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价值分析

2019-07-11 02:51杨兰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脑卒中针灸

杨兰兰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采用针灸治疗,3个月后采用Ashworth肌痉挛评定量表(MAS)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肌力活动状态,以此为依据判定治疗效果,根据简化Fugl-Meyer评价法(FMA)和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下肢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MAS评分和下肢M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运动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0.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0-00-02

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超过80%的脑卒中患者预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活动障碍问题,其中偏瘫发病率最高,严重影响正常生活[1]。临床研究发现,约有90%的脑卒中患者在偏瘫后3周内会发生痉挛,初步分析痉挛症状与机体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引发脑干反射和脊髓反射亢进关联密切,极易妨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加剧患者康复痛楚[2]。患者为了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探讨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就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索,以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06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和颅脑MRI检查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1995年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脑卒中恢复级Ⅱ~Ⅳ;(3)Ashworth肌痉挛评定量表(MAS)评级>0级,但<3级。排除标准:(1)精神病;(2)合并器质性功能障碍;(3)重症糖尿病;(4)合并失语、失认症;(5)认知功能障碍;(6)视野缺损病例。所有患者均获知情权。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42~81岁,平均(67.46±5.82)岁;偏瘫部位包括左侧肢31例,右侧肢22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41~80岁,平均(67.28±5.64)岁;偏瘫部位包括左侧肢29例,右侧肢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患者实际病况给予健康宣教、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体位摆放等疗法,实施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日常锻炼以患者耐受度为宜。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取穴如下,患侧上肢取合谷、尺泽、曲池、内关、手三里,患侧下肢取丘墟、环跳、风市、太冲、阳陵泉、血海。采用30号不锈钢毫针直刺,进深1.5~2.5寸,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行2~3 min捻转。然后于针尾处固定点燃的艾炷1支,每个穴位灸3炷,实际艾灸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1次/d。

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MAS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肌力状态,0级:肌张力无增加,被动活动患肢在全部范围内无阻力;1级:肌张力微增加,被动活动患肢至结束时存在轻微阻力,或被动活动范围前50%和后50%范围内存在轻微阻力;2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肢在大部分活动范围内存在阻力,但仍可活动;3级:肌张力活动增加,被动活动患者在整个活动范围内均存在阻力,活动困难;4级:肌张力高度增加,患肢僵硬,存在较大阻力,活动十分困难,0~4级按照0~4分赋值,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肌力活动状态越差,痉挛程度越严重[3]。

療效判定标准分为3个等级,痊愈:肌张力MAS评级0级;显效,MAS评级下降>2级;有效:MAS评级下降>1级;无效:症状无变化,MAS评级增加,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用简化Fugl-Meyer评价法(FMA)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包括无支撑坐位、健侧展翅反应、患侧展翅反应、支撑下站立、无支撑站立、健侧站立、患侧站立评分项目,包括0~2分3个级别,0分:无法完成;1分:可完成部分;2分:可完成全部内容,最高14分,最低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步行运动功能越好[4]。

根据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评价项目包括进食(10分)、洗澡(5分)、修饰(5分)、穿衣(10分)、控制大便(10分)、控制小便(10分)、如厕(10分)、床椅转移(15分)、平地行走(15分)、上下楼梯(10分)10项,按照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赋值评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独立性越好[5]。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3.0处理10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上肢和下肢MAS评分比较

治疗前组间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BI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及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国内外相关报道证实,通过早期积极、有效的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肌痉挛症状,促使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医学领域中的神经再生理论、大脑可塑性理论、大脑同侧理论等为神经康复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6-7]。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针灸具有改善机体中枢神经功能的良好功效,对脑损伤患者预后功能重塑发挥着的重要的作用[8-9]。康复医学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体处于高痉挛状态下,通过刺激机体远端局部穴位可增强组织代谢,调节患处血浆渗透压,改善血运,降低患出邻近神经兴奋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10-11]。结合本文实践结果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M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肌肉痉挛情况,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34%,与对照组对比后发现明显更高,充分说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有学者对9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研究后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肌张力等级,调节患者肌痉挛状态,促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其中实施针灸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治疗患者的68.89%,提示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后效果显著[12]。本文研究发现,治疗前组间FMA、BI评分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BI、FMA评分明显更高,显示两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均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恢复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针灸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肌痉挛状态,改善病患临床不适症,促进机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病患生活独立性,提升临床疗效,对改善患者生活品质、促使患者顺利康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宏伟,王一战,宁艳哲,等.缺血性卒中早期偏瘫痉挛程度与 证候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J].现代中医临床,2016,23(2):5-8.

[2]付露,潘文宇.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推拿及康复治疗现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0):1137-1140.

[3]代国军.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2):11-14.

[4]魏海棠,彭涛,杨露,等.肉毒素局部注射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性足下垂的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27):55-57.

[5]樊留博,韩文胜,田瑛,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新医学,2017,48(4):229-234.

[6]栗晓东,黄彬,关玲.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研究[J].陕西中医,2017,38(1):111-112.

[7]王开龙,庞军,黄瑾明,等.壮医经筋挑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89-91.

[8]刘铭,李芝慧,马晖.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临床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5):8-10.

[9]眭兰,王晓霞.针药合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32例[J].西部中医药,2017,30(12):91-93.

[10]贾澄杰,张宏如,倪光夏,等.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7,37(12):1271-1275.

[11]郝重耀,杨发明,齐江敏.艾灸联合水中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5):1783-1786.

[12]桂树虹,黄东勉,李俊驹.针刺联合井穴麦粒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6):1114-1116.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脑卒中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