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探究

2019-07-11 01:08王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模式教学设计

王沛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泛在学习的内涵,解构其特征,并基于泛在学习环境,从学情解读、环境建构、内容设计与资源开发、策略选择、活动组织与学习评价等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探索,意在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优势,强化学生泛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泛在学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6-060-03

泛在学习注重激发学习者学习需求,引领学生的自发学习行为,注重营造富有现实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主动地进行自主建构。目前对于泛在学习的内涵研究主要集中在狭义内涵与广义内涵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来说,泛在学习是无处不在的。首先,学习活动是泛在的、不受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制约;其次,学习需求是泛在的,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第三,学习资源是泛在的,在生活的环境中,学习所需的资源普遍存在。狭义的泛在学习是专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的学习。

无论是广义的泛在学习,还是狭义的泛在学习,“都回归学习的本质,即将学习回归自然,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倡导有价值的学习活动”[1]。

教学设计模式是运用系统思想设计教学并开发教学资源的一种形式,它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数字化学习新环境需求,需要实现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的重构,构建无缝化学习空间”[2] 。根据泛在学习内涵,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式既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又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主要包括学情解读、环境建构、内容设计与资源开发、策略选择、活动组织与学习评价。下面以“制作模型”课为例,简要阐述泛在学习环境下该课的教学设计模式。

学情解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基于泛在学习理论,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对学情进行充分的解读,包括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情感与学习需求等,这些都会制约学生泛在学习行为的主动性与学习效果。学情解读的意义还在于基于学情实际,寻求学生与学习对象融合的最佳着力点,并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落实信息技术教学的起点与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制作模型”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此前,学生已经通过前章内容的学习,积淀了一些有关设计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这些为学生学习本课进行了有效的学习铺垫。基于这一学情特点,需要我们基于泛在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功夫。要求学生复习前章内容,并利用信息技术教材与教学资源进行预学习。教师可以借助QQ平台或者微信圈,发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课前尝试自主完成台灯的设计方案、画出部件图、选择材料并制定操作步骤。由于台灯的制作程序相对复杂,涉及部件多,教师可以录制视频提供给学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为课堂学习进行有效的铺垫。

环境建构

泛在学习离不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制作模型”课的学习,首先需要对学生泛在学习的硬件环境进行分析。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计算机作为支持,以及制作所需的台灯现实模型。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情况进行分析,为了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够开展自主学习,我们要利用学校计算机实验室,使学生的泛在学习成为可能。

学习环境建构除了为学生泛在学习创造物理环境外,还要基于学生泛在学习的兴趣与需求,构建适宜的认知环境。台灯的选择正是基于这一思考,台灯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亲切易得,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制作模型的积极性。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构建感性化泛在学习环境刺激学生泛在学习需求,从而为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有效的情感铺垫。

内容设计与资源开发

泛在学习内容设计与资源开发主要依据泛在学习的特点,紧扣教学目标。“制作模型”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了解加工工艺,深化对加工模型效能认识,能够制作简单的模型并进行润色,激发学生设计热情。

内容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课前学习与课堂学习两大板块,并根据课前与课堂不同的学习环境,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课前学习内容设计,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包括材料准备、设计部件图与模型图、制定制作方案、动手操作与实验报告等。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与数字化流媒体资源。文本资源主要是教材资源与校本教材资源;数字化资源主要是教师提供的学习视频,可以是微课视频、慕课视频等,為学生泛在学习提供资源支持,发挥教师在泛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并拓展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视野。

策略选择

泛在学习环境与一般学习环境都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这就使策略选择显得十分重要。“制作模型”课泛在学习策略选择要考虑教学条件以及泛在学习的模式,根据泛在学习的一般结构选择适切的方式方法。

“制作模型”课的课堂导入环节采用情境策略,利用媒体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展示学生设计成果,从而激发学生泛在学习动机与兴趣,并为课堂学习构建学习场景,尊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案例剖析环节,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拟从学生的学习成果中开发案例,精选具有代表意义的自主学习成果,一正一反两个案例。“正”是具有创意、体现模型制作典范的成果,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剖析,从而在案例引领下,有机渗透相关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意与审美能力;“反”是存在制作缺陷的案例,通过解剖案例,寻找学生泛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缺陷与盲区,从而实现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优势,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专业课程,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动画,对制作模型的流程进行演绎,促进学生泛在学习成果整合与内化,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深化泛在学习成果。

活动组织与学习评价

泛在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直接制约行动效果,活动组织既要发挥学生在泛在学习中的能动性,又要强化教师的引导。泛在学习活动的组织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课前活动组织,这一环节的泛在学习活动组织要借助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自我组织。“制作模型”课前活动组织主要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发布给学生,学生按照学习任务单开展学习活动。课前泛在学习还要借助检测手段,根据视频学习内容设计一些练习,潜在地对学生活动进行有效组织。

二是课堂学习环节,主要通过教师对课堂进行引导,及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偏离学习轨道的现象,及时介入并加以干预,从而确保学生课堂学习有序、有效进行。

泛在学习还要有机结合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泛在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总之,泛在学习是对传统学习的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借助课程优势,激活学生泛在学习意识,为学生泛在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习无处不在,构建无缝化学习体系,使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志坚.泛在学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4(11):78-79.

[2]肖君,姜冰倩,许贞.泛在学习理念下无缝融合学习空间创设及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9):34-34.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模式教学设计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永续债券探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