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2019-07-15 03:33李鸿鸽
神州·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少数民族贵州

李鸿鸽

摘要:贵州省境内民族较多,总数为49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导致贵州省形成了特有的人文风貌。少数民族数量和种类较多,这为贵州省各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好发展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主要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措施,希望能为大家更好地了解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由于受独特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環境影响,民族种系的特点越来越突出,也是在此不断积淀下,逐渐形成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贵州聚集了诸多少数民族,全省的少数民族数量一共有五十三个,其中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呈现出的特点不一样,但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中,又有很多类似的特点相互融合,导致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形象具有融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一、提高少数民族大众的民族使命感和自豪感

当前,盲目的自卑心理,受眼前经济因素的影响,觉得“发达的就是最好的”,这是少数民族大众普遍存在的文化认知问题,对本民族文化的评判态度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因为过于否定,进而变成民族自卑心态是十分不正确的文化态度。少数民族大众不能将其历史悠久的特色文化是他们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所在切实认识到。导致民族文化回暖,使民族大众认识到民族文化优势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和形成其自身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如,在侗族地区,族人外出打工回到家中必定会让家人把本民族的服装送到村口,将民族服装换上后才能进入村庄,这便体现了一种民族认同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脉,借助输入外来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民族文化转型灵感激发出来,但一味向外来文化妥协并非长久之计,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形成较强的民族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科学传承优化资源配置

我们一定要科学传承贵州文化,对其有价值、有助于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面积极进行传承,对各项资源配置展开合理优化[1]。传承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途径,立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中心。在对软环境建设引起重视的基础上,我们也要积极对硬件环境予以建设。结合开发利用民族文化和旅游业,将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充分挖掘出来并提高,结合教育培训,开设各种专业培训班,培养诸多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把文化单位、新闻媒体、民间艺术研究会、专业协会、文联在人才培养上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对民俗文化系列丛书进行编纂,把县级民俗文化保护网站构建起来;对保护知识进行普及,培养保护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实现社会共享。

三、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安如优秀民族文化教育

传承、传播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如舞蹈、音乐、首饰服饰纯手工打造技艺、编织技艺、生产生活工具制造、传统工艺技术、民歌、口碑文化等,均借助在生产生活中以及言传身自然掌握到。只有很少一些,如彝文、水书等可以借助教师传授等文化传承教育方式展开[2]。但是通常都只传授一部分内容,具有师徒性质,并未将科学化、社会化、规模化传授教育体系形成。只要这一传授链条断裂,文化就不会进行延续。如苗族、布依族、水族的诸多村落,从解放后,在汉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下,老一辈人去世后,年轻人甚至不会说本族的语言,就别提传承民族文化艺术了。所以,应创造条件,有意识的在小学、中学以及大学体系中纳入民族曲艺、舞蹈、音乐、诗歌、民歌和文字等;在旅游资源中纳入剪纸、印染工艺、织布、挑花刺绣和服饰首饰、酿酒工艺、乐器制作、手工艺品等,创设作坊展开规模加工和不断再创造,以弘扬、传承和延续民族文化技艺。

四、充分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大众传媒极大影响着人们的人生体验和生活观念等,而这种影响随着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显著[3]。大众传媒不仅冲击着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在传播的时候也借助多样化形式的信息把前人创造的文化向后人传递,可以有效延续文化,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机会。大众传媒尤其是广播电视可以借助各种节目和信息将少数民族的民族辨识和民族文化的修复加强,进而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大众传媒可以借助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在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上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显出来。在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的过程,应将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打造贵州指向文化旅游品牌。

五、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对少数民族干部以及民族文化专业人才进行大力培养,首先可以积极把专业人才引进,加强工作力量,将一支具有实干精神、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构建起来;其次可以把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竭尽全力对文化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艺术,将民族之魂发扬光大。除此之外,要把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工作力度加大,对文化传承人目录体系进行构建,就传承人,把具体的保护措施制定出来,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继承人,让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一直流传下去。

结语:

贵州“民族之都”形象传播力度不够,在研究饮食、舞蹈、音乐和服饰方面较为集中,且方式较为单一,深入或有效传播的内容较少,进而导致我们制作的大部分优秀艺术作品被错误的认为是其他省份的,不正确的认知严重阻碍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形象的传播需要业界和学界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利用先进和多样化的手段,利用各种途径展开精确传播,同时将品牌的辨识度增强,以增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形象的优势,使贵州的民族文化特色得到广泛传播,更好的传播贵重新形象。

参考文献:

[1]杨冯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分析[J].唐山文学,2017:74.

[2]陈静.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以贵州省独山县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7 (26).

[3]马言.新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多维向度[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 (04):138-142.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少数民族贵州
贵州,有多美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