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中长跑能力的教法探索

2019-07-10 02:04赵善仁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长跑体育教学

赵善仁

摘要: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使得我们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上有了针对性。在此,本文就中长跑项目的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认识,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长跑;教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211-02

在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中长跑项目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培养学生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体育优秀品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最害怕的项目就是中长跑项目,因为它的路程长、消耗大、训练辛苦、枯燥、易疲劳,考试成绩往往都不理想。同时,学生又希望考试能达标,但平时又不愿意付出训练,不愿去练习中长跑,这是怕吃苦、怕累、思想畏惧的表现。如何让学生提高中长跑成绩,最关键的一条是体育教师必须严格地引导学生参加耐久跑训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由被动式训练转变为主动式训练。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想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因为各中学举行的校运会和学校的课余训练中,仍有大批学生以此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中长跑项目特点

中长跑运动项目有:800米、1000米、1500米和3000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项目是男子1500米和女子800米。中长跑是发展长久耐力的项目,长时间的连续的肌肉活动,是这个项目的特点。它一方面要求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维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根据比赛的情况具有加速跑的能力。所以,运动员在跑的全程中,正确地掌握技术和合理地分配体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求跑得轻松协调,重心移动平稳,直线性强,有良好的节奏;要尽量提高肌肉用力和放松交替的能力,既讲究动作效果,又注重节省体力。各种距离跑的技术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于距离的长短和跑的强度不同,所以在跑的技术细节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2.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原则

2.1 全面发展原则。中长跑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及全面增强学生各器官系统功能,为此,应该在教学训练中给学生的身体各器官以全面影响,使各器官各部位都承受一定的负荷。因此要求锻炼内容要全面多样,方法灵活,使身体得到全方位发展。

2.2 循序渐进原则。中长跑的教学与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训练过程中运动动作的难易,技术动作的复杂或简单,运动量的大小等都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踏步不前,既要循序,又必须渐进。

2.3 区别对待原则。进行中长跑的体育教学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要根据具体情况、学生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以及不同训练水平进行区别对待。首先,应从性别特征上区别对待。男女生的性別差异是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健康状况及训练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从生理方面考虑,在中长跑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做到健康分组进行教学,使学生生理负荷能够达到不同个体的生理范围,这样才能够收到最佳效果。

3.中长跑的速度和耐力训练

从运动生理方面来分析,中长跑的速度耐力依靠礎酸原获能,而且还更多的依靠肌糖元进行无氧酵解供能。在进行中长跑教学与训练中,必须开展无氧供能系统的能力训练,这种训练又称为无氧训练,常用的训练方法有重复训练法和间歇法。重复训练法是指反复多次进行同一练习,在各次重复练习时安排一些时间调整,能使身体负荷达到较高程度。

4.发展耐力素质方法分析

决定耐力素质最重要的基础是发展有氧运动时力的专门训练。尽可能采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练习。可安排长距离的持续匀速跑和长段落的间歇训练。在耐力训练中,选择适当的强度。强度控制一般可用心率作为指标。中长跑能力强的同学可采用使心率升高到本人最高的85%-90%的强度进行练习,一般的同学则用最高60%-70%的强度来训练。

5.中长跑技术动作

中长跑技术动作可分为起跑、途中跑和冲刺三个部分

起跑:在田径比赛中,800米和800米以上项目的起跑规则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其技术是:两脚向后用力蹬地,后腿积极前摆,两臂配合两腿的运动向前冲出。途中跑技术是中长跑技术的重点部分,正确的途中跑技术能发挥人体最大的潜能,同时又能最经济省力。它要求身体的前倾角度、摆臂摆腿的幅度和后蹬的力量都较短跑的小,但是后蹬的角度要求较大,约为50度,在节奏上要求轻快、均匀,力求实效、省力。同时注重呼吸和跑的节奏相配合,比较理想的有“三步一呼气,三步一吸气”或“两步ー呼气,两步一吸气”这两种方法。呼气时要求学生张口呼吸,增大呼吸量,深呼吸,更多更快地进行气体交换。另外还有中长跑的弯道技术:身体左倾,右臂摆幅必须大于左臂,左脚用外侧、右脚用内侧落地,以此获得向心力,克服直线运动的惯性,保持跑速。

6.如何克服“极点”现象和争取“第二次呼吸”

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训练当中,学生会感到呼吸困难、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眼出现“星星”而想终止练习的这种状态称为“极点”。出现“极点”以后,让学生们知道,只要依靠意志坚持下去,稍减缓跑速,不久这种难受的感觉就会减轻或消失,逐渐会变得动作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较慢,这时候就出现了“第二次呼吸”。“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可以当作衡量中长跑耐久能力的一个技术指标!在中长跑训练的运动中,“极点”现象出现得越晚消失得也越快,这样他们的中长跑能力就越强。通过训练证明,经常参加中长跑训练的同学,他们的“极点”现象会变得越来越晚,从而提高了中长跑的成绩。

总之,中长跑项目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训练,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所以体育教师不仅要注意专业素质训练,也要重视学生的运动心理素质训练。在训练和教学中,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吸引学生,因为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要运用激励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中长跑体育教学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谈中长跑训练从兴趣入手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秦皇岛市初中学生抵触上中长跑课的调查与分析
中长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跑起来
让萝卜白菜变成美味佳肴——我是这样上中长跑训练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