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

2019-07-10 02:04曾梅清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理沟通初中班主任特点

曾梅清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初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当前部分初中学生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看,心理敏感、自私自利、缺少关爱等均较为突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人良好品行的形成。对此情况,要求采取有效的心理沟通、德育教育方法。本次研究将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特点;习惯;心理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234-01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在校教育期间,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领导者和教育者。不仅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解指导,与学生平等交流、真诚沟通,通过对心理沟通桥梁的建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创造有内涵有感情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当代初中生的特点

在当今社会,初中生也开始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中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考入理想高中进入重点班级。所以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设定目标,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想法。初中时期正是青春期开始的阶段,初中生的心理想法还不够成熟,注意力也很难完全地集中,而他们又过于注重其他人的看法,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在外面拼命工作,或者离开孩子到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发展,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在初中生身心正开始快速发展的阶段,父母没有与孩子建立沟通桥梁,导致孩子有太多问题与不解不知应该向谁倾诉,长期发展下去造成孩子身心不健康发展。

2.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具体路径

2.1 班主任示范作用的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具体开展德育工作、心理沟通中,应认识到初中学生身心处于发育阶段,心智并不成熟,在辨别事情对错中无较强的能力,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同时,从初中学生身心特征表现看,该时期在学习中寻找自身模仿对象,一言一行均会选择具体的目标为参考,而这一目标通常以班主任为主。因此,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班主任自身应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以正自身正确行为保证学生正确认知。

2.2 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有效的心理沟通方式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由上述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分析中可发现,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时期,在言语行为表现上可能出现反常,如针对某一班级活动项目,所有学生积极参加仍同时,可能有某一名同学排斥、反对,心理扭曲,这些问题均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极为重要,实际沟通交流中应坚持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平等待人、尊重,切忌以古板、教条的形象引起学生排斥心理,而倾向于选择朋友关系,使学生信任班主任,主动倾诉心声。

2.3 养成良好习惯。班主任可以善于利用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对学生进行随机教育,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利用生活中点滴小细节,发掘教育深层意义,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正确认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比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生对于网络世界并不陌生,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小,刚刚接触网络,对网络中五花八门的内容没有基本辨识能力,与青少年时期健康成长相违背的网络内容没有抵抗能力。为防止学生出现叛逆心理,班主任应主动探究网瘾产生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上的网瘾少年大多数都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班主任要进行自身工作的反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问题。由于平时学习成绩落后,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老师如果对产生网瘾的同学进行直接批评,会更加挫败学生的信心,从而对网络世界产生更深的依赖性。班主任应该在找到症结原因对症下药,面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采用鼓励教学模式,利用课下时间主动积极与其交流沟通,也可以定期举行活动比赛,把学生对网络的过分着迷转移到学习中来,发挥学生其他的特长优势,获得别人肯定的满足感,重拾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4 强化学生自信心理。

学生处于初中时代,思维模式是特立独行的,其作为思想与行为均比较个性的群体,对于同一问题,不同初中生在解析其内涵,应用处理方法上均会存在差异性,也就是说个体在学习方式与生活行为上各不相同。所以班主任在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处理学生学习生活、学习难题上的时效性与有效性,确保思想交流的顺畅性与全面性。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之时,班主任切忌将学生成绩高低作为衡量教学管理效率的依据。尽管对于我们私立教学任务繁重,但是对学生的管理形式也不能应用统一方式,应该以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为基础,對其进行教导,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极为可观的。

结论

心理沟通、德育教育是当前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活动需考虑的主要问题。实际进行教育管理中,应正确认识初中学生个性特征以及开展心理沟通、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行之有效的教育与沟通策略,包括班主任以身作則,发挥模范作用,且强化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并在教育中引入生活随机教育模式,确保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李小兵.开展国学教育,培养学生信念——浅谈国学经典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8):45.

[2] 万琴丰.言传身教身教为先——试论初中班主任日生活中的德育教育[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4):96.

猜你喜欢
心理沟通初中班主任特点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