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2019-07-11 01:36钱浩郜毓曹志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区划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钱浩 郜毓 曹志慧

摘要    为了强调渭南市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合理的空间区划分布,本文结合渭南市自然环境状况、水土流失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渭南市水土治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将渭南市水土保持分区布局为中部农田防护区、东北部湿地保护区、南北石质山地防护区三区。人为因素对渭南市水土流失的影响巨大,但如今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治理程度都有所提升。

关键词    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区划;陕西渭南

中图分类号    S7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1-0169-03

Abstract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space division in Weinan City,combining natur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oil and water loss status,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and control status of water and soil loss,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tion layou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Weinan City consisted of central farmland protection zone,northeast wetland reserve,and south rocky mountain protection zone,but th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ork w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and the management level was improved.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water and soil loss;division;Weinan Shaanxi

2011年新修訂的《水土保持法》提出,要求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全面铺开,作为规划基础工作之一的水土保持区划工作也同步展开[1]。随着近些年研究的逐渐深入,渭南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水土流失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王治国等[2]研究了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及其应用,为全国的水土保持工作长期开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而渭南市在此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笔者根据渭南市自然环境特点,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以及植被、人为活动和土壤侵蚀强度3项区划指标,对渭南市进行区划研究,以期有助于改善渭南市生态环境和科学指导渭南市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1.1    位置境域。渭南市位于东经108°50′~110°38′、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南北长182.3 km、东西宽149.7 km,总面积约1.3万km2。

1.1.2    地形地貌。渭南市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渭南市海拔在330~2 645 m之间,地势差异大。

1.1.3    天气特征。全年无霜期多达199~255 d,春季温暖湿润,夏季雨热同期,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旱,全年年均气温为13 ℃左右,温度适中,年降雨量为500~700 mm,年日照时数2 300 h左右,年均总辐射分布如图1所示。

2    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保持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40年的关于防止土壤侵蚀的科学研讨会上,它是指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3]。除此之外,国内外认证的关于水土保持的概念为: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等[4]。

2.1    人为因素造成的侵蚀作用加剧

2.1.1    人为破坏植被引发加速侵蚀。一是人口增长导致的生态环境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在隋、唐时期黄土高原的人口约为1 500万人,占古中国人口总数的1/4, 1949年黄土高原总人口为3 640万人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7%。在2016年度人口普查中,渭南市常住人口达到537.16万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扩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5]。二是陡坡开垦加速土壤侵蚀。三是农村新能源短缺引发土壤侵蚀。

2.1.2    开发建设项目中的土壤侵蚀。渭南市201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4.1%,无疑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1.3    耕作侵蚀。耕作侵蚀是指人类在耕作过程中,由耕作机具直接造成的土壤物质发生移动(分离、搬运、沉积)的过程。渭南市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50万hm2,同比下降0.5%;蔬菜面积8万hm2,同比增长2.7%。渭南市耕作面积大,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土壤侵蚀的强度。渭南市是典型的黄河流域土地,故以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灾害程度为例(表1)说明渭南市人为侵蚀的严重性,具有一定科学依据[6]。

渭河冲积平原平坦开阔、 范围较大,是该市的主要经济发展区,水土流失轻微。依据当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可将该区划分为平原农耕区和平原城市开发建设区2部分。平原农耕区存在农田施肥过量、喷药等造成的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高陵、临潼和阎良部分盐碱化农田亟须修复;城市开发建设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于开发建设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段。

2.2    成因复杂性

城市水土流失原因更为复杂,除了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混过侵蚀和人为侵蚀外,还伴有城市特定的扬尘、雾霾、抛洒、内涝、管道网淤积堵塞和化学侵蚀等。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城市水土流失类型更悄然形成,如绿化带下方的裸露表土在暴雨冲刷下成为新的城市水土流失类型。因此,渭南市水土流失的成因更为复杂[7-12]。

3    水土保持现状

目前渭南市水土保持工作已取得显著的成效。2004年渭南市已完成土石方量1 710.74万m3,完成投工181.95万工日,建成淤地坝8座、可淤地24.4 hm2、谷坊13座、水窖226眼以及其他工程31处,总工程量达到59万m3。1998年至今渭南市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退耕还林,且在南部石质山地地区、西部森林区以及广袤的中部平原区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得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沙化面积不断缩小、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时提高GDP,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改善。近年来,渭南市更是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近9 a水土保持投资情况见表2。

4    区划指标

4.1    植被指标

渭南市的植被覆盖率总体较好,但近年来由于恶劣天气和人为因素的破环,导致局部地带植被情况变差。植被覆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南北石质山地地区、东北部湿地地区、中部农田区。

4.2    土壤侵蚀强度

土壤侵蚀强度是反映土壤侵蚀总结果、目前的发展阶段以及土壤肥力水平的土壤侵蚀指标,是以土壤原生剖面已被侵蚀的程度或厚度作为判别依据的。表3为参考吴发启与张洪江主编的《土壤侵蚀学》中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7]。土壤侵蚀强度与地貌类型、土壤、植被和气候类型有关,表4为影响渭南土壤侵蚀强度的因素[13-19]。

4.3    人为活动

本区人为活动的影响以表5的人口分布为准。

5    研究结果

5.1    分区结果

通过对渭南市水土流失类型和区划指标的研究发现,应将渭南市水土保持分区布局为中部农田防护区、东北部湿地保护区、南北石质山地防护区三区。

5.2    分区描述

5.2.1    中部农田防护区。区域范围包括大荔县、富平县南部、蒲城县和临渭区。中部平原垦耕历史悠久,南部黄土台塬与洪积扇相间,素有“长捻原”之美称,以及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发展农业。但该区由于各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工业区和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强行占用耕地,不合理地弃土弃渣,表土流失等造成农田质量下降。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更是不断加剧。该区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观念,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并加强坡地水土流失的保护,防止“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情况出现,不断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农田。

5.2.2    东北部湿地保护区。区域范围包括合阳县以及大荔縣北部。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地区主要问题包括对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湿地的盲目开发和不合理的改造以及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问题[20-21]。对此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限制游客数量,避免人类活动对湿地造成重大影响;建立湿地资源保护体系,健全完善管护机构建设,落实管护措施;对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垦滥占、乱割滥烧芦苇等破坏湿地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5.2.3    南北石质山地防护区。区域范围包括韩城市、华县、华阴县、潼关县和富平县,涉及范围广。该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乱占乱建、乱采滥挖、乱排乱放、乱砍乱伐问题严重。该区有着丰富的石材资源,但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对建筑石材需求的迅猛增长,也加速了人为因素对水土保持的破坏。因此,积极加强三北防护林建设,对坡面实施泥沙拦截、径流调控和增加地表覆盖等各种保土耕作措施非常重要,防治面源污染等生态修复措施也亟待实施[22]。

6    结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的建设,渭南市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现针对该问题,结合渭南市自然环境状况、水土流失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渭南市水土保持分区布局为中部农田防护区、东北部湿地保护区、南北石质山地防护区三区,并根据各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分别提出改进措施,对渭南市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7    参考文献

[1] 王白春,刘雅丽.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分的思考[C]//扬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2012:15.

[2] 王治国,王春红.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1):105.

[3] 王白春,许林军,朱莉莉,等.北方风沙区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分[C]//桂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2011:66.

[4] 沈波,张锋.东北黑土区三级区划研究及水土保持规划有关问题的探讨[C]//桂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2011:42.

[5] 徐小燕,蓝雷春,余堃,等.宁波市水土保持规划[R].杭州: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1.

[6] 王白春,刘雅丽.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分的思考[C]//扬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2012:15.

[7] 王治国,鲁胜力,张超,等.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成果概述及应用研究[C]//扬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2012:1.

[8] 李世锋.浙江省水土保持区划探讨[C]//扬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2012:44.

[9] 赵岩,王治国,孙保平,等.中国水土保持区划方案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3):307.

[10] 王治国,鲁胜力,张超,等.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成果概述及应用研究[C]//扬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2012:1.

[11] 孙保平,王治国,赵岩,等.中国水土保持区划目的、任务与特点[C]//桂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2011:13.

[12] 马永,丁凤玲.珠江流域片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探讨[C]//桂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2011:74.

[13] 王雪梅,张春,柴仲平,等.富蕴县水土保持区划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9):25.

[14] 韩成军.关于青海省水土保持区划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1(9):45.

[15] 贾立海,马香玲.河北省水土保持区划及治理方略[C]//扬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2012:53.

[16] 王白春,刘雅丽.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分的思考[C]//扬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2012:15.

[17] 李世锋.浙江省水土保持区划探讨[C]//扬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 年年会,2012:44.

[18] 宁波市水文站.宁波市水情年报(2013年)[EB/OL].(2015-02-26)[2018-08-01].http://www.nbswh.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 =70&id=125.

[19] 张超,王治国,王秀茹,等.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4):100.

[20] 李瑞,李勇.层次聚类分析法在贵州省水土保持四级区划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3(2):21.

[21] 姜明君.盖州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4):50.

[22] 张文波.贛州市高校区(北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6):69.

猜你喜欢
区划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调查评估与区划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江苏枇杷冻害发生规律及风险区划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