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藏域秘境

2019-07-15 04:11梦竹
旅游纵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石堆文成公主玛尼

梦竹

玉树,全称玉树藏族自治州,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遗址”,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地区,是青海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中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主体民族比例最高、生态位置最重要的一个自治州。

文成公主 爱在西藏

翻阅玉树的历史得知,从古代的西羌之地到魏晋南北朝时的苏毗王国,从隋的“女国”到唐、宋的吐蕃属地,再到明清由中央直接管辖,玉树的文化发展既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从唐蕃古道走来的玉树,让我们依稀看见了入藏的文成公主留在玉树那段时日的青春芳华,看到勒巴沟里拜佛冥思的文成公主,是怎样用个人的幸福换来汉藏百姓的安居乐业,又是怎样站在高高的宫墙上思念远方的故土……

文成公主的嫁妆十分丰厚,陪嫁有十二岁释迦佛等身像;识别善恶的日月宝镜,各类珍宝及金玉饰物;金玉书橱,360卷佛教经典, 300种卜筮经典,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种治病药方,4种医学论著,5种诊断法,6种医疗器械,此外还带去了大量农作物的种子。这些资金与物资为促进吐蕃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博学多才的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使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得到大唐的滋养。难怪晚唐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叹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也成为传诵千古的佳话,而汉文化对吐蕃的影响也绵延至今,从勒巴沟的摩崖石刻,到文成公主庙,都可以发现文成公主的痕迹。

格萨尔王 魂在玉树

玉树州首府为结古镇,“结古”藏语是“货物集散地”,唐蕃古道也以此而成。青海省的果洛地区是格萨尔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结古镇的格萨尔广场,是当地人的精神家园。广场中心是英姿飒爽的格萨尔王黄铜雕像,高21米,想要全方位观察,必须仰视。这座雕像朝披霞光,夕染暮色,背靠着周遭起伏的山体,有天人一体之感。

看到格萨尔雕像,就不得不提到这个终生都在与邪恶势力抗争的英雄——格萨尔王。相传格萨尔王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从生于异境,少年漂泊,到赛马称王……格萨尔的一生被赋予了传奇与神秘,格萨尔磨刀石、格萨尔马蹄印、珠姆马圈印迹等在人们心中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经过一千多年的积淀,格萨尔已经不再单纯局限于莲花生大师的化身,格萨尔被视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现象,是当地人传诵至今的史诗。

白天的萨格尔广场,人来人往,附近就是一家大型商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经常有人会抬起头来,仰视着这位史诗级的英雄,而格萨尔也手持武器,身向苍穹,护佑着足下的一方水土。

嘉那玛尼 石在玉树

嘉那玛尼石经城,俗称嘉那玛尼。位于离结古镇3公里处的新寨村,海拔3600多米。嘉那玛尼石经城于公元1700多年前,由藏传佛教高僧嘉那道丁桑秋帕永(又名嘉那活佛)创建。现玛尼石堆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2.5米,有20多亿块玛尼石、一座大转经堂、一座佛堂、10个大转经筒、300多个小转经筒、十几座佛塔。

石经城的佛堂内还供奉着第一世嘉那活佛塑像和自显玛尼石块。嘉那玛尼文化渊源于道丹松曲帕旺创建的嘉那玛尼石,该玛尼石又称新寨玛尼石堆,迄今有300余年历史。历经几代信教群众的辛勤劳作和不懈努力,玛尼石的规模和数量得到空前发展,被誉为“与圣地拉萨媲美”的佛教圣地,成为信教群众以及文化学者翘首向往的地方。

2010年“4.14”地震时,嘉那玛尼石的部分佛殿、佛塔、石墙以及其他相关建筑设施曾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坍塌,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列入玉树灾后重建十大建筑之首,如今的嘉那玛尼石堆及嘉那玛尼文化作为玉树地区最具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民族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来客。可能连道丹自己都想不到,当初不经意间创建的小小玛尼石堆,在300余年的时间里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最终成为蜚声世界的藏传佛教玛尼石堆和文化遗产,而道丹本人也因此成为玉树地区最具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

猜你喜欢
石堆文成公主玛尼
小海盗玛尼卡
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吗
新时代“文成公主”
——西北民族大学于洪志教授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石堆上的乐趣
海洋工程OFFSHORE ENGINEERING
玛尼石
我和梅加一见钟情
某矿山废石堆边坡稳定性分析
松赞干布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