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改革语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019-07-10 02:04肖垚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肖垚

摘要: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育的高效优质,是每一个从事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之一。特别是在当下初中语文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有效的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已经刻不容缓。在观察体味初中教育的现实策略的基础上,结合一线工作经验,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实现教育的高效优质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088-01

1.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让学生“举手摘桃”

在初中語文教学中,老师应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并在制定教学gt标,以学生只需付出努力就能得到收获为原则,为不同层面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抬抬手就可以摘到桃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不能制定过高的教学目标,超出学生学习能力的负荷,也不能制定过低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觉得毫无挑战性,兴趣缺失。对此,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目标,使之更适应各个层面的学生,对于语文优秀生,教师应适当提高对其的学习要求,确保他们的精力能够花在学习中,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思维探究活动;对于语文后进生,教师应将教学目标适当放低,主要以学生对语文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为主。

2.抓纲务本,重视基础

学习语文是一种慢功,因而语文教学始终要重视基础,而重视基础要从进初中就做好安排。现在的学生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低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初一刚入学时就抓紧其语文的学习。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抓纲务本”——抓大纲,务课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总体上我采取了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的原则,有变化有侧重的地实施教学。课内现代文中的讲读篇目作为重点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阅读课文和课外文章中去。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阅读和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花大力气进行写作训练。在作文教学上,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给学生太多压力,而应该从简单的记叙文开始,然后是夹叙夹议的记叙文,逐步训练论点性议论文、论题性议论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让学生先列并列式。层进式结构提纲,再连缀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认真批改,详细讲评,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高起来。

3.重视学习兴趣

3.1 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对于语文学习中的一些知识,教师要争取做到深入浅出,不要照搬术语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要能够把难以理解的知识日常化、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兴趣。例如解释《岳阳楼记》中的“薄”时,不该一味让学生只记住“迫近”,还可以用一些常用的成语如“日薄西山”、“义薄云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许多熟悉的词和古文翻译间存在联系,从而加深印象,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摆脱文言文无用或学习文言文应付考试的错误学习观念,自己主动去学会延伸、发现趣味。

3.2 鼓励学生多接触文学作品。阅读书籍不仅可以增加学生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一些定义并在无形中运用,提高自我的同时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适当举行一些活动,如在让学生了解与《诗经》有关的“风”、“雅”、“颂”时,当学生对定义理解得差不多了,可以在学生了解定义后找到相关的作品在课堂中传阅,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同时感受相关文学作品的魅力,增加兴趣。另外在涉及一些文学知识方面,教师可适当加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愿意学习语文。

4.重视基本知识

语文是具有独特性的一门学科,它是我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承载着大量的人类文化。语文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老师应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许多中学里,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充分,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重视字词句、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其次,要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最后,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的信息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5.借鉴多种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的气氛,让学生享受课堂学习。因此,不同的文章表达的情感侧重不同,所以要结合所学组织学生参加班级朗诵比赛、情景剧表演等。通过之前学习,对文章感情色彩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将这种情绪很好地表现出来,比如朗诵《海燕》将其坚定、不屈、不惧高傲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水调歌头》将作者的那种惆怅之情表现得恰到好处,让学生深受感染,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的学生将《皇帝的新装》以情景剧的形式将皇帝的自负、可笑及百姓的各种神态展现出来,使学生不时的哈哈大笑。以这种形式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凤鸣.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5(23):186.

[2] 李碧金.关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31):34.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