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财会人才的培养

2019-07-10 14:58刘莉
财会学习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一带一路

刘莉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企业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对财会人才提出了国际化复合型的更高要求。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财会人才的需求特点,并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对接市场需求,提出高职院校服区域经济,实施与企业开展深度融合培养人才,探索创新型实训方案等策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财会人才。

关键词:复合型财会人才;国际化视野;实训创新;产教融合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年来“一带一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也对人才建设起到推进作用。

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主体和中坚力量,大批企业家纷纷助推“企业”走向海外。走出去的企业既有国企央企也有诸多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方式有产品出口、技术交流合作、品牌合作、搭建数据平台等,对外交流涉及文体教育、生活服务、医疗服务、汽车、物流、金融等多领域。在外向型发展的大潮中,企业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资源是人才,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支撑。企业“一带一路”投资、建设、贸易等的商业活动无不有财会人员参与,财会人员也在这些经济业务及财务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一带一路”十大人才类型依次是语言、财务管理、法律、教育、金融、文化产业、土木工程、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其中财务管理人才位列第二。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财会人才需求特征

“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与国内有较大差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金融环境、财税制度等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对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

(一)专业基础宽厚扎实

要能胜任新环境的岗位工作,财会人员首先必须具有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才能应对万变的业务,在新的环境中处变不惊,坚持原则应付自如。

(二)具备国际贸易知識

“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企业面对国际商业活动,财会人员应具备国际贸易、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经济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网络贸易平台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要重途径,懂得跨境电商业务知识、操作流程也是必要的。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更需要懂管理、会沟通、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型会人才。

(三)通晓企业经济业务

财会人员不仅要有财务知识,还必须通晓了解业务,正所谓业财一体。熟知各项业务流程,了解各环节财务凭证,做到规范处理经济业务,做出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建立并维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货币计量,财务人员必须了解价值化指标背后的业务活动及人的行为,透过数据看明白价值指标的成因,分析出操作行为与管理行为,感知市场环境、金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四)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

财会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不论是各类发票、文书、往来信函的处理、查阅翻译资料、还是与商业伙伴的洽谈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阅读、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实现无障碍沟通。

(五)具有跨文化的国际视野

“一带一路”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参与,我国企业与这些国家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沿线众多国家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我们已熟悉国内的商事环境,各项工作没有障碍,容易沟通理解;而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许多事务变得复杂多变,在交往中需消除文化隔阂,在增信释疑基础上加强合作意愿、完善合作方式。财会人员在完成会计业务本身之前须先了解对手,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法律、财税制度等有足够的了解,对沿线各国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民心走向等重要因素进行深度学习,以建立友好的合作基础,以开放的胸怀面对不同文化的朋友。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沿线国家的合唱。我们同沿线各国不仅有经济往来,同时更有文化交流、情感交流,财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与各国人民的民心相通。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复合型财会计人才培养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中财会人才的新需求,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在培养目标上应创新人才观,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专业型向通识型转变。培养具有跨文化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财会人才。

(一)适应“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构建课程体系

过去由于山西为内陆地区,外向型企业很少,在教学中涉及到外贸及出口的知识都不深入,也未开设国际贸易、涉外税收等课程。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山西省走去的企业越来越多,截至18年12月共建国际友城49对,友好合作伙伴85对;中欧班列已成功开行26列;在57个国家备案设立263家境外投资企业;据《“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山西省贸易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大量走出去的企业对于财会人才的国际业务能力要求显著增强。高职院校对于外向型财会人才培养应以职业岗位需求重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应增设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课程。跳出单一会计学科的课程设计思维,构建具有跨界思维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开设辅修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跨专业选课。增加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站在企业管理高度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更培养学生认识宏观经济意识和政治敏感。

(二)组建“跨学科、开放式”国际化师资队伍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格局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国际化合作能力的学生,组建“跨学科、开放式”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财会人才的必然策略。

海归教师教授国际类课程更有优势,他们对于留学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习惯有切身感受,他们带给学生的不只是枯燥的理论,更多国际信息,更多生活实际,更丰满具体,为同学们打开思路拓宽视野。海归教师的语言优势会使得团队更好的开展科研工作,对外合作交流工作。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海归教师数量越来越多,这为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提供了必要条件。高职院校通过引进人才、聘任制、人事代理等方式吸引有留学背景的专业技术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来校任教。制订教师培训发展计划,选派优秀教师赴外学习交流、进修及从事科研活动,吸收海外学院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我们的教学打开思路。国际化师资还可以从“一带一路”企业中聘请兼职会计师,他们有国际合作的工作背景,能够带给学生一线实况。由学院有丰富经验的教研负责人将以上四个来源汇聚一支跨学科、开方式的国际化师资队伍。首先就企业“一带一路”海外实践问题共同探讨,研究课题。第二将企业运营中对人才的需求更明确细化,对应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改造课程体系。第三由该团队教师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最后以岗位能力需求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三)探索创新实训方案

高职学生会计技能的掌握必然要经过大量的实训学习。企业面对“一带一路”经济环境和新的业务内容,财会工作实践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里的实训体系应跟随这些变化让学生的学习跟得上时代步伐。“业财融通”是会计必备能力,正是依靠实训让学生了解业务。我们现在的实训软件能模拟一些企业业务,但是仿真度不够,情境设置不到位,学生岗位体验感不足。基于以上两点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实训方案。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体系,包括企业认知与业务认,实训内容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结合,尤其是山西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产业。首先,运用VR技术制作企业生产运营场景导览互动系统,让学生参观以了解企业运营,知道企业生产什么,是如何生产的、如何销售的,在进行怎样的运作,有哪些流程。第二,派老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实践工作,与企业相关部门人员共同研究梳理业务流程,一方面教师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优化流程,另一方面将流程汇聚整理编制实训案例,改造实训软件,把企业業务带入课堂,将会计“反映”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业务。第三,在实训体系中设置生产运营等多种岗位,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了解会计凭证的流转,了解财务数据指向的具体内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财务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第四,在梳理了流程和进入角色的基础上,在实训体系中设置各种错误与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企业内部控制。第五,开发具有沙盘功能的实训软件,让学生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培养学生会计管理能力。总之,从了解了业务、熟悉工作过程开始,让学生才能站在管理的层面思考企业的运营,理解管理的意义,从而更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努力地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未来就业时能站在一个更高起点,做一名更有价值的会计。

(四)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单凭高职院校本身是无法实现的,学生在企业的环境中才能有真正的职业感,才能有职业岗位的责任感,才能激发出其对知识的渴求。高职院校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合作积极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及企业新型学徒制,让学生以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去学习,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了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模式。将企业的内训体系引入学校,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将企业项目化教学资源引入学校,让教学内容对接实践运用。将企业的会计师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习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将企业考评体系引入教学评价,改变过去刻板的考试方式,突破试题的束缚,让学生更大胆的去探索,更好的发挥其创造性。将企业管理制度引入课堂,让校园教学更有企业感,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校企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互惠多赢。

(五)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合作办学

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虽然起步较本科院晚,但是发展空间大。随着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和整合国内国外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为师生提供留学机会,满足学生海外求学需求。“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格局,教育领域有更广泛深入的合作,高职院校与沿线国家同类型学院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从师资培训、学生交流、专业共建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合作。鼓励和选派教师赴外学习进修,实地考察,提高教师国际化视野和教学水平。目前计划内招生、单校园和双文凭的合作方式已广泛开展,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评价考核几方面进行对接,双方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国内就可以接受国际教育。这种合作一方面可以经济、合理、快速地借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先进的办学体制、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等优势,另一方面能让我们更便捷地了解他们的国家,为五通发展打下基础。

“人间万事以人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本,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财会人才为目标,建立服务“一带一路”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为学生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

参考文献:

[1]田高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会计服务业发展研究[J].会计之友,2019 (01).

[2]李扣庆.会计基础设施助推“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与税负差异(一)[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 (06).

[3]赵阳.关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J].纳税,2018 (04).

[4]商思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协调策略分析[J].财会月刊,2018 (23).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一带一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