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19-07-13 11:25侯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8期
关键词:四肢骨折内固定

侯斌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四肢骨折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LCP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接受MIPPO技术联合LCP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3.6±7.1)min、(8.5±1.7)周、(5.9±1.7)个月, 均短于对照组的(97.5±9.7)min、(11.5±3.0)周、(8.4±2.3)个月,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7.8±11.6)ml, 少于对照组的(121.7±16.8)m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 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可减轻四肢骨折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损伤, 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 四肢骨折;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8.030

四肢骨折主要为创伤性骨折, 在临床骨科中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 致伤原因包括撞击、跌坠、挤压等, 可引起机体的强烈疼痛, 并导致患肢畸形的发生[1]。目前手术复位为其主要治疗方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生物固定模式原则得到确定后, 四肢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逐渐向间接复位术进行转变, 其中LCP、MIPPO为生物固定模式的代表术式, 其可使患者骨折部位血液供给、骨膜及软组织损伤得以减轻, 改善疾病预后[2]。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8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 女14例;年龄18~71岁, 平均年龄(42.7±9.5)岁;骨折部位:肱骨近端11例, 股骨远端7例, 肱骨干10例, 胫骨远端12例。观察组男25例, 女15例;年齡21~70岁, 平均年龄(41.8±9.6)岁;骨折部位:肱骨近端10例, 股骨远端8例, 肱骨干9例, 胫骨远端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病情符合 《骨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图谱》 [3]中关于四肢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 且经临床X线检查确诊;②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者。

1. 2. 2 排除标准 ①神经损伤患者;②机体心肺功能明显障碍患者;③机体远端指趾关节感觉运动障碍的患者。

1. 3 方法 手术治疗前, 两组均接受常规牵引, 或应用石膏对骨折进行外固定, 开放性骨折全部行一期闭合伤口。

1. 3. 1 对照组接受LCP内固定治疗, 若骨折位于上肢则接受臂丛麻醉, 若骨折位于下肢则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患者取平卧位, 铺消毒巾, 根据骨折部位采用相应手术入路, 切口确定为骨折断端位置, 适当剥离骨膜, 若骨折为斜形或螺旋形, 则先应用1枚拉力螺钉开展固定, LCP贴附并固定。若为关节周围性骨折, 则先应用解剖型LCP开展内固定;若不具备较好稳定性的患者, 则先采用拉力螺钉开展固定, 然后将锁定螺钉拧入。

1. 3. 2 观察组应用MIPPO联合LCP内固定治疗, 参照骨折具体位置, 为手术体位以及锁定接骨板进行选择, 依靠间接复位技术对骨折畸形进行纠正, 在对骨折端对线对位进行基本修复后, 临床采用克氏针开展固定, 接受C臂机透视, 根据体外测量结果作为依据, 来使肢体短缩、旋转以及成角畸形得到纠正, 复位完成后, 于骨折近端或远端作一切口, 长度2~3 cm, 将深筋膜-骨膜外切开, 通过剥离子在机体骨膜外深筋膜下, 对皮下通道进行分离建立, 在骨膜外对LCP进行插入, 同时对其位置进行调整, 取得满意复位结果后, 首先于远近两端置入1枚螺钉, 然后参照骨折类型以及部位, 在远近端置入2~4枚锁定螺钉, 后开展X线透视, 观察复位情况以及钢板放置位置, 手术完成后对皮肤进行缝合。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肢体功能判定标准:骨折部位具备正常的骨折关节活动度和步态, 不存在疼痛情况以及血管神经损害, 为优;骨折部位存在轻度的血管神经损害, 内外翻畸形角度为2~5°, 具备正常的步态和轻微疼痛, 为良;骨折部位存在重度血管神经损害, 内外翻畸形角度为6~10°, 具备明显疼痛, 出现轻度跛行, 为可;存在重度血管神经损害, 且明显跛行, 为差[4]。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3.6±7.1)min、(8.5±1.7)周、(5.9±1.7)个月, 均短于对照组的(97.5±9.7)min、(11.5±3.0)周、(8.4±2.3)个月,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7.8±11.6)ml, 少于对照组的(121.7±16.8)m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优22例、良8例、可6例、差4例, 优良率为75.00%;观察组优2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 优良率为92.50%。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 P=0.034<0.05)。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血肿4例, 尿路感染5例, 骨愈合延迟1例, 钢板松动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观察组发生血肿2例, 尿路感染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 P=0.045<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MIPPO联合LCP内固定可使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缩短, 并加快骨折愈合进度, 减少术中出血量, 改善骨折预后, 同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 LCP为生物固定模式应用的新型内固定物, 其具备锁定螺钉孔, 可和鋼板进行配合, 由此使LCP内固定取得成角稳定性, 融合锁定螺钉以及接骨板, 可使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正常生物学过程得到保护, 从而使骨折部位的血液供给得到保障。除此之外, 解剖塑形LCP钢板和骨面具备更高的贴合度, 可将其应用到MIPPO技术中。但单独应用LCP进行治疗时, 仍旧需要将骨膜切开, 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手术损伤, 可能影响到机体骨折愈合。而MIPPO的应用则可避免骨折直接暴露, 从而使断端以及周围组织血液供给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使内固定得到维持。借助C臂机对骨折部位开展间接复位, 有效置入接骨板, 同时采用螺钉对接骨板进行固定, 可使固位部位的稳定得到有效维护, 这也与骨组织修复的生物学原则相符[5]。

综上所述, 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可减轻四肢骨折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损伤, 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改善疾病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愿, 李辉. 微创Liss钢板Mippo技术用于四肢骨折的近远期疗效.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32):12-13.

[2] 林景川. 四肢骨折治疗中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中外医疗, 2018, 37(25):79-81.

[3] 陈帆.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对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治疗价值研究.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5(24):121-122.

[4] 丁建平, 李石玲. 骨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图谱.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

[5] 刘俊.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43例报告. 当代医学, 2012, 18(16):102-103.

[收稿日期:2018-12-26]

猜你喜欢
四肢骨折内固定
民间疗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初探
三踝骨折复位内固定顺序的选择比较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操作过程中导致医源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