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2019-07-12 09:4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刘 海

不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都是贯穿全程的,不论是重大战略目标的制定,还是保证单位的日常运行,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都需要对财务状况进行管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地质勘探单位是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建立起来了,后来交给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统一管理,由政府财政部门进行拨款,一切接受政府的安排,不需要对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在改革开放以后,地质勘探事业单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地质勘探事业单位开始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本篇文章将围绕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展开,对加强财务管理水平对地勘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目前地勘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提升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加强财务管理水平对地勘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出资创立的社会公共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我国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因为它具有公益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地质勘探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中的一个团体,肩负着勘探资源,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质勘探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是由国家拨款的,通过资金的投入,使地质勘察事业单位有经济条件去进行具体项目的展开与勘测。通过对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能够将国家发放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近些年来随着地质勘探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在对地勘事业单位进行分类,从而增强改革过程中的针对性。具体来说,把地勘事业单位分成了公益一类,还有公益二类等等,但是不论是哪种类别的地勘事业单位,提升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财务风险,推动地勘事业单位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前我国地质勘探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上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不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如果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混乱局面的发生,为后续的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最初地质勘探单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改革开放后,才交给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因此,我国的地质勘探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弊端,比如不适应市场的大环境,在办事流程、审批程序以及进行决策的阶段都具有很大的问题,比较随意化,也很容易受到人为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相关制度和体系的不健全,使得具体的责任无法落实,在财务出现问题后,没人愿意出来负责,甚至会有一些推卸责任的行为存在,使得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开展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对地勘事业单位的经济状况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些地勘事业单位是能够意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的,也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只是浮于表面,根本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2.作人员财务管理水平达不到标准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涉及面比较广的工作,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具体来说,在地质勘探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具有会计学、统计学以及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更加重要的是,对地质勘探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也要进行熟练的掌握。但是从目前地质勘探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来看,根本达不到标准。

具体来说,有的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管理技术,财务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也比较到位,但是对地质勘探技术的相关概念不够熟悉,这就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没办法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地质勘探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对最新的管理制度概念更新的不够及时,导致知识的陈旧,跟不上新的观念。除此之外,地质勘探事业单位也没有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都不达标,严重阻碍了地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地勘事业单位相关事务的进行。

三、如何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和体系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基础性工作做起,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是如此。具体来说,地勘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将财务管理工作重视起来,通过视频或者是开讲座的形式使员工明白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后期配合财务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要根据地勘事业单位的具体状况,在对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运营情况以及单位发展状况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后,制定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和体系。

第三,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在单位内部进行互相监督,会计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对单位的财务问题进行监督,防止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同时,如果在监督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定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将对地质勘探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影响降到最低。

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是成正相关的。因此要想提高地质勘探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地质勘探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的聘用时,要提高任用门槛,必须要求员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的基础上,对地质勘探的相关技术也要有所掌握,从根本上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在职的管理人员,地质勘探事业单位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通过具体的事件,把他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除此之外,对于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的员工,可以进行辞退,从根本上摆正管理队伍的专业性。

总的来说,地质勘探事业单位应该要朝着更加先进的企业制度进行转变,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本文针对地质勘探事业单位目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对地质勘探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地质勘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张水平作品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作家葛水平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