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情境图的调适策略

2019-07-10 02:04汪春田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法小学数学

汪春田

摘要:数学学习一般侧重于知识的逻辑性和规律性,而“问题解决”情境图不失为一种好的数学学习方法。“问题解决”情境图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学习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所以,“问题解决”情境图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这种方法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欲望,最终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问题解决”情境图的基本步骤、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法;小学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132-01

引言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也出现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灵活与丰富,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通常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问题解决”情境图的引入不仅符合我们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以问题为主线将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答疑解惑中完成对知识的积累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问题解决”情境图调适的一般步骤

我们在进行“问题解决”情境图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教师给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将这些目标紧密地与问题进行联系,同时以情景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情境图中的重要知识点。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实现情景图中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并作出合理的总结、反馈、评价。

2.“问题解决”情境图调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调适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进行“问题解决”情境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应该紧紧的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情景图的调试,同时在调试过程中必须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调试将学生带入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去,实现对情境图中重难點知识的突破,与掌握。在进行情境图中重点节点处的突破过程中,我们要兼顾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能力,要注意调试的针对性与层次性。

2.2 调适要关注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进行“问题解决”情境图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到调试合理、科学,调试的内容要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同时在调试完成后,不能过于暴露,也不能过于直接。通过情境图的调试,促进学生对情境图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把握,深入浅出、从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原则进行调试,并在调试的过程中注意调试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

3.“问题解决”情境图调适的案例分析

3.1 几何直观策略。例如,在讲授三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这原来属于人教实验版二年级的教学内容,由于倍的数量关系这部分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比较困难,而新版教材把“倍的认识”安排到了三年级的上半学期,文中的主题情境设置成了“小兔子吃萝卜”。其中,有白兔3只,有灰兔3只,有水萝卜6根,有胡萝卜2根,有白萝卜10根,其暗示的倍数含义不言而喻,在情境图的下方出现了“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这句话。教材中通过集合图的形式来阐述情景图中的倍数关系。为了体现“几倍就就把标准量看作1份,而比较量就可以看成和它同样多的几份”这种数量关系不能很好的和下节课内容进行呼应,因此在教材情境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可以增加数形结合的线段图,以直观的几何形式呈现出两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对“倍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3.2 拟人化的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段的“问题解决”板块中,我们通常按照,一图二式→一图四式→图画应用题→图文应用题这样的顺序进行编排。通过这种编排方式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条件与问题是同时呈现的,再加之静态的符号类,使“问题解决”情境图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思维能力要求,每当学生学习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错误,让老师和学生都头痛不已。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清景图中的“?”看做爱提问题的“问号老爷爷”,把“”看成两只合在一起的手,告诉学生:“这个问号老爷爷,十分喜爱问为什么,还喜欢在各种符号间跑来跑去,很喜欢让大家猜他想提什么问题,你们能找到他并猜出他所要提出的问题吗?”通过这种拟人的手法,增加了问题解决情景图的趣味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感受,就能够快速的体会符号所传递的数学语言,进而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4.结束语

总之,“问题解决”情境图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问题解决”情境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让我们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变得有章可循,事半功倍,所以“问题解决”情境图对于提高我们小学数学的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彬.“问题解决”情境图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8(08):146-147.

[2] 范明燕.“问题解决”情境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6).

[3] 宋美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情境图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6(9).

[4] 吴继文.“问题解决”情境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教学法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