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的角度看“少即是多”理论发展

2019-07-15 01:29郑勇涛
设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发展

郑勇涛

关键词:阐释学 少即是多 发展

引言

米兰.昆德拉有个后记写了一个故事,“一个人问另一个人往哪里走,另一个人说‘往前走”。但对人来说,往哪里走都是往前走。如果人类不知道过去,不知道历史,也就不知道哪里才是“前”。

笔者对设计学的学生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274份,有效问卷为91%,调查显示,85%的学生不注重设计史,且不明白设计史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查群老师,在2017年受邀来到广东工业大学授课时提到,“如果你都不知道你自己从哪里来,又怎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在此尝试通过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在不同视野下的影响来阐明设计师学习设计史的重要性。

一、海德格尔与阐释学

海德格尔将阐释学从认识论提升到本体论,认为人类理解任何事物,都是带着现有的意识主动参与,这种意识中“先结构的理解和解释总是带着解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成分,所以不可避免地形成阐释的循环”。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论,人对一个事物的理解不仅受自身历史环境的影响,还受到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从而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将会有所不同。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正是通过这种对前人理论文化知识的理解后再往后传播,即使理解的是第一手的信息资料,也不可能和理论知识提出者理解的一模一样。也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所说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并不是摆脱这循环,而是以正确的方式参与这循环”。顾以正确的方式参与到文化知识的循环中去时,将会丰富前人的知识理论,推动理论发展,深化现有理论。

二、现代设计视野下的“少即是多”

(一)“少即是多”之源来

“少即是多”是密斯.凡德罗在1928年提出的,并采用到建筑设计中的,充分表达出当时密斯.凡德罗的极简主义建筑思想。对密斯·凡德罗来说,一些信念都起源于两个假设的相互作用:A.建筑是因人而建的,而最终它也将成为对人特质的表达;B.建筑在物理上的实现是通过运用清晰的结构完成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少即是多”的理解是,“所有不必要的装饰元素都应该去掉”,拒绝无谓装饰,而注重有效的结构;少点无谓的堆砌,多些细节的思考。密斯.凡德罗曾就说过“神就在细节之中”。这也体现现代主义简洁至上的原则和对无谓装饰的否定,在设计风格和设计思维转变中具有革命性意义。

(二)“少即是多”对战后重建的贡献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少”指对成本的投入,即需要减少无谓的装饰,“多”是指高效的产出。而在这一时期,“少即是多”理论所产生的影响可从美国作家汤姆.霍尔夫的一句话中看出,“密斯·凡德罗的一句‘少即是多改变了世界三分之二的城市天际线”。战后世界需要重建,在物质资源匮乏的那个时代,不可能按照之前新古典主义或者洛可可等旧形式耗费巨资来进行重建,而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理论正好能够服务于当时的社会需求,此时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从人和社会最本质的需求出发,开始以人和社会为导向,而不是以风格审美为导向;其理论虽然让设计失去了多样性,但对在二战后世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可持续设计视野下的“少即是多”

“自设计诞生,人们认为它是批量产品赋予形式的一种艺术之时,它就已经是深深地扎根于消费文化之中了。”在可持续问题被人们所意识到之前,设计都被看作是专门跟供市场销售的产品制造有关的行当,直到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中写道:“今天,工业设计已经为批量生产的原则赋予了一种杀伤力。罪恶的不安全车辆被设计出来,每年都要杀害全世界将近一百万的人口;诸多全新的永久性垃圾被设计出来,风景被破坏得体无完肤;他们选择污染空气的材料和制造程序,设计师已经成为一群危险的生产者。”帕帕奈克的抨击引起了全世界很多设计师和学生的共鸣,从而开启了为可持续设计的道路。1987年,UN环境组织对可持续发展做了定义,“……在不以消耗后代所需要的资源的前提下满足当代所需的发展。”

虽然可持续设计的发展受到了很多阻碍,但其还是在不断向前发展,这时,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的理论再一次被提出来,并在赋予其新的内涵后作为可持续设计的有力支持。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更新1.从消费到照料:设计将为产品增加科技和文化效能,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这些产品将会是需要照料的,并且使用者能与之建立一种情感上的关系,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达到消耗更少的当代资源,为后代留下更多的可利用资源;2.从产品到服务:超越占有的观念和个人产品消费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于消费产品与服务的非破坏性、非个人性的利用观,即用社会公共资源代替个人独有资源,减少个人占有的资源,从而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

此时对“少即是多”理论的理解已经不同于国际主义时期的理解,不再是以风格或者战后世界的建设作指导;而是通过对其进一步深化,赋予了其新的内涵,这個深化的过程可以用“Nonaka和Takeuchi提出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联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和Tomihussi在SECI模型上提出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将得到提升。”来作进一步解释。国际主义时期的“少即是多”理论好比隐性知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特定群体也就是设计师中已经属于一种社会化的存在(socialization);当发展到20世纪末,由于环境恶化和社会有识之士的觉醒,将这种已经社会化的隐性知识在自我理解后再次外部化(externalization),变成可转译的形式,按照海德格尔的阐释学理论,此时的“少即是多”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此时当这种新的“少即是多”的理论往更大范围传播时,其将被记录为可见的文字、书籍等显性的知识(combination);最后当社会对此新的理论有一个统一认识后,其又成为一种隐性的,约定俗成的隐性知识存在与于社会群体中(internalization)。此时也就完成了一次海德格尔提到的参与式的更新和循环,而此次循环也为下—次更新和循环做准备,如图1。

四、服务设计视野下的“少即是多”

服务设计作为当下设计界十分热门的一个话题,其复杂性和需要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庞杂的;《服务设计微日记2》的作者茶山提到很多读者给他来信,让他多分享服务设计的方法和工具,但其却很少分享服务设计的工具和方法,因为茶山认为,服务设计最重要的是逻辑,而非方法和工具,其认为方法和工具是多变的,不变的是逻辑,只有从逻辑出发去看方法和工具,才能看得清楚和明白,反之则会迷失在众多工具和方法中。这和“少即是多”具有高度的吻合性。做服务设计,纵使学习了所有工具和方法,但不能看清背后的规律性和逻辑,最终将深陷其中而无法灵活运用,因为在一个项目中,一个工具和方法是不够的,往往是多个工具和方法一起使用。而掌握规律和逻辑,以少应多,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做服务设计时跳出固有的工具和方法去灵活运用它们。

诺曼在《与复杂性共存》中提到:一个产品或者一个系统的看起来或者使用起来很简单,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复杂性,包括设计过程、制作工艺、材料、科技等。如笔记本电脑,与用户有直接交互的只有屏幕、键盘和外壳;但拆开外壳,看到其内部时,被隐藏的复杂的电子元件、错综复杂在电路板上的电路、硬盘、内存条、CUP等将显现出来;如果再深入其中一个部件,将会涉及更多的复杂的部件、知识和原理——这也就是诺曼所说的复杂性。服务设计师要处理的设计问题与之前单单对一件产品的造型设计已经有了巨大的区别,当今的服务设计师不仅要瞳得基本的设计知识,还需要了解人类工程学、控制论、市场营销、管理学、计算机语言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服务设计师是一个多学科背景的综合体,不仅要解决产品的内循环,还要解决产品的外循环,如图2。而产品的内循环指的是“产品的属性”,而产品的外循环指的是产品或服务的“系统属性”;也就是说一个服务设计师,所面对的复杂性已不单单存在于产品,还包括涵盖了产品的系统;设计解决的不再是一个外观和功能问题,而是一个“调和的问题”——“设计艺术是一门调和的艺术。在设计的三个主要的方面——功能、市场营销以及制造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复杂因素。这些因素时常处于对抗状态,有时甚至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但它们在最终的成品中得到調和。”

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理论再在之前的理论基础上经过新一轮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后,对当下服务设计的指导意义在于它概括了所有设计所要处理的复杂问题的本质原因——“调和问题”,即一件产品或者一个系统,设计师不仅要以市场和商业为导向,还要以人为本,考虑用户在这个系统中的到不同层次的体验,并将用户对产品和系统的学习成本和负担减到最少,且保证产品或者系统不是粗制滥造的;设计师要认识到它们是涵盖着隐藏的复杂性,而这些复杂的问题就需要设计师去“调和”。“少即是多”理论也阐明了设计师的责任——设计师承担了产品设计中最繁重复杂的问题,而为用户呈现最简便、最愉悦的使用体验。

结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一理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阐释,在不同的视野下有不同的指导意义,从上述分析得出作为设计师有学习设计史,了解设计理论的必要性,了解理论来源和脉络,从而更好把握设计。如李砚祖老师在《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里提到的,“对于一个设计作品的了解,是“知其然”,对于这个作品背后设计思想和理论的了解和把握,是“知所以然”。所以只有知其所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它、把握它,将其灵活运用在各个领域,不断发挥、发掘其力量。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