有着一种敬畏之情,这些元素都在为西藏神秘形象的构建而服务。在游记中,作者認为西藏的普通百姓是非常淳朴、善良的,但是一些喇嘛倒是有着诸多恶习。他认为西藏的喇嘛教难以拯救西藏,必须依靠天主教才能拯救西藏。对于西藏的生态环境、社会风俗、政治等方面,作者大多时候描绘,客观态度颇显平和友善。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法]古伯察,著.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460,272,196,276,432,387,338,339,437.

⑦最为引人的相似性是僧侣们剃度礼。为有别于已剃了头的异教巫师,圣教的第一批神父留着一头剪短的头发。据说,这是苦修士们处于卑贱之心而做出了削发剃度的表率。公元6世纪时,本鄂奉他们为楷模而命其教徒们仿效。嗣后,俗间神职人员也采取这种做法,于633年由托莱多的主教会议宣布必须这样做,作“修士圆顶”,以纪念耶酥。大家区别出了多种剃礼;罗马式剃礼,即部分剃和圆环剃;希腊式剃礼,扩大到了整个头部,正是这后一种剃礼才完全可以与佛教的剃度相比较。

本文为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东西方视域中的西藏文化反思——中外西藏游记研究》(2013ZJRW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