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2019-07-12 09:41卢利芝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财务管理

卢利芝

会计信息化是利用互联网及计算机系统实现财务工作,让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可以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完成,让会计核算更加便利,让企业发展更加顺利,这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收集海量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提供给企业决策者,为企业发展提供现实支撑。这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它为企业搭建起智能化、科技化的发展平台。正因如此,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管理者和每个财务工作人员都应该重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并提高自身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企业在实际运营中,要不断结合市场需求,同时会计人员应该不断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真实、科学的获取财务信息,并为管理者做出准确决策提供有力保障。会计信息化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普遍性

会计信息化技术具有普遍性,它可以贯穿于财务工作的整个流程,例如报账、查账、记账、算账这些环节,信息化技术实现了计算机统计和判断、分析数据,替代人脑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运营管理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挥,企业普遍都会开始运用信息化技术,以谋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集成性

会计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了不同于传统工作方式的新型工作模式,而且通过会计数据信息、企业经营(主要是业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完成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和企业外部信息系统的集成, 最终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集成化、一体化要求。

(三)实时性

经济社会,企业时刻都在发展,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数据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经济的往来和发展都与数据密不可分,只有掌握了实时数据,才能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作出反馈,企业管理者才能及时根据数据的改变调整策略。

(四)渐进性

企业在对内的会计工作全方位、全环节的数据信息化需要转变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首先,企业在原有的会计工作模式上加入现代信息化技术, 实现信息化的会计核算。另一方面,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企业原有的会计工作模式中,让二者共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向内加强管理,向外积极发展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针对会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创建信息技术和现代会计相融合的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数据准确性

财务核算必须要确保准确性,零点一的误差意味着企业成百上千万的财务损失,这就要求财务工作人员要谨慎认真,但是在传统人工核算过程中,出于工作人员的内部原因或是外部原因,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这就为后续查账会计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在大数据背景下,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企业利用计算机高科技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使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有所提高。同时,在遵循借贷平衡和复式记账法的原理的基础上,完成对借贷金额的明细账、试算平衡以及总账的登记,并保持账面的一致性,最终生成会计报表,使会计凭证、明细账、财务总账以及财务会计报表的所有数据完全相同, 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作质量,还解放了工作人员,使他们可以在企业财务管理和分析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

(二)信息共享及远程操作

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 软件系统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和企业运营当中所有流程有机地结合, 财务部门再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同时,各业务部门执行内部控制和管理者审批等制度, 使企业全部门全环节都可以共享数据, 大大降低了一些部门因信息无法共享而给经营决策或会计信息造成错误的概率。让企业经营管理流程与各项财务数据信息都能够沿着正常轨迹运行,使企业的运营在阳光下运行,这样也便于企业外部组织机构审计部门及财务人员、企业内部管理层对企业运营管理状况进行了解并复核。其次,企业(总公司或集团)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将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各项业务来往和会计信息进行梳理, 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受理、业务审批,从而提高总公司(集团)的财务管理效率。

(三)促使企业降低行政资源成本

实现会计信息化以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及企业外部工作人员都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企业财务相关数据,这为企业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减少了人力成本,也为外部审核工作减轻了压力,会计工作实现信息化以后,倘若财务人员或管理者因出差、有事无法上班,都能运用互联网在异地实行业务审核,可以让企业保持着正常的生产运营活动。

三、保证会计信息化作用发挥的若干对策

在如今这个大数据的时代, 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企业会计信息化不仅是技术的改变,更是对财务人员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的改变。会计信息化不仅为财务工作者提供了工作上的便利,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更让企业内部在财务方面更透明,更清廉。基于此,为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也为了会计信息化更好的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因此,有了以下的解决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现念

企业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信息化技术为企业发展带来的优势,积极为财务部门提供足够的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的模式,在企业内部进行会计信息化作用的宣传, 进一步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带来的积极作用,使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同时,企业各部门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积极配合财务工作,降低资源消耗,节约成本以此达到实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其次,企业通过创建财务管理机制,建立会计信息化激励机制,加强会计信息化进程考核,敦促员工积极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工作。同时,让全体人员参与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当中, 让企业内部信息沟通顺畅,共同搭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工作、交流平台。

(二)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化培训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而财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保证过硬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应该要加大对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的力度。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内部会计控制等内容知识的培训,再利用绩效考核等形式落实财务会计工作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和运用,确保每个参与培训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吸收和消化知识点,并能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现阶段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此外,财务人员作为信息化进程最大的受益人,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听取专业人员的建设和意见,保证会计信息化可以有效的开展和落实,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很多,但也存在缺陷也很容易被黑客、熟悉互联网操作的有心之人利用。所以,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来说, 企业应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为前提,进而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化稳步运行。一方面,企业在设计会计信息化软件时, 应为各个信息化处理流程设置风险控制点, 为每个财务软件操作者设置唯一的密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务会计工作及软件的安全性。另外,财务数据信息必须定期备份储存,并定期进行更新服务器防火墙,这些工作企业必须指定专人来完成,从而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最后,企业应该构建容灾系统,一旦数据丟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数据的准确性。

(四)开发满足企业发展的财务软件

企业不应该为了追求财务管理软件的多功能性而盲目开发,应该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情况,在此环节中,应依据企业经营规模及生产经营的特点等具体状况来确定软件的制作,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的软件开发成本,又能够使软件具备可操作性。另外,在制作财务软件时,不应只局限于对财务数据的审核,而是加入分析和归纳功能,实现企业从单纯的分析型向更多功能型的转型。除此以外,会计信息化软件应保持系统的及时更新,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

(五)建立预警系统

财务管理部门掌握着企业发展的命脉,财务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此,在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出现隐患能够及时除掉,以此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安全,搭建一个健康、科学的工作平台。企业应时刻关注自己的生产经营状况,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搭建过程中能尽快找到关键点,从而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来防范风险。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与观察能力。

结语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实现企业资金流量的网络计算,对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有很大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每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总之,归根结底现代财务管理模式就是计算机与人工的有机结合,在加强信息系统更新的同时也要重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现阶段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财务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专业发展的新起点,也是现代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保障。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财务管理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