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土地上的农民致富经

2019-07-11 01:52夏男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农园雪莲农商

夏男

今年新種的雪莲果地。

从2019年农历春节开始,彩云之南就再没有一朵云彩飘过,持续的高温和少雨让云南高原上的红土地逐渐干黄开裂。

旱情一直延续到了5月底。一场万众期待的降雨终于在5月的最后一天降临在了这片红土地之上,淅沥的雨水,湿润的土地,瞬间复燃了农民们的劳作热情。

农民们戴上了斗笠,纷纷朝农田走去,90后的年轻新农人舒跃文也在其中。

站在农田前,舒跃文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一个多月前种下去的雪莲果,因缺水,半数都还没抽芽,但是雨水过后,他知道红土地上的雪莲果新苗将一簇簇地破土而出,不久后雪莲果硕大的绿叶就能遮盖住这片红色的土地,散发出新的生机,带着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农民共同的致富梦想,一起等待着10月收获的到来。

脱贫,迫在眉睫

从2011年确定至今,云南省如今仍有88个贫困区县没有实现脱贫,这其中包括文山州的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位于文山州北部的丘北县就在其中。

这个贫困县第一次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要追溯至2013年。作为湖南卫视大型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三个外景拍摄地,丘北县普者黑村自此一夜出名,但镜头外的人们可能怎么也不会把这片有山有水有荷花的世外桃源与贫困联系在一起。

拥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丘北县,山区、半山区、岩溶地貌、石漠化等问题突出,怪石嶙峋的土地就如同一个个天然的漏斗,当地农民就是打再深的井,也难以找到水源。靠天吃饭,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普遍现状。

据统计,目前丘北县共有贫困行政村9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7468户82629人。与中国的许多农村一样,丘北185万亩耕地上,虽然常有各种普惠政策落地实施,但结果却是脱贫成效并不显著。因为贡献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农民,始终处于价值链条的底端。农业仍然是受流通环节制约最严重的行业,土地、人力甚至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并不高。

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文山小组组长、丘北县副县长黄海滨表示,要想在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纾解丘北县农业发展的困局,需要为丘北的农特产业探索出一条 “新业态”的脱贫之路。

由拼多多打造的创新扶贫助农新模式“多多农园”试点项目给云南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拼多多市场部负责人介绍,“多多农园”要实现的是原产地“最初一公里”和消费端“最后一公里”的直连,通过产业新模式,让农户成为全产业链的利益主体。        就在今年的4月26日,拼多多还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按协议要求,拼多多5年内要在云南省落地100个“多多农园”,主要涉及云南的优势产业,比如像茶叶、核桃、雪莲果、花椒、菌类等特色产业。

经过近2个月的沟通和考察后,腻脚乡年轻村民舒跃文和施进刚被遴选为当地“新农商”带头人。

雪莲果就是文山丘北县“多多农园”项目的主打产品。

   “拼”出来的网红爆果

雪莲果,一个被称为“人间仙果”的菊科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至今已有500余年的食用历史,因其富含低聚果糖和酚酸,具有肠道调节、免疫力调节、降血脂、减肥和保养皮肤等保健功能而颇受欢迎。

云南作为中国内地最早引入种植雪莲果的地区之一,雪莲果曾一度被当地农民寄予了发财致富的厚望。

但丰满的梦想与骨感的现实总是同行而至。当年的盲目扩种、高废果率和小众的消费市场,以及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的餐桌盘间繁多的交易及运输环节,让首批“尝鲜”的雪莲果云南种植农户铩羽而归。

经此一役,被农民当作是脱贫致富法宝的雪莲果,就此被“打入了冷宫”。

转机出现在2016年底。

在消费升级和电商平台农产品“拼购”模式崛起的背景下,具有电商意识的一批云南新农户开始在拼多多平台售卖雪莲果,一度沉寂的雪莲果,突然有了要火起来的前兆。

截止到2018年底,早先被弃种的雪莲果在拼多多电商销量的巨大拉动下一跃成为网络爆红水果之一,仅2018年全年,雪莲果在拼多多平台就卖出了480万单,近2万吨的销量,直接带动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雪莲果自此也成为文山州丘北县既烟草、三七之外新的农货标签,种植面积从6万亩一举扩大到了2018年底的9万亩。

这样的反转,来源于市场需求对生产供应关系的倒推。

据拼多多副总裁井然介绍,“多多农园”是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和社交分享手段,通过分享让货找到合适的人,进而精准助推了云南雪莲果的销售。

除此外,拼多多还正在为包括雪莲果在内的农产品加速打造“天网”和“地网”,“天网”即是依托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优势,基于消费者的需求,打造的中央农货处理系统,可以对覆盖农产区的地理位置、特色产品、生产周期进行有效的归集,在各个农产品成熟期匹配给消费者,使传统的农产品消费突破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小农户无缝连接大市场;“地网”则是通过5年时间的建设,覆盖全国主要农产区,为4.43亿并且仍在高速增长的拼多多用户服务。而其最终目标,则是要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的直接连接,为消费者提供平价高质农产品的同时,更快速有效带动深度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并实现产业化发展。

把利润留给农民

有了销量,雪莲果种植农户就能致富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整个产业链条中最初始端的种植农户和最终端的销售平台,舒跃文与“多多农园”一起算过一笔账。

雪莲果地头的收购价平均为0.5元/公斤,代办费0.1元/公斤,物流成本1元/公斤,耗材、人工0.6元/公斤。拼多多平台销售价格以4元/公斤居多,经销商利润在1.8元/公斤左右,付出劳作成本和时间成本最高的农民成为了整个环节收益最低的人群,始终处于价值链条的底端。

这种情形并不仅仅体现在文山雪莲果产品上,“多多农园”保山市咖啡豆项目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据数据显示,中国咖啡豆消费量从2006年的2.59万吨,上升到2017年13.45万吨,年均增长率达20.75%,为全球平均增长率的10多倍。按理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迅速增长理所应担的能带动咖啡种植户的收入增长,但事实却是相反的。

根据金融数据研究服务平台JingData测算,咖啡产业链上游种植环节生豆价值贡献约17.1元/公斤,中游深加工环节烘焙豆价值贡献为83元/公斤,下游流通环节价值则暴增至1567元/公斤,三個环节利益分配占比为1:6:93。提供土地、人力及咖啡豆的上游农户环节,留存利益少之又少。当地很多农户更是一辈子都没有喝过一杯星巴克,虽然他们直接为星巴克中国供货。

“做多多农园的项目,归根结底是想建立一套全新的模式、机制,并且有效地推广复制。这个模式和机制里面,目标最终是实现人才的乡土化、产业持久化、利益农户化,实现消费带动,产业促进,人才孵化。”井然坦言,他们希望通过推动这些和上游生产者紧密结合的模式,让更多(农)人受益。

“新农商”机制应运而生。

“新农商”机制是以档卡户为集合的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品牌,培育新模式,这也是“多多农园”最大的挑战。

在该模式中,拼多多不再只是单一的提供销售平台和数亿的人口流量,而是需要纵向深入,向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和渠道的全方位支持,大规模培育本土青年成为“新农人”带头人,从扶植到扶智,让后者按合约持有分红权限,剩余利益全部归属档卡户。

“通过‘新农商机制,拼多多将重点探索如何让农人变农商,让农村有现代化企业。只有让农户成为产销加工一体化的主体,才能实现人才乡土化、利益农户化。” 多多大学负责人蓝天表示。

2019年6月,丘北县腻脚乡新农商公司正式成立,4个贫困村141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首批签约新农商。“多多农园”还通过“赠股”的方式,让档卡户无偿成为股东,公司的所有运营利润,都面向全股东分红。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仇焕广教授分析认为:“‘多多农园是需求推动供给的典型,它切实命中了‘人才留存和‘利益分配这两个当下农产区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多多农园能完成预设目标,不仅将缔造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标杆,更将推动更多农产业发生巨大变化。”

拥有基层干部和电商运营的经验的90后舒跃文,被选为新农商公司的带头人,他激动地表示:“现在有拼多多手把手的来帮我们做电商,我们村的雪莲果产业一定有前途”。

猜你喜欢
农园雪莲农商
县域金融
为什么雪莲不怕严寒
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江苏省农园建设对策研究
倾情农商银行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研究
电商助力“扶贫果”出嫁节日市场
兴文农商银行获团省委表彰
印尼国营第八农园首次向新加坡出口香蕉
怕打针
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