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分析

2019-07-10 02:04黄志恩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性小学数学

黄志恩

摘要:随着课改进程愈加深入,小学数学若想紧跟教育趋势、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以学生认知、兴趣为导向组织教学。本文基于新课程背景,从教师备课、学生实践、教学目标、自主探索、学习过程等方面总结教学策略,以期为提升课堂效率、学生数学素养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153-02

教学成败与否并不是看教师讲解是否透彻和精彩,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学到知识,其学习效率如何。教师必须秉持“以生为主”的原则,以学生兴趣、认知特点为导向设计教学策略,借助多样化手段来吸引学生,引导他们充分融入数学课堂之中,为强化课堂效率与学生素养夯实基础。

1.提升备课的有效性

1.1 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加以区分。教师上课多是依据课本教材,不论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大纲的落实均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但是教材内容相较于教学内容来说差异明显,其中教学内容指的是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并且会因教学实际做出实时调整。因此教学内容囊括教材内容,并且涵盖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对于教材内容来说,其编订本身具有动态性,因此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时需要端正态度,将教材看作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提升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尊重教材还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1.2 从学生认知、兴趣出发备课,提升备课的针对性。教师备课时若不关注学生认知能力、个性差异等特点,仅是凭借片面的了解进行备课,那么即使备课较为充分也很难提升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对“线的认识”相关内容进行讲授时,没有在课前开展详实的调查,在课堂上仍旧根据备课内容来设计直线和射线,随后对其不同特点进行描述。但是由于部分同学早已熟悉内容,便可能提前喊出教师要讲的答案,这样教学计划便会被打乱,教师也很难把握课堂局面。因此,课堂开始前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认知、兴趣进行备课,提升备课的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调查、交流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案,从而更好地贴近学生实际。

1.3 从教材内容出发,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每节课都会涵盖较多的重难点,其中重点指的是教材当中相对重要的知识点。难点主要指学生难以把握的知识点,教师需要提前明确上述重难点,在不同知识点上的时间不能过于平均,并且不应在相对简单的知识上耗费较多时间,必须紧跟教学关键,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同时还用精心设计问题,设计时应力求简洁扼要,提升问题的层次性。有时课堂教学虽然进行了提问,但此类提问欠缺针对性,导致学生回答无法落到关键点上。因此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出发,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2.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动手实践能够引导学生“做数学”,通过亲身体验来提升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动手实践作为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教师需要基于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相匹配的实践活动,切忌流于形式,各个操作环节均需要学生参与。并且实际操作需要对学生手、眼、脑等部位进行充分调动,推动抽象知识向着具体化转变。教师可以采取边说边操作的形式,若操作时存有问题便可依靠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解决。比如教师对“长方形、正方形”等知识进行讲授时,可以先利用课件带领学生认识此类图形,随后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并裁剪出相应图形,从而提升他们对于图形的认知。

3.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需要以相应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才可顺利开展,新课程需要教师教学关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的深层次融合,明确知识间内在的关联性。教师应依靠设问、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使他们在情感上接纳数学。比如教师对“圆锥体积”相关知识进行讲授时,便需要明确课堂目标。目标需要涵盖如下层面:首先需要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猜测、操作等方式,在教师指导下推导体积公式。第二,均需要基于推导结果带领学生分析圆柱、圆锥之间的关系,提升其实践、判断推理等能力。最后还应对“失败实验”加以处理,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并不简单,必须迎难而上。

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前准备具有相同底面积和高的圆柱、圆锥,随后利用装填沙子的形式带领学生实践。但所获结果可能并不契合预期,这可能与学具不够精确有关。后续的课后练习部分学生可能会忘记计算公式当中的“”,即便教师多次强调但收效甚微。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加以演示,让学生对上述演示步骤进行复述,这种结果相较于学生实践更为精确,也更容易让其信服。

4.推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融合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生在认知、思维方面的限制,给予他们充足的空间、时间展开自主探索,引导他们借助数学活动切实体会相应的数学知识。例如,对“长方形面积”相关计算进行学习时,教师便可先让学生根据课件演示来猜测长方形面积与哪些部分有关系,随后让学生依靠自主探索来认知计算公式。教师可以将多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例如长宽均是1cm)共同拼出长方形,随后对其长宽进行测量,并推导面积公式。同时教师也需要推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深度融合。合作学习之前学生需要拥有一定的合作技能,例如欣赏他人、尊重别人观点等品质。同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表达能力进行强化,创设小组讨论的情境来培养其总结和表述能力。比如教师对“圆”的面积进行教学时,便可组织学生依靠小组合作来剪裁大小不同的圆,并通过分工对圆的半径进行测量,依据相关公式来计算面积。

总结

总之,课改进程愈加深入需要小学数学紧跟时代和教育趋势,借助多样化手段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秉持“以生为主”的理念,从学生认知、兴趣为出发结合教材内容总结教学策略,为强化课堂效率、学生数学素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丽慧.讨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5(12):102-103.

[2] 任小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分析[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3] 胡晓敏.新課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有效性的探析——以楚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28(09):72-77.

[4] 康鑫.《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70.

[5] 郑惠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12):16.

猜你喜欢
新课程有效性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