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9-07-12 09:41卢海霞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财务人员事业单位

卢海霞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每一个行业都有计算机技术的参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各个行业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节省了一定的人力和时间,从根本上促进了管理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从概念上来说,就是财务的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财务情况进行管理,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事业单位作为具有公益性的设置,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正确对待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个重大的问题。本文就围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进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中,人为的进行管理,不仅有着繁琐的环节、重大的工作量,还对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使得企业必须在财务人员的聘用和培训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除此之外,人为管理很容易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差错,工作效率也不高,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信息化建设作为现在的一种趋势,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以计算机为媒介,在企业最高目标的指导下,对项目的投资工作、资金的筹集工作以及资金的运营状况包括利润的分配进行科学的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是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对企业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帮助企业进行具体项目的展开,调节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使财务关系变得更加的融洽,实现相关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它克服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以一种新的形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对财务情况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由于各个事业单位发展情况不同,同时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也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这导致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各个事业单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水平不一。由于信息化建设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时间还不够长,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和体系建设都还处于发展之中,距离完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计算机技术虽然有很多优势,但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仍然有它的弱点存在,像不稳定性等等,这些都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存在,与其他单位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具体来说,在事业单位中,规定有很多,工作程序也很复杂,且相关的规定并没有得到一定意义上的实施, 这导致在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导致财务的审批工作和监管工作不能有个具体的标准,在落实的时候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2.管理技术不到位

在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都是很大的影响因素,其中管理技术是核心。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使得它在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时责任机制和安全机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与其他企业单位相比,在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方面,事业单位比较迟缓,信息技术也不够先进,甚至是严重滞后。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滞后会给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管理思想也达不到标准的水平。另一方面,管理技术不到位会使管理工作出现一片混乱,在责任的制衡上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不论是信息技术的自动控制手段还是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事业单位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直接制约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建设,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3.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达不到标准

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包括的内容很多,这就为财务人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具体来说,财务管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囊括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会计学的相关知识以及统计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和掌握。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相关的财务人员在专业技能上并不达标,首先对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的人本来就少,再加上还要在综合素质方面有所要求,使得越来越少的人能够符合这个标准。

除此之外,有些财务人员在专业技能上能够达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是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到位。还有些是对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但是财务管理水平跟不上。总之,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三、如何更好的落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1.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

这些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也做出了一系列改进和调整,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迟迟得不到落实,甚至有些事业单位对相关的管理制度置之不理,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导致内部的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经常会出现“做假账”、“烂账”的情况出现,使得相关的财务信息不具备准确性,为财务状况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因此要想更好的落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具体来说,应该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细节落实下来,以保证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同时在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的时候,还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出来,及时调整与交流,为整个的财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的同时还能使财务状况实现透明化,防止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

2.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落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在财务人员的录用阶段,需要将门槛提高,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对综合素质也要有一定的要求,从根本上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的标准。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在职的财务人员,要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并组织相关的测试,来促使他们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平常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将自身具有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之中。

总的来说,在事业单位实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对财务管理的质量有所保障。相关的事业单位要全面分析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的相关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结合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财务人员事业单位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