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2019-07-12 09:41李秀芹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公共卫生财务人员

李秀芹

公共卫生资金是为保证医疗事业发展,满足社会服务而投入、筹集的专项资金,其来源多是政府、国家分配或医疗机构筹集,特定性显著,可用于专项业务,也可单独核算。随着几年政府政策的支持,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和使用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当前仍存在不足之处,急需采用有效措施改善,以提高资金利用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一、加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意义

所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面向当地居民采取的卫生干预措施。以某省为例,主要服务对象是孕产妇、老年人、糖尿病等人群,涉及面广。近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渐成为国家重点改革的项目,自我国实施卫生服务以来,补助经费逐年增加。因此,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尤为关键。在公共卫生服务中,资金监管的实施,不但能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还能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助于医疗机构制定科学、完善的财会制度,防止挪用资金现象的出现。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问题

1.资金管理方案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一直在补充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制度,但是受各因素影响,仍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资金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用效果。在相关政策中,多依据资金规划和相应措施拨付款项,直到此项目结束。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由政府提供,资金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资金还用于范围外的项目,加大资金的落实难度。

2.资金管理不规范

针对专项资金,我国相关机构和员工都采用有效举措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这也就使得资金发放时,需要多次分批发放。而且,资金的发放也涉及多个部门,延长最终的到账时间,阻碍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另外,多数资金也没有得到合理使用,违背着专项资金的应用意义。从政府层面上看,通常会为资金设置专用账户,使其和其他项目地位持平,无法真实的反映资金流动情况,加大资金的管理难度。

3.财务人员能力有限

调研显示,基层医疗机构多在核算公共卫生补助收入时,结合往来科目进行,并未计入补助收入。这种情况下,不但无法反映出资金收支,还无法清晰的反映资金结余。对于以往的年度结余资金而言,由于无法分清使用时间,导致在资金统计过程,频繁出现将数据混乱、不准确等现象,不利于监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也无法评估和考核资金绩效。上述现象的出现,都和基层财务人员工作水平、能力有限相关。

4.地方财政压力大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拨付方式为,先预拨、后结算,待款项拨付到基层后,受地方财政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将大量资金积压很长时间,才拨付至基层卫生机构。这种跨年度使用资金的情况,会引发工作已开展,但未付款的情况。同时,还会降低资金支付率,造成资金结余沉淀。另一方面,若资金管理出现问题,且未在第一时间落到实处,就会导致资金开支和账目不符,造成资金短缺,严重阻碍着正建项目的建设进程。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对策

1.细分每个项目,健全管理方案

现阶段,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已发展至十几项,包括糖尿病管理、预防接种、居民档案管理等。政府需要充分了解每个项目,并集中划分资金,将其用于每个项目。同时,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方案,便于实时掌握公共卫生项目进展。

2.明确资金支出和来源

考虑到公共卫生项目比较多,所以大多数政府部门要记录每笔资金的支出,并分析支出原因,精准掌握资金的使用流程,制定健全的资金监管体系。核实每次资金的支出原因,确保资金使用透明,用在该用的地方,预防公款私用现象的出现。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尤为重要,要在资金使用时标注其用途,让财务部门审核,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到每个公共卫生项目中。此外,严格监管专项资金,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优势。

3.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能力

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中,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资金的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加大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建议省市县部门定期对项目负责人、主管领导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组织学习最新的公共卫生规范和制度。加强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自觉学习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知识,提高财务人员的核算水平,建立清晰、完整的财务账目,便于理清每笔款项的来龙去脉。

4.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结合当地情况,拟定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管理方法,明确资金使用、预算、分配等相关要求。将年初、年终绩效和考核结果相挂钩,工作情况和资金拨付一致,杜绝资金挪用现象的出现。根据当地的财政预算要求,及时拨付资金,禁止拖欠资金。将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当地政府的绩效考核中,按时保质的使用和管理资金。对于结余较多的资金,应根据财政部门要求回收,同时结合当地实情,制定结余资金分配计划,提高资金使用率。

考虑到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较多,在对项目进行拨款前,需要细分每个项目的难易程度,结合它的实际用途定性处理。针对重点项目,政府要特殊对待,除要统筹划分外,还要做到专款专用。在重点项目资金的划分中,需要考虑这样几点:(1)合理使用资金。政府每年的资金投入有限,要合理分配和使用每个项目资金,不可敷衍了事。(2)重点项目资金分配过程中,应格外重视上级下达的指令,一旦出现分配矛盾,除要即刻上报外,还要统一商讨解决方案[4]。待款项拨付后,要将工作重点放在资金的使用全程,定期检查、核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发现资金使用不当后,立即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进而警醒他人,提高工作效率。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中,加强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可提高资金利用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分析得知,在我国当前的资金使用管理中,普遍存在资金管理方案不健全、财务人员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压力大等问题。基于此,需细化每个服务项目,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方案;重视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同时,还要明确资金支出和来源,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从而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新医改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公共卫生财务人员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