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野马”套上“缰绳”

2019-07-12 07:55方志平
质量与标准化 2019年4期
关键词:野马电子竞技场馆

文/李 存 徐 波 方志平 韩 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电子竞技正在发展为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伽马数据《2018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电子竞技产业规模达880亿元人民币。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子竞技产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业的发展亟待进一步规范,为飞奔的“野马”套上“缰绳”。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我国电子竞技用户超过1亿人,奔驰、红牛和技嘉等一批大企业纷纷进入电子竞技领域,各类电子游戏竞技赛事关注量和产出惊人,电子竞技及周边直播、电商等产业发展迅猛。一些爆款电子竞技赛事更加为人关注,例如《英雄联盟》职业赛事2016年全年线上观看人数已经突破50亿人次,播出总时长突破8.4亿小时。

产业规模爆发的同时,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需要“规矩”来引导,标准化是可以尝试的一种手段。

需要专业与规范

众所周知,标准化是行业科学管理和良性发展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在该领域的标准几乎为空白,仅有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电子竞技赛事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发布的《电子竞技运动项目规章制度》。已有的个别标准也仅是针对网络游戏这一电子竞技的初始形态在游戏本身做出了一些规定,无法从管理角度为整个行业提供指导和监督。

电子竞技的开展不仅仅涉及电子游戏载体本身,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则更多涉及到赛事的组织传播、场馆和网络等软硬件设备、赛事直转播、专业管理和服务人员等各个专业技术领域。仅仅依靠诸如电子游戏或是电子游戏运营方面的标准,是无法解决电子竞技兼具游戏、运动和传播等多项功能的针对性需求。作为一项运动赛事,电子竞技更是需要有标准或规则来指导。

标准化的作用不仅仅是管理、规范、指导,更是树立行业标杆、引领行业提升的科学工具。通过研究、归纳、提炼近年来电子竞技运动中的先进的成熟的经验,进而以标准的形式推广,将能够带动一批先进企业运作一批更具健康属性、能够传播正能量价值的电子竞技产品,使包含着电子游戏制作、场馆运营、活动组织和设备提供等各相关企业的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

探索标准路径

要实现标准化对电子竞技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能单纯考虑识漏补缺式的单个标准的制定,更要从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和示范引领的角度来系统思考。

要建立电子竞技运动标准体系,根据电子竞技运动标准化的目的,系统梳理电子竞技运动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建立包含基础层、通用层和专业层的标准体系,形成整个行业标准工作的顶层架构。只有在解决电子竞技运动的整体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识别亟待进一步工作的关键点(图1)。

图1 电子竞技运动标准体系框架

虽然目前电子竞技运动领域的标准缺失很严重,但不意味着没有标准可用,也不是说标准体系中的每一项标准都应当立即制定。在这当中,需要结合考虑标准对于产业链适当运作的关联性和当前行业发展中的现实重大问题对标准的需求,进而明确优先项。例如,因场馆、网络和器材等软硬件设备条件不足,导致赛事组织及传播不规范和赛事直(转)播中传播不良信息这样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应当作为关键切入点,优先以标准手段来解决。

电子竞技运动是一个新的行业,更是一个具有一定社会争议的新行业,因此当前要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方式来完成所有标准制定,条件尚不成熟。但是,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团体在该组织所涉行业范围内率先制定具有先进性的团体标准。这一新类型标准对于电子竞技运动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在具有行业权威的社会团体的组织下,有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积极参与,研制和实施代表这一行业先进做法的团体标准,将能对引领整个行业发展发挥示范效应,从而实现由点及面、重点突破、全面发展。

加速关键标准研制

就当前的紧迫问题而言,赛事场馆建设、运营服务和电子竞技直转播等尤为突出。

依据功能不同,电子竞技场馆主要分为专业电子竞技场馆和业余电子竞技场馆。大多数专业电子竞技场馆是根据举办电子竞技赛事的需求由传统的体育场馆改造而来;业余电子竞技场馆要求相对较低,主要为业余电子竞技爱好者参与电子竞技活动提供空间,其形态也更具多样性。随着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对电子竞技场馆功能配置、服务运营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电子竞技场馆发展能否对接不同层次赛事的需要,成为了电子竞技产业价值提升与产业机构创新发展的关键之一。此外,电子竞技场馆也为传统网吧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

电子竞技直转播是电子竞技产业的重要部分,各类平台是电子竞技赛事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直接向电子竞技受众输出电子竞技内容,是电子竞技产业链中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环节,是满足电子竞技市场需求、上游产业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载体。这一环节还衍生出电商、传媒等其他周边行业,从业人员众多,受众覆盖面较广。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不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行为,各类平台、主播用户管理缺位,监管缺失,从某种程度上拉低了电子竞技行业的社会整体评价。

团体标准探索

目前,上海已经启动研制以下三项团体标准,为建设“电竞之都”提供技术支撑。

1. 电竞场馆建设与运营规范

该标准结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以及承接电子竞技赛事的需要,规定电子竞技场馆的建设要求、等级划分和相关要求、运营规范等要求,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永久性电竞场馆和因举办电子竞技比赛(活动)需要,临时搭建的电子竞技场馆具有指导意义。

该标准特别是考虑到四方面现实需求:

①场馆的多功能和已有网吧的转型升级要求,将场馆按照可举办电竞赛事级别、建筑规模和功能等指标,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4个等级,明确各级场馆选址、设置、设施布局和相关联的交通、疏散等要求。

②不同层次赛事的需求,分别规定了比赛区、后台区、观众区和外场区等功能区域,列明每个区域需配套的软硬件要求,并对B级及以上场馆的需求作进一步明确。

③电子竞技运动的专业需求,规定了场馆在光学、声学、舞台、电力和照明等基础配套方面的要求。

④临时性电子竞技场馆要求,针对大量存在的临时性场馆建设需求,明确了临时性场馆设置的一般要求和建设标准。

2. 电竞场馆运营服务规范

该标准涉及赛事举办时的服务和运营要求,从选手比赛和观众观赛需求等角度出发,规定了电子竞技场馆应配备的服务设施和设备及更新等要求;在场馆工作服务人员方面,明确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技能和职业素质,包括对其管理的要求。特别是标准还明确了服务内容,将场馆运营服务划分为日常服务、支付服务、赛事服务、广告服务和应急服务等,分别从服务流程和服务具体要求方面做出规范。

3. 电子竞技直(转)播规范

该标准对于净化网络信息传播和弘扬正能量具有极高的意义。

规范电子竞技赛事信息传播,明确直(转)播平台在电子竞技相关信息传播中的责任,要求平台建立审核发布部门,负责信息的发布审核等事宜,明确审查和再审查工作流程,通过加强对直(转)播房间、弹幕等信息进行审查、处理,确保在直转播中无任何违法违规信息传播;同时也进一步规定了信息审核过程中信息存档、责任追究和应急处理等事项的规范性要求。

明确用户的分级监督与管理,根据注册主体将平台的所有用户划分为官方游戏账号和个人账号并分别制定管理细则,突出对重点用户的监管。同时在用户管理方面建立信用评估机制,明确根据用户的弹幕发言这一行为记录,确定等级并与享受的平台服务挂钩;建立用户黑名单制度,对多次发布有害内容的账号列入黑名单,采取停止提供平台功能服务,并禁止黑名单账号对应的实名用户重新注册、使用平台的服务。

强调用户的信息保护与规范使用,明确直播平台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采用技术手段予以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猜你喜欢
野马电子竞技场馆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驯服的野马
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研究
——以山东大学为例
被蝙蝠吸走的自控力
被蝙蝠吸走的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