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政策,享受减税降费红利,管控企业涉税风险

2019-07-12 09:41卞慎东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税款税法税率

卞慎东

近几年来,国家陆续推出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和举措,为企业减负,给市场加油,短期看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增强抗风险能力,缓解民营企业经济困境、稳定市场预期;长远看则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扭转中国经济下行趋势。

企业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合理合法利用新政策?如何管控经营活动的涉税风险?如何掌握相关条款并合理筹划,为自己享受优惠待遇创造条件?

一、正确理解最新的减税降费具体政策

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安排,2019 年减税降费措施以减税为主体,其比重约占70%,增值税的深化改革是其核心内容,目的是确保主要行业的税负有明显的降低。

从今年年初已经明确的对小微企业进行普惠性税收减免,到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再到4 月1 日即将开始实施的增值税税率大幅度降低,今年的税收政策突出了普惠性原则。尤其是将制造业等企业增值税税率降到13%,将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增值税税率降到9%,并对适用6%税率的一些行业采取加计扣除的方式,让所有企业的整体税负都显著降低,减负效果十分明显。

在降费方面,根据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消息,自5 月1日起,各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降到16%,有效降低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同时,财政部长刘昆还表态:将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稳岗和社保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二、正确把握政策,利用政策,创造条件享受税收优惠

国家对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已惠及1898 万家企业,占全国纳税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其中98%为私营企业,也就是说,我国大多数企业都能从这一政策中受益。这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明确提出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的要求。

我国经济状况依然不太乐观,目前的中小企业能活着就是硬道理。为了生存,有好多的企业花很大的代价去偷税、漏税、逃税、骗税,现在面前放着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希望所有的企业都能抓住机会,掌握好利用好现在政策发展壮大起来。

但政策再好,也要能有效利用,而且,相同的政策,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不仅是利好大小的区别,还有利好与利空的区别,所以各企业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要看到政策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政策隐含的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并提前进行有效规避。

举例来说:4 月1 日开始,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税率由10%下降为9%,销项税额降低了0.83 个百分点(1÷1.1x10%-1÷1.09x9%),但施工采购材料的增值税税率由16%降为13%,相同采购金额可抵扣进项税降低了个2.29 个百分点(1÷1.16x16%-1÷1.13x13%),如果建造合同、材料采购合同都不做调整,假设材料占工程总造价的65%,则施工企业税负不但没下降,反而上升了0.66 个百分点(2.29%x65%-0.83%),如何规避,建筑施工企业应早做筹划。

在个人所得税扣缴方面有一个值得提醒的是:2021年12 月31 日前,居民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也可以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但选择哪一种,就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收入水平择情选择。

举例来说:小王每月工资10000 元,2019 年2 月春节放假前公司发放2018 年度年终奖20000 万,社保费税前扣除每月1830 元,专项附加扣除每月4000 元。

假如小王的年终奖金选择按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纳税,则他每月工资无需纳税(10000-1830-4000<5000),年终奖单独申报计算需缴纳税款:20000x3%=600 元, 即全年缴纳税款600 元。

假如年终奖金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则一月份无需纳税,二月份发放奖金及工资需纳税(10000+ 1 0000+20000-1830x2-4000x2-5000x2)x3%-0=550.20 元,三至十二月份无需纳税,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0x 12+20000-1830x12-4000x12-60000)x3% =10040x3% =301.20 元,2020 年初可申请退税550.20-301.20=249 元,比第一种方案节省税款298.80 元。

所以,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最好是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另外,经过举例计算实验,如果奖金采用单独计税方式,有可能在税率换档时出现税负突然增加的“临界点”现象导致多交税款,增加税负,这个是年终一次性资金税款计算的老问题,不是因新政策产生的,但也应引起注意。

三、合理管控,减少涉税风险

各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建立适合自身经营的纳税管理组织架构,树立正确的税收管理观,以应对潜藏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的涉税风险,在国家税收管理低税率、严征管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

现在社会,经济事项的发展越来越复杂,然而企业的终极目的却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导致企业的一些涉税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经营风险。所以面临减税降费带来的好处,企业也应该加强涉税风险的管理。

一是企业管理者应该提高防范涉税风险意识,设立税务风险管理机构。企业管理者应该聘用有税务经验的专业办税会计来设立税务风险机构,对财务人员及所有相关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知识储备与业务技能,将事后结果转化为事前的预防与应对。税务风险防范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风险意识应灌输到每一个人,税务风险规避措施应贯穿所有经济业务的全过程之中。

二是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涉税行为。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督,定期对企业涉税业务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保证企业完全纳税、健康纳税,及时防范与化解税务风险。企业应及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要与税法规定吻合,要与时俱进,随税法的变化而变化,将税务风险与内控风险相结合,设计合理的管理流程,控制方法,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三是规范企业财务核算,正确理解并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财务行为如果不符合税法规定,也会导致带来风险,例如:如果企业为享受减税政策,人为推迟开票时间,将三月份发生的业务推迟到四月份开具低税率发票,就涉嫌漏税,或将面临被追缴税款、加征滞纳金、处以罚款等后果。

再比如税法规定销售折让与折扣须开具在一张发票上,才可以减少应税收入,而部分企业却分别开具发票后,又按扣减后的金额计算纳税,这样就实际形成了漏税行为,也会带会一定的涉税风险。

再次,企业如果为了获得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故意曲解税法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相关条款,或者硬是让本企业向小型微利企业上靠,来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那么税收稽查下来,企业可能会比不享受优惠带来更多的税收罚没支出,还会影响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

总之,在国家减税降费大环境下,小中型企业要应享尽享,大型企业应调整自身投资结构、融资策略、以及股利分配方案等措施,来利用好本次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利好政策,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各企业还应规范经济行为,各项经济业务要符合税法规定,在享受政策优惠的过程中管控好涉税风险。

猜你喜欢
税款税法税率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No.8 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元
《环境保护税法》与《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是否有实质性差异?
中国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税税率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2011年将开始个税改革
如何区别偷税与不申报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