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足球

2019-07-10 02:04张军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园足球德国日本

张军

摘要:我国发展校园足球已经十年了,与德国、日本校园足球发展仍存在很大差距,有诸多因素,通过对比希望能提高国人认识,增强民族危机感;以及我的做法是否可取,与各位同仁共同提高。

关键词:校园足球;德国;日本;民族危机感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212-01

1.我国校园足球现状与德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状况

党和国家高瞻远瞩,早于2009年就开始启动校园足球活动,把发展校园足球视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将校园足球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育强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国家有计划地一步一步走足球强国之路,在全国成立足球城、设立足球特色校、拨经费建体育场馆、培训体育教师、把足球纳入体育课堂等,十个年头了,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校园足球正蓬勃发展,但是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家长不认可,认为踢足球影响了学习,是没有前途的;其次是安全,因为踢球有激烈的拼抢甚至碰撞,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家长不让孩子踢。由于在校园里发生了诸多的伤害事故,无论学校有无责任家长及社会都把责任推到学校和教师身上,所以教师也不敢把足球真正引入课堂,这样大大地制约了校园足球的发展;最后是体制,我国至今没有一套完善的训练计划、联赛制度,更无青少年俱乐部,使具有足球天赋的青少年夭折了。北大教授、北京体协主席李杰去德国考察了21天,德国的情况是:全国有人口8千万,在足球俱乐部登记的球员7百万,全国有54个足球职业俱乐部,366个训练基地面向11-15岁青少年开放,每周三下午、周六、周日由家长接送孩子到基地训练(收费),每年足协制定各类少儿比赛由运营商运营,有大量的观众(售票),从11岁开始选拔有天赋的少年进入精英训练中心,确保丰富的后备储备,他们每周集训一次,其他时间在俱乐部训练、踢球,以州为单位形成U12、U13、U14、U15四个级别,15岁及以上精英选拔进入德丙、德乙、德甲职业俱乐部,所以德国的足球踢的轰轰烈烈。归根到底是思想意识问题和制度问题,我国人仍存在学习是唯一出路,少年时期做其他的都是非主流的,是被家长反对的,缺乏家长的支持学校什么活动都难以搞下去。

2.我的体育课堂

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我深知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我积极贯彻足球进课堂的号召,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拿出十几节课练习拨、拉、扣、挑、颠、揉、踩等基本动作训练,为了增加趣味性将这些技术融入到足球游戏中,如:三角传球、踢球入门(小门)、二过一、垫球比多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前准备活动中增加了足球素质训练,如:柔韧拉伸、压腿、蛙跳、展髋走、弓步走、倒着跑、绳梯练习等,随着年级的增加动作幅度强度也提高。利用室内体育课教授足球规则,从二年级开始踢班级联赛(七人制,无越位)在比赛的基础上选拔组成年组足球队,利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集训。如今我所带的年级已是三年级了,历经三个学期的联赛磨炼与学习,学生在比赛中已经有了团队意识,知道了传球与同伴配合,甚至有了简单的战术配合,踢的很像样子。孩子的模仿力极强,但是我并非专业,足球踢的很差,教起来有些捉衿见肘,我们学校缺乏专业足球的教师,这种情况其他学校也有同感,据调查我们瓦房店城乡小学仅有一名足球专业教师,专业人才奇缺。借此文强烈呼吁各地方政府对校园足球给予重视,引入足球专业教练。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每天放学回到家,如果孩子的衣服脏了甚至摔破了皮,是在体育课上造成的,轻者遭到父母的責打,重者打电话找老师问责,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小学生上体育课是赤脚,上课后没出汗、衣服是干净的就没达到运动量,体育课成绩不及格;国家提出孩子不是父母的,属于国家的,多有民族意识,多有战略意识!值得我们深思。

3.结束语

我们中国近十四亿人口,排球、田径、体操等在世界体坛已占一席之地,但是我们的足球太让国人抬不起头了,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中国足球、为了祖国的明天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2015年召开《2016-2050年全国青少年足球教育与发展论坛》会议纪要.

猜你喜欢
校园足球德国日本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