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月光》中的自然主义特征

2019-07-12 12:54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10037
大众文艺 2019年1期
关键词:外甥女长老莫泊桑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10037)

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莫泊桑作为十九世纪后期自然主义文学潮流中的大作家,他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也接受了左拉的影响,因此,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左拉在其论文《实验小说论》中论述了实验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概念,以左拉认为:自然主义小说,即我们目前所理解的自然主义小说,是小说家借观察的帮助,对人类所作的一项真正的实验。1

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体现的自然主义特征

《月光》这篇小说的叙述非常简单,人物的情感以及心理的变化非常明朗。小说的主人公是马里尼昂长老,一位将斗士的外表、哲学的精神以及宗教的心灵融为一体的人物。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追寻万物“为什么”如此被创造的答案,认为所有“为什么”必定对应一个“因为”。他对女人充满了憎恶,尤其是女人的柔情,因此,他只能对修女宽容。“憎恶”以及“轻蔑”是他对女人最初的情感,直到外甥女的出现其情感发生变化。小说中外甥女的描写并无多少,无论是她的笑声、亲吻、搂抱,还是她与马里尼昂长老在田野的路上抓飞虫的场景都是简短的描写,而这些描写体现出一位少女的愉悦。她的漂亮,咯咯发笑,以及眼睛里洋溢着一种生之欢快的光辉,包括扑飞虫、吻丁香的动作都体现少女身上一种积极的愉悦。哈奇生在探究“不愉悦与愉悦”的来源时认为美的感觉仅仅产生积极的愉悦。2然而,在马里尼昂长老看来这些积极的愉悦是令他恼怒的女人心中的柔情,唯有外甥女的拥抱唤起其父性的温情。马里尼昂长老对外甥女已然产生了情感,而这种情感又不完全等同于爱情,因为马里尼昂对女人一直具有的憎恶,以及两个人之间的辈分关系,这种情感首先唤起的是父性的温情。

小说的结构清晰,情节的转折发生于马里尼昂从圣器管理人的老婆那里得知他的外甥女有一个相好。由于这个消息,马里尼昂开始产生各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微妙的心理伴随着花园里月下之景而变化,月光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总是与诗人、哲人有密切的联系,这两种形象的气质都与马里尼昂相吻合,这正体现了自然主义文学与传统小说塑造人物时有明显的不同,传统文学塑造性格而自热主义文学塑造气质。

二、自然环境的分析体现的自然主义特征

“所以,这一片白蒙蒙夜色的崇高而宁静的美,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他,使得他心荡神驰。”3这种崇高而宁静的美显然不同于少女的愉悦之美以及少女的温情之感。此时,马里尼昂长老产生的是一种无利害的审美,月光则是一种一切无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

“在他那个小花园里,一切都沐浴在月色的柔光之中,排列成行的果树,将它们新披上的嫩绿枝条投影在小径上,攀附在他家墙壁上的大忍冬藤,散发出一阵阵清香甜美的气息,似乎在温和清丽的夜里,有一个芳菲馥郁的精灵在飘忽。”4

面对这些审美对象,马里尼昂长老欣赏、沉醉。于是将外甥女的事抛到脑后,在审美空间中,对象的形式引起无利害的愉快,让马里尼昂长老短暂忘却情感给心理上带来的困扰。

“青蛙一刻不停地将它们短促而铿锵的鼓噪声投向夜空;远处。夜莺在不停地歌唱,引人入梦而扰人思索,那轻柔颤抖的歌声是专门为爱神而发出的,更增添了月光撩人的魅力。”5

美丽自然的魅力,常常和美的形式溶合在一起被我们接触到,它们或是属于光(在赋色里面),或是属于声(在音调里面)的诸变相。因为这些唯一的诸感觉,它们不仅仅是具含着感性的情感,而且也允许我们对于感官的这些变相的形式进行反思,因而,它们好像把一种大自然引向我们的语言,使大自然内里好像含有较高的意义。6夜莺在文学作品中作为一个意象普遍为爱情的象征,夜莺的歌唱也就具有了歌唱爱情的意义。

三、人物心理的分析体现的自然主义特征

“那边,沿着曲折的小河,有一大排杨树蜿蜒而行。在陡峭河岸的周围与上空,笼罩着一片薄薄的水气,一片白色的轻雾,经月光一照射,就像镀上了一层银辉,闪闪发亮。轻雾裹着弯弯曲曲的河道,好像一层轻盈而透明的棉絮。”7

随着自然景象的再一次转换,马里尼昂长老的心理、情感有产生了变化。此时,他觉得心灵深处所受到的感动,越来越强烈,再也难以自持。在如此的自然美景中,审美主体的愉悦、感动又裹挟着由于爱情而产生的怀疑与焦虑。可以说马里尼昂长老在花园里的月光下产生的是诗人的意境,而又因爱情产生了心理上的困扰,于是其哲人的一面开始显现,他不断地向天主发问,从“天主为什么要制造出眼前的良宵美景?”到最后的“如此绝妙的夜色,如此从天而降的诗情画意,这一切究竟是为谁而安排的呢?”整整十二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指向了马里尼昂对这份情感的疑惑。对此,马里尼昂难以理解并无答案。这与最初他对有多少个“为什么”,就有多少个“因为”,两两完全对称平衡的看法相矛盾。这是马里尼昂长老身上哲人的气质与形象,这样的塑造与实证主义对自然主义的影响分不开,实证主义认为,寻求本质,追溯万物始固,探寻绝对和大全是神学思辨和形而上学提出的“假”问题。

小说结构虽然简单,然而最精致的情节转折便出现于此。当马里尼昂没有答案时,外甥女与相好的出现给了他答案。“他呆在那里,心口直跳,茫然不知所措”简短的一句将其神态、心理展现出来。小说的自然环境、情节、人物情感以及心理相互配合转变,构思流畅自然。传统小说塑造人物性格,性格则是受到社会和理性制约所形成的人物特征,而《月光》中,马里尼昂长老的性格特征并无多少显现,更多的是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人物特征,这种特征则更多显现出人物的气质。

从人物情感上的转变到心理上的刻画,将主人公马里尼昂从教徒到拥有父性温情的男人到诗人再到哲人的形象依次呈现,体现出丰富的主人公形象。最后,他亲眼看到事实时,那两个人影就是外甥女和相好,前面的形象都一消而散。“这一对情侣互相搂着腰逐渐走来,他则不断地后退。”他产生了心慌意乱、羞愧难当的情感,作为一位有坚定信仰的长老,他意识到自己产生了不该产生的情感,结尾处他仓皇而逃。自然主义更多地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如生物学、生理学等,因此,微妙的心理活动是自然主义文学中的一大特征。转折发生后,马里尼昂长老的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发虚、怀疑、焦虑到茫然最后的心慌意乱、羞愧难当。莫泊桑将这种羞愧比喻成神父闯进了一所他根本无权进入的庙堂。

人间的爱情比月光还要美好,当马里尼昂长老理解天主创造如此美丽的夜晚,就是为了给人间的爱情披上理想的面纱,这位哲人的思索获得了答案,诗人意境中的月光却转换为独自落寞的仓皇,而这一切仓皇之中,作为虔诚的教徒仍需接受天主的旨意。莫泊桑用如此简短而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叙述了一位憎恶女人的神父对爱情的触碰。然而,一切显然没有逃脱命运,正如神父进入庙堂一般荒唐。

注释:

1.左拉.《实验小说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23.

2.George Dickie, The Century of Taste[M].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20.

3.莫泊桑.《莫泊桑短篇小说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4.

4.莫泊桑.《莫泊桑短篇小说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4.

5.莫泊桑.《莫泊桑短篇小说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5.

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4》[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4.

7.莫泊桑.《莫泊桑短篇小说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5.

猜你喜欢
外甥女长老莫泊桑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安静
安静
小偷
把最好的分你一半
惩罚
不想再活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