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舞蹈融入初中音乐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2019-07-10 19:13朱笑秋
北方音乐 2019年10期
关键词:舞蹈融合

【摘要】结合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对舞蹈与音乐教学的关系、探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舞动”方式、舞蹈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动与静关系的处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应以文化作为底蕴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初中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加强与舞蹈的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舞蹈;初中音乐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舞蹈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西汉学者毛亨曾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所作的《大序》里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序中所言,之所以“手舞足蹈”是因为情之所至,所谓“咏歌”是我们音乐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乐曲的歌唱让我们体验音乐的情绪,古为今用,我们也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帮助孩子们深入地体验音乐,感受情感,体会韵律。

低年级孩子或少数民族孩子们基本都能歌善舞,而汉族的孩子长大了后随着年纪的增长,为什么他们的肢体语言越来越没有美感,也越来越不愿意用肢体语言表现美?大多原因是我们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特别是初高中阶段出了问题,缺失了舞蹈教育部分。当然,当前的新课标里面已经把舞蹈作为一个必修的、确定的模块,而且要渗透到義务教育各阶段。

二、探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舞动”方式

(一)身体的“舞蹈”

现在小学的音乐课程基本都很生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小学生好动,对于处在这么一个基本心理和生理阶段的特性,老师应该针对性地设计出很多丰富的活动,学生们爱动,当然也能够动得起来,课堂自然而然也就活起来了,效果也能够立竿见影。

而初中和高中老师想让学生动起来就有点费力,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的迅速发展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他们的内心或潜意识要求和他们的老师和家长平等以待,他们具有极强的自信和自尊心,他们一旦在学校或社会环境中受了挫折,由于思想准备不够,极易产生悲观失望或消极情绪。因为大部分孩子害怕面对失败,从而导致不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展现自己,更不用说“动”起自己。此时,我们音乐老师就应该遵循他们这一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避免他们独自“舞动”,避免复杂的高难度动作给他们带来困惑,我们需要设置一些简单的、又能够迅速在老师指导的“舞动”中寻找到与音乐结合的动作,让他们在发展空间和创作空间里舞动起来。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中欣赏部分,《帕米尔的春天》,在这段舞蹈性较强的乐曲中,要向学生用语言讲明7/8拍的韵律感是比较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设计比较简单动作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表现它的韵律:七拍子是一个混合拍子,在这里体现了塔吉克民歌的特色,我们可以前三拍在舞动中拍腿,后四拍在舞动中分别拍左、右肩。如下图。

此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将动作表现得具有舞蹈性,要传递出七拍子的强弱和韵律美。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鉴别发觉,自己能够很好地胜任这么简单的动作,并且这样简单的动作还能够被赋予得这么有韵律感,自然愿意学,也愿意表现,从而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学生体验到了七拍子给这首塔吉克民歌《帕米尔的春天》带来的韵律美,学生也能够从“足之、蹈之”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美好之“情”。

(二)心灵的舞蹈

当然,高年级教学中也有些教学内容不太需要,也不太适合身体做过多的运动,此时的课堂我们如果放任学生一味地“静”下去,将会导致一“静”毁所有这一消极的结果。这里的“静”我们并不是指“安静地聆听”,而是学生们内心的“无动于衷”。当身体无需舞动时,老师是否就需要让学生的心真正活起来、舞起来呢?让他们思考着去聆听美、表现美,创造美、探索美。

我们初中的老师其实也可以借鉴一些小学老师的做法,学以致用,预测学生动作不能表现得很好,动不了时,我们教师就可以适时展现扎实的基本功,自已率先动起来,我们可以高质量艺术性地演奏起来、舞蹈起来、歌唱起来,带着学生进入一种艺术的情境。正因为老师在课堂上的行动,学生们与艺术直面交流时,他们更加容易被艺术所打动,学生必定自然地发自内心地活起来,动起来。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随意设计,需要老师准确而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切入点,适时带动学生,他们才会真正地愿意去表达音乐、表现音乐、评价音乐,课堂才能够“神形俱活”。

三、舞蹈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动与静关系的处理

一段激情四溢的音乐,我们不用在乎它到底是古典还是现代,每一首都必定是有乐段的对比,有弱与强的对比,有级进与跳进的互相衬托,一首从头到尾都运用强力度或大跳进行的乐曲只能让人听起来疲惫不堪或者索然无趣。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智也逐渐成熟,他们的文化积累也相应地越来越深厚。在音乐课程中,教师们积极地让学生舞动起来固然重要,但是一堂高质量的音乐课并不是一味地“舞动全堂”,而在于“动和静”的结合。有静静地聆听,有肢体的带动,才有内心的“舞动”,这是一个有机辩证,有机结合体,缺一不可。有时我们发现整节课老师为了出彩会导致课堂中“动”得太多,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设置没有任何目的舞动,出现为动而动,学生所有注意力都在怎么动起来,怎么动正确上。这往往会弄巧成拙,忽视了我们真正要关注的音乐,要体验的音乐,要感受的音乐,导致音乐成了动的“背景音乐”,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师生们都将感到疲惫。如果整堂动,成了整堂闹,年轻的教师可以胜任,年纪大一点的教师呢?我们是教师不是演员,应该考虑动静结合、有张有弛。

四、舞蹈融入音乐教学应以文化作为底蕴

文化是音乐的载体,舞蹈融入音乐一定会传达文化气息,一定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每首音乐或多或少都包含着文化的元素在里面。

音乐课中,如果仅仅是唱首歌,听首曲,那必定是一堂没有亮点、没有高度的音乐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另一种适合高年级孩子们舞动的方式:教师们可将学生从高雅的殿堂引入到活泼轻松的课堂中来,我们引入几分钟的舞蹈,改编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尝试着改编流行风格的高雅音乐。教师将学生从优雅高端殿堂引入到活泼的现代的课堂中。将唱歌跳舞文化来一个有目的的尝试的贯穿。如在《孤独的牧羊人》的歌唱教学中,通过约德尔调的歌唱再与中国的民歌进行结合尝试,我们放牧时,人们在山歌中呼唤的声音与欧洲的山歌作比较,做融合。让学生在了解国外音乐文化的同时体验一下中国的音乐文化,一定会给课程带来亮点和提升。

五、结语

综上,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音乐教学的舞蹈环节必不可少。适当地将舞蹈融入初中音乐教学可以进一步激发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入理解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莎.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融入的探讨[J].北方音乐,2019(1):186,196.

[2]张琳阳.舞乐结合,多维联动——舞蹈融入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7-8.

[3]李雪燕.中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的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8):72.

作者简介:朱笑秋(1978—),女,江苏扬州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舞蹈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论舞蹈表演效果与舞蹈技巧之间的正向联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舞蹈课
破次元
融椅
[舞]乐趣 地表最强的快乐治愈法 生活无处不舞蹈!
雪地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