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CRP、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2019-07-15 10:55王春娟雷刚平刘俊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3期
关键词:细菌性预测值灵敏度

王春娟,雷刚平,刘俊娜,王 瑾

(1.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检验科,陕西西安 710100;2.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陕西渭南 714000)

细菌性血流感染是由病原菌侵入人体后大量生长繁殖并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产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疾病[1]。血液培养是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临床也发现血液培养存在检测时间长、阳性率偏低等缺点,不能较快做出判断,影响后续治疗,不利于预后[2]。在细菌感染发生初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均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升高,临床监测中往往仅需要几小时就能够获得结果,然而上述单项指标检测往往存在灵敏度、特异度均不足等缺点[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25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液培养结果对阳性、阴性患者的血清PCT、CRP及IL-6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炎症指标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进行治疗的225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液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n=95)和阴性组(n=130)。阳性组男53例,女42例,患者年龄5~84岁,平均(48.27±8.51)岁;阴性组男89例,女41例,年龄3~83岁,平均(50.84±8.6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血液培养方法:于清晨抽取所有患者空腹8 h以上静脉血液约8 mL(成人)或5 mL(儿童),并于24 h内在3个不同部位静脉各采集一次标本,共采集675个培养瓶,将经过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LABSTAR50型,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养阳性的标本转种于血平板上,培养12~20 h,而后取单个菌落配置成0.5麦氏的菌悬液,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进行鉴定,培养5 d后无阳性报警则认定为阴性。根据血液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

测量血清内PCT、CRP和IL-6水平:于清晨取5 mL患者空腹静脉血液静置,凝固后放入离心分离机内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置于-20 ℃中保存,备用。采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美国贝克曼库尔特IMMAGE800),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灵敏度为0.1 mg/mL,CRP>5.0 mg/L时判定为阳性;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仪(济南久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检测范围为0.1~200.0 pg/mL,PCT>0.5 pg/mL时判定为阳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8500)检测血清IL-6水平,检测范围为0.8~200.0 ng/mL,IL-6>4.0 ng/mL时判定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血清内PCT、CRP和IL-6水平。以血液培养阳性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各项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5]。分析比较PCT、CRP和IL-6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2 结 果

2.1血培养结果 在225例患者的血液培养结果中,共有95例患者的血液培养结果呈阳性,分离出致病菌103株,其中以革兰阳性球菌居多(61株,59.22%),检出率较高的菌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29.13%)、大肠埃希菌(21株,20.39%)、溶血葡萄球菌(19株,18.45%)。

2.2两组血清内PCT、CRP和IL-6水平比较 阳性组患者血清内PCT、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内PCT、CRP和IL-6水平比较

2.3PCT、CRP和IL-6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 CRP单独检测细菌性血流感染灵敏度最高,为90.16%;IL-6单独检测特异度最高,为82.59%,且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和PCT;PCT、CRP和IL-6联合检测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3项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PCT、CRP和IL-6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注:与PCT、CRP、IL-6单项检测比较,aP<0.05

3 讨 论

细菌性血流感染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在发病初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血液培养作为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检测时间较长、准确率偏低等缺点,往往对后续诊治造成影响[5-6]。有研究表明,血培养次数和采血量对检出阳性率影响较大[7],当采血量达到标准体积,即7~10 mL时,血培养阳性率显著增加,24 h内进行3~4次培养,能够有效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的概率,其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可达99%。

PCT作为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体,其在健康人体血液中的水平极低。当机体受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时,血浆PCT会在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在3~4 h后可被检出[8],且由于其稳定性较强,加之在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中具有很高特异度,常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9]。本次血培养结果呈阳性患者的血清内PCT水平显著高于阴性者,证实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体内PCT水平较高;同时,PCT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31%、79.28%,进一步证实PCT可作为内科感染性疾病常用的鉴别诊断指标,但存在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稍低的缺点。

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当机体组织损伤或病原菌、病毒等物质入侵时,血清中CRP水平急剧上升,细菌性血流感染发生数小时后就会出现明显升高,之后几小时内即可被检出为阳性,且患者感染病毒后其水平并不升高[10]。本次血培养结果呈阳性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阴性者,提示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体内存在炎性反应。虽然CRP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灵敏度较高,为90.16%,但难以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别诊断,特异度较低,只有23.75%。因此,CRP可作为血流感染患者早期诊断预判之一,但临床确诊和指导用药仍需做其他检查。

IL-6作为活化后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也是参与机体炎性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其水平往往标志着细胞因子级联反应是否被激活[11]。在机体发生感染数小时后,可见其IL-6水平迅速升高,几小时后即可被检出为阳性[12]。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培养结果呈阳性的患者,其体内的IL-6水平显著增高,且远远高于结果呈阴性者,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和PCT。尽管IL-6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RP单项检测,但阳性预测值仍不太理想。

PCT、CRP和IL-6均属于非特异性感染指标,单独检测细菌性血流感染时均存在一定缺点,不足以辅助确诊。本研究发现,采用PCT、CRP和IL-6联合检测细菌性血流感染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达95.27%和91.34%,阴性预测值甚至达到100.00%,阳性预测值也显著高于3项指标单独检测。其原因可能是PCT在感染约4 h后开始释放,到8~24 h后才进入稳定期,若细菌感染处于初期,其检测价值有限,而IL-6在细菌感染2 h即可达到峰值,可以弥补PCT的缺点,对感染初期具有较高提示价值[13],加之CRP对诊断细菌感染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对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具有较高提示性,3个指标可以实现互补,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准确性[14]。且3项指标均可在1 d内得出检测报告,其诊断时间明显短于血液培养,有利于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用药治疗。

4 结 论

PCT、CRP和IL-6联合检测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以便及时、有效地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指导。

猜你喜欢
细菌性预测值灵敏度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