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运用策略分析

2019-07-10 02:04葛晓贝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运用策略中职学校

葛晓贝

摘要:中职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有专业能力的職业型人才,因此在数学教学上依旧是以实用性为主,但是随着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改革发展,素质教育越发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合中职学校的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响应新课标的要求,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学案导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016-01

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前预设的教案都是作为自己授课时的辅助材料使用,“学案导学”利用教师教案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完成教材的阅读,了解教材的内容,根据学案的要求完成学习目标。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和观点,在师生探讨中完成教学研究,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1 孤立的德智体美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智力的培养,将德育、体育、美育完全独立出来,每一门课程所学习和培养的都是比较单独和孤立的一种教育,比如文化课程就培养智育,艺术课程就培养美育,思想政治课程就培养德育等等。这种孤立的教育方式严重分裂了中职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整体性、协调性发展的要求。而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坐在课堂中,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课,进行知识的学习记忆和知识积累,没有其他素质教育的介入,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过于苍白空洞。

1.2 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多中职数学教师的理解中,智育就是知识的教学过程,从本意上来讲,真正的智育应该是对学生智力的教育,是一种思维上的全面培养。除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外,数学课程的智育培养还包括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主要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延续性的兴趣、性格、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只重视对书本教材知识的讲解是一种错误或者说是片面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2.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的运用策略

2.1 清晰教学目标。要进行有效的“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清晰教学的主要目标。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除了传授基本的教材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养成(的)数学逻辑思维,能用科学、合理、正确的逻辑理论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集合的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集合的内涵和使用方法,通过多次的练习让学生能熟练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集合,对于一些特殊的集合如整数集合Z,自然数集合R等的表示方式进行系统的讲解。通过了解集合的概念、类型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概括,从而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习惯。

中职数学教师一定要明白,每一节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要结合教材知识,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发展需求,做出合理的教案预设。当然,在新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2 合理教案创设。“学案导学”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除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外,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课程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参考中职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对教学的内容做出不同的要求和规范。教师在进行教案预设时,要考虑到教案的引导性原则,最好是以问题创设的模式为主,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联想,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同时教案创设还需要具备趣味性。因为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枯燥性,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下去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掌握自学的方法。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看看故宫、天安门、金字塔、甚至是树叶、蝴蝶等事物,让他们发现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图形原理——轴对称,从而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案还需要结合实际生活。由于中职教学要求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实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且数学本身就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类学科,所以教师要将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用篮球的投篮技巧、吊桥的外形等等来分析抛物线的原理。

2.3 合作学习模式。“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如果简单地将自学能力解释为生生单独地进行自主学习就是偏见了。自学是指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自主能动性,自发、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研究、交流和探索,所以交流学习也是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中职数学教师一定要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有效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交流探索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以一个组长领导,在教师下发学习教案之后,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合作学习。如果在学习中遇到疑难点,小组成员可以积极进行讨论,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多帮助稍差的学生,从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当然,如果遇到即使沟通交流也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每个小组收集起来,然后由教师统一作答。

参考文献:

[1] 商博文.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运用策略分析[J].才智,2018(34):166.

[2] 张勤芳.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03):232-233.

[3] 顾茂坤.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95.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运用策略中职学校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