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山西故事”的实践研究

2019-07-11 01:42董晓玲
新闻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细节

【关键词】新闻作品;刘桂珍;典型人物;细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讲好山西故事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山西运城学院项目“山西省媒体提升其传播能力、影响力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CY-2017007。

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由山西广播电视台创作的作品《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获得电视专题类一等奖。这篇作品是山西广播电视台在“两学一做”专栏推出的重点作品,是一篇主题重大、人物典型、细节生动、故事感人,同时又布局巧妙、叙事流畅的新闻佳作。

一、主题重大,事迹典型

在一篇新闻作品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主题思想,作品《刘桂珍:四副擔子一肩挑》主题鲜明,紧扣“践行党员宗旨”,展现了一位基层共产党员“我不干谁干”的朴素政治情怀。

刘桂珍所在的山西省代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她所在的段家湾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刘桂珍一人挑起了四副重担。40年来,乡亲们缺医少药,她放弃梦想当上村里的赤脚医生;为了不让山里孩子失学,30年来,她勇挑重担,当起村里临时代课教师;小山村贫穷落后,她一肩挑起了村里的村支书和村委主任的重任,带领村民种树苗,刨药材,介绍青壮年出村打工,使乡亲们脱贫致富。她干的这些工作工龄加起来,足够别人干两辈子。村民说刘桂珍挑起了小山村的一片天。

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践行者,对典型人物进行报道是我国思想文化战线的一个法宝,也是我国主流媒体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刘桂珍是一名平凡的基层共产党员,但她面对群众有求必应、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整体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她不忘初心,牢记攻坚使命,是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先锋模范。在采访时她说自己只是做了能做的、该做的事情,但党和政府给了她太多的荣誉,让她深感不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她一直以来坚守的动力;党性是她不忘初心的源泉;让乡亲们过上美好的生活,为家乡做贡献,是她永恒不变的誓言。刘桂珍令人动容的社会责任感及舍我其谁的共产党员政治情怀,弘扬了时代精神,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新闻专题《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在山西卫视“两学一做”专栏播出时,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作品引起了高度重视和一致好评,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及新媒体纷纷点赞并进行转载。2017年7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又以“被需要就是我的幸福”推出了刘桂珍的事迹。随后,刘桂珍作为全国“两学一做”先进典型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学习。刘桂珍先后获得“山西最美村干部”、“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2018年初,刘桂珍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仅两位)。

二、采访深入,细节生动

著名记者张严平说:“生活是金矿,采访就是掘金。”《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是记者在践行山西新闻战线“两学一做在山西”活动中通过蹲点采访得到的典型素材。蹲点是记者用脚步丈量,用眼睛探索世界,能真正体现记者价值的一种重要采访手段。该作品的创作者李珊珊曾采访10余天,走访段家湾村的角角落落,跟踪记录刘桂珍的工作生活,深入到田地、学校、村委办、村民家中、县扶贫办,采访了几十位村民和工作人员,掌握了大量生动丰富的新闻素材。记者真正做到了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

优秀的作品往往以细节取胜,以细节打动人。如果说一篇新闻作品的主题、事件是新闻的根,那么细节便是新闻作品的枝和叶,细节可以提高新闻作品的可读性,使新闻作品充满色彩。

在《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细节。如在给83岁的村民李狗小输液时,刘桂珍先是一路小跑到李狗小家去接他,帮他扣鞋、戴帽子、搀扶他走进教室,然后一边给3个学生上课,一边给老人输液,这一系列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了刘桂珍工作的忙碌;又如,在李桂珍当上村教师后,她没有让村里的一个孩子辍学,村民阿姑的3个孩子都是刘桂珍教大的,同期声中阿姑对记者说:“好老师,世界上少有的好人,全代县也难找这样的人”,阿姑朴素的评价反映出了村民眼中的刘桂珍;再如,村民李狗小的女儿李小红拎着礼物来感谢桂珍姐,但刘桂珍拒绝了,李小红哽咽地说:“她什么东西也不要,她所做的一切她自己都认为是平平常常的,但就是平平常常中间,她把人们特别需要的事情给做了。”此处的细节很有感染力,点出了刘桂珍已经成为百姓眼里的“顶梁柱”。

作品中还描写了很多微小的细节。如村里移民搬迁,刘桂珍在县里买了套楼房,但却空了五年,没有住过一天,只因为村民没有都搬走;她给村民看病从来不收出诊费,药只按进价收费,甚至连续多年把国家发放给她的补贴全部垫给了村民,只因为村民条件不好,许多人在看病时从衣服内里掏出一个小布袋,一层一层地打开,也没有多少钱,她心疼这些村民;刘桂珍为了能及时处理公务,随身携带一个大包,里面装着户籍资料、村两委印章、扶贫医保登记表等,这样她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工作,也不耽误别人的事。这些微小的细节使作品既有厚度,又有温度。

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刘桂珍的平凡故事,这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有说服力、有感动、有温度的细节,展现了一个勇于奉献、勇于担当、真诚质朴的刘桂珍形象,整个新闻报道见人见事,以情感人。

三、声画合一,剪辑自然

特写镜头,是电视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在人物拍摄中,通过近距离拍摄,将人物肩部以上位置的头像称为特写镜头,它能细微地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将人物的内心活动传递给观众,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在本篇电视作品中多次使用特写镜头,画面中多次表现了刘桂珍的眼睛。在田地里收购油松苗时,刘桂珍让记者猜她三分地一共收入多少钱,记者猜不出,刘桂珍说这是她干村支书后最满意的一件事,“三分地卖了七万五”,此时她的眼睛里满是骄傲;村民让她去家里看病时,给刘桂珍做好了饭,一个碗里就放了五个鸡蛋,在讲这个故事时,她的眼睛里盛满感动;刘桂珍当上村临时代课教师后,连续29年陪学生早读,成绩还名列全乡前茅,在面对学生时,她的眼神里又流露出慈爱;是父亲的嘱托,让刘桂珍选择了乡亲,选择了奉献,在读写给父亲的信时,她的眼神里又透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慈爱、感动、骄傲、坚定,这一组关于眼睛的特写镜头,正是对刘桂珍形象的最好诠释。

作品画面的剪辑干净利落,衔接自然流畅。新闻类节目在剪辑同期声时经常会人声同现,这样显得呆板生硬,该片子在解说词的画面上叠加了同期声。如电视画面还停留在刘桂珍给学生上课时,就叠加了刘桂珍的同期声:“父亲说年纪大的不准备培养,年龄小的文化也浅,你不干谁干”,紧接着镜头才切到刘桂珍接受采访的镜头,剪辑规范,画面過渡自然。

电视报道由解说词、同期声、画面等多种符号组成,该作品中电视符号运用娴熟。不管是村民的同期声,还是村庄现场背景声,都散发着敦厚质朴的民风。解说词文字鲜活,语调平实,感情真挚,与刘桂珍朴实无华的性格一脉相承。这些都体现了创作者良好的电视素养以及在摄影和编辑方面超强的业务能力。

四、布局巧妙,叙事流畅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注重布局谋篇。作品《刘桂珍:四副担子一肩挑》中,刘桂珍一肩挑起了四副重担:村医,乡村教师,村支书,村委主任。作者在布局时没有将这四个不同角色分成四条线来讲述,而是将这四条线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齐头并进,起承转合十分自然。

在片子的一开始,是刘桂珍给学生上课的场景,此时她充当的角色是段家湾村的乡村教师;同期声下课铃声响了以后,刘桂珍趁课间空档,一路小跑到83岁的村民李狗小家,接李狗小到教室输液,此时她的角色是村医;中午下课后,刘桂珍又被村民喊去田地里谈油松苗收购事宜,此时她的角色转变为段家湾村的支部书记;下午的画面又是刘桂珍在村委会工作的场景,此时她承担的角色是村主任;傍晚的时候,刘桂珍才回到了她和丈夫在山脚下的家,此时她的角色又是一名妻子。

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村主任、村支书,这些都是刘桂珍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布局正好说明了刘桂珍的一人多责,身兼数职,已经成了村里的“顶梁柱”、“引路人”。整个片子按照线性叙事展开,同时根据需要插入人物采访和相关背景,叙事平实自然,详略得当,节奏流畅。

总之,这篇电视专题作品,情感充沛,有人情温度,将刘桂珍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报道真实生动、层层递进、细节感人、人物鲜活,且“时效度”把握得当,传播效果好,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新闻佳作。

参考文献:

[1]郭小良.《超强农民:1=190》为改革服务,为发展留影[J].电视研究,2015(12).

[2]弥建立,欧阳宏生.创新新闻报道,彰显媒体责任——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作品评析[J].电视研究,2013(02).

[3]曾祥敏.表达与解读,现场感与过程感——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类作品评析[J].新闻战线,2011(11).

[4]董晓玲.小切口展现大主题——评一篇第27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类一等奖作品[J].视听,2018(10).

[5]刘保全.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细节
对文艺晚会影视化段落特征的探究
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特点与创新经验
细节描写很重要
细节取胜
论新形势下改进军队典型报道真实性的基本方法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从四个维度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
唱好三部曲写出好新闻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