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途径

2019-07-12 02:23邱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精神科护理

邱燕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0例精神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65例,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给予防范性护理),比较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62%(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结论:护理人员、患者及医院是精神科护理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实施防范途径,可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途径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nsafe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30 psychiatri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65 case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study group (65 cases, analyzed the unsafe factors of nursing and given preventive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unsafe incid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unsafe incid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7.6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4.62%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6.9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4.62% (P<0.05). Conclusion: Nurses, patients and hospitals are the common unsafe factors in psychiatric nursing. Implementing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unsafe nursing incident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Psychiatry; Nursing; Unsafe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近年來,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医院护理需求越来越高。精神科是医院特殊科室,有较高护理风险,加上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复杂性,增加了精神科护理工作难度[1]。精神科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分裂性情感障碍、癫痫所致情感障碍、焦虑症等[2-4],与其他科室相比,在护理中更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伴随着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发展,突出对患者的关注及尊重,实现人性化、人道化的护理服务,而在精神科护理中也应充分尊重患者,实现人性化服务。因此,分析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而提出防范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特选取本院13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途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130例精神科患者来源于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纳入标准:1)严重器质性精神障碍者;2)精神分裂症者;3)抑郁症者;4)焦躁症者。研究符合伦理道德,整个研究对患者有益。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者;2)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病变或者严重功能性变化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65例)与研究组(6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0.45±4.34)岁;病程0.3~6.0年,平均病程(3.95±1.23)年。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1.78±4.56)岁;病程0.3~8.0年,平均病程(4.12±1.4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如相应的心理护理,相应的住院环境及每天相应的生命体征监测等。研究组:分析精神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

1.2.1不安全因素1)护理人员:精神科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影响,在沟通交流上有一定障碍。①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对异常缺乏警惕性及预见性,如:忽视有自杀及自残倾向患者的监督,导致患者做出不安全行为。②护理技能不过关,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尤其不能够全面及准确认识不同类型精神疾病,如:患者联合服用奋乃静与艾司哇仑,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并未告知患者或家属,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发生护理纠纷。③护理人员较少,加上护理任务繁重,极易出现疲劳,导致存在潜在的护理隐患。④护理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及法律相关知识,当发生护患纠纷时,不能准确做出相应处理。2)患者:精神科患者与其他科室患者不同,多存在自卑、幻想、妄想等不良情绪,时常发生自伤、逃跑、伤人等行为,加上较重的抵抗心理,较低的配合度,较差的治疗依从性,增加了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3)医院:当精神科患者情绪不稳定,若所处的周围环境不当,也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如:地板湿滑、走廊没有扶手、病房放有剪子与胶带等。此外,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全,信息管理系统不到位,均可能导致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增加医疗矛盾发生率。

1.2.2防范途径1)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及提高法律意识。可定期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士长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三基考核。也可选派科室优秀护理人员到别的科室学习,拓宽护理知识面,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同时加强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各种法律知识,做到依法护理。2)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加强巡视。一方面,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对于部分患者给予重点看护。尽量不让高危险患者到公共场所或者隐蔽场所,加强心理疏导。通过合理解释,稳定患者情绪。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所想,给予心理安慰。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及关爱,消除孤独、焦虑等心理,让患者感觉受到重视。另一方面,精神患者的行为相对较怪异,可能出现自杀、自残及伤人等不安全事件。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尤其夜间的巡视。3)加强医院设施的安全管理。及时修复病房或者病区破损的门、窗等,落锁药及时。检查患者是否私自藏有锁、剪刀等。医护人员在出入病房时,请患者远离门边,以免夹伤患者,或者患者借机逃跑。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评价,经过预调查效度为85%,信度为86%,符合研究要求,将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临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表示,用卡方检验(χ2)。以P<0.05表示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62%,经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6%,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主要以精神病为主,是一组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以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以及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由于精神科患者具有特殊性,对精神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精神科与其他科室相比,更容易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5-6]。因此,实施精神科护理时,应分析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而提出防范措施。通过调查发现:护理人员、患者、医院是精神科护理存在的三大不安全因素,可从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及提高法律意识[7-8];关注患者病情,加强患者巡视;加強医院设施的管理几方面着手,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9]。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精神科护理中实施有效的防范途径,具有较好护理效果,对于患者疾病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临床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天兰.精神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34):43-44.

[2] 刘鑫,陈美玲.精神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策略[J].医药前沿,2017,07(21):34-35.

[3] 王彦婷,刘庆红,徐姣.预见性防范对策在降低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作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362-363.

[4] 李琴,袁辉胜.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08):595-596.

[5] Ong H L,Seow E,Chua B Y,et al.Why is psychiatric nursing not the preferred option for nursing students:A cross-sectional study examining pre-nursing and nursing school factors[J].Nurse Educ Today,2017,05(52):95-102.

[6] Günü N P,Duman Z , nan,et al. Explor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s of Nursing Students Who Choose Psychiatric Nursing as the First and Last Choice[J].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2017,130(1457):1.

[7] 赵静,李冬梅.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309-310.

[8] 徐亚莉,孙国平.精神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2015,(29):185.

[9]陈慧.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2(10):187-189.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精神科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