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应用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9-07-10 02:04章秋仙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体育教学小学

章秋仙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必须将落脚点放在学生的整体发展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不一,体育学习效果自然不尽相同,因而“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显然以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學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提出了分层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215-01

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关系着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大影响。

1.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度不高。受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影响,教学科目形成了“主科”与“副科”之分。体育被当作“副科”,其重要性被轻视。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经常出现利用体育教学时间开展“主科”教学的现象[1]。

1.2 体育教学缺乏规范性。一些教师未摆脱原有的教学习惯,教学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不强,导致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佳。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热身、跑步等基本锻炼项目后,通常会让学生自由活动,自行娱乐[2]。这种教学方法缺乏规范性,使得锻炼时间不足,项目过少,难以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无法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1.3 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强调理论的讲解,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理论讲解占据。这一过程互动性较差,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之间也无法交流,枯燥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被动的进行体育锻炼。

1.4 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缺乏过程性,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巧,评价的重点多集中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上,忽视了对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评价。同时,评价方式缺乏多元性,多以老师评价学生的方式进行,未进行学生自主评价和互评。另外,评价机制缺乏实效性,目前的学习评价的覆盖面不够广泛,难以实现全部的主要功能,未能体现激励、改进等功能。

2.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原则

2.1 非固定化。分层教学不是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灵活多变的,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进行适时地调整。

2.2 非公开化。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且身心发展水平不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开展分层教学时要注意隐蔽性,在划分学习层次时,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保密,心中有数即可,没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分层规则,以免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打击,消减其自信心。

2.3 非直线化。教师在分层教学中的角色是引导者,要是要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改变传统的直接干预式教学模式,适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纠正其错误动作[3]。学生的领悟能力有差异,教师要调整沟通方式,在教学中融入更多交流技巧,引导学生将运动热情转化为学习兴趣,让兴趣发展为志趣,学会享受运动。

3.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对策

3.1 对学生的分层。

(1)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层。首先,可以根据性格特点分层。教师可以将性格的内向外向、积极性程度、兴趣度等当作分层指标,将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情感投入作为不同的发展指向[4]。其次,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分层标准。

(2)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根据成绩可以为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差别安排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提升[5]。但成绩不能决定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以学习能力为主要的分层依据。

3.2 对教学的分层。

(1)对目标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层,分别为A、B、C,以教学大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依据,将其细化为不同等级。A:降纲缩本。

(2)对课程难度的分层。体育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为了提升学生的接受度,教师应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课程难度。

(3)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分层。教师应将每个层次的学生所学掌握的技能明确下来,让每个同学对自身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4)对课后训练内容的分层。课后训练是对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巩固。教师应遵从“量同质不同”的原则,帮助学生设置不同的训练计划,实现“培优辅差促中间”。

(5)对评价的分层。教师应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要整合理性要素和感性要素的关系,让评价起到正面的查缺补漏和激励作用。

结束语

分层教学迎合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等综合素养,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通过分层推进,教师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益,帮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小学体育教师应以因材施教为准则,落实分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园欣.体育动态分层教学从“一刀切”到“重个别”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33):113-115.

[2] 唐文华.基于分层教学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探究——以《人物动画》为例[J].考试周刊,2018(7):136-136.

[3] 周清梅.小学体育五年级跳短绳单元的分层教学实践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s1):96-98.

[4] 张利利.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长江丛刊,2017(18):244-244.

[5] 曹亮.体育分层教学法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113-11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体育教学小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