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与文化馆发展

2019-07-15 03:37叶怡瑶
都市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馆发展方向意义

叶怡瑶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6年3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并正式实施,该保障法正式确立了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遵循。保障法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序列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馆发展真正有了法律标准与实践总则,对于推动文化馆事业在“十三五”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保障法》施行之际,本文结合我国文化馆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保障法》对文化馆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文化馆 发展方向 意义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公共文化领域的法治化建设进程加快推进的重要举措。公共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好《保障法》精神,对于实践好公共文化馆在构建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承担的职责、履行的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文化馆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入解读《保障法》条文,探讨《保障法》对文化馆发展的意义。

一、促文化馆发展明确发展遵循与方向

《保障法》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五项基本准则,即正确引导、政府主导、共建共享、社会参与及改革创新。五项基本准则不仅明确了文化馆发展的基本遵循,也指明了文化馆发展的基本方向。政府主导赋予文化馆新的发展遵循。《保障法》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文化导向,文化发挥引领风尚、培养民族精神的功能与作用。这是《保障法》在总结既往公共文化服务经验对文化馆发展提出的首要要求,要求文化馆服务改变单纯说教宣传,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基础上弘扬正能量。《保障法》强调政府主导,要求省市各级政府以“一定标准”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这不仅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准化促进均等”的思想,也赋予了文化馆发展的基本要求,即不分职业、贵贱、民族的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

赋予文化馆新的发展方向。《保障法》倡导“共建共享、社会参与、改革创新”公共文化发展原则,这是我国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高度共识的公共文化建设经验与原则,为文化馆发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如“共建共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降低文化馆建设成本的原则,而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服务全面到位的新理念。再如“社会参与”体现了对公共文化建设规律的新认知,以“发展动力”的高度阐述了文化馆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各方面共同参与建设的特征。“改革创新”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馆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

二、促文化馆以社会化为动力均衡发展

发展文化馆的终极目标就是让社会民众能享受到均等化的文化服务,通俗讲就是让文化阳光普照每一位公民[1]。然而当前我国公共文化馆建设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如城乡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等。《保障法》明确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问题,并构建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

《保障法》促文化馆发展的底线标准。在《保障法》中从具体服务项目、文化设施建设和工作人员配备等方面指出了现阶段公共文化馆发展的“底线标准”。具体服务项目方面规定:各级公共文化馆(室)必须免费开放,坚持图书、报刊、电子书刊等的免费查询、借阅服务。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县以上政府必须参照最低建设标准在辖区内规划建设公共文化馆,并配备流动服务车;要配备无障碍设施。在工作人员方面:县级以上文化馆工作人员必须提高业务水平,年均参加脱产培训不少于15天。

《保障法》促文化馆发展的有益实践。按照《保障法》文化馆建设未来拓展和深化要求,我国省市县各级部门在各级区域总分馆制架构基础上,不断加强了农家书屋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部分地区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馆服务资源的整合与互通。以《保障法》作为指导标准的城乡公共文化馆建设,已经成为了促进文化馆以社会化为动力均衡发展的有益实践。

三、促文化馆与公众对接提升服务效能

随着当前我国文化设施的改善,文化馆服务效能就成为文化馆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保障法》在部署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加强文化设施与公众对接。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资源整合,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据资料统计,当前全国县级工青妇科教系统的文化宫或文化馆总是在6700所以上,推动这些设施承工青妇科教系统的文化宫或文化馆与公众对接,无疑是提升文化馆与公众对接提升服务效能的有效捷径。

广泛开展全民文化活动。按《保障法》要求文化馆必须推动全民文化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从而与公众对接提升服务效能。据统计《保障法》实施1年以来,文化馆阅读推广活动民众参与率从总人口的3. 3%提升到了10.2%[4]。

创新的思维推动服务效能。当前我国文化馆事业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总体而言,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服务效能已经到达国际先进水平,但大部分地区文化馆事业服务效能仍然较低,这就需要文化馆以发展眼光看待问题,以创新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方法推动服务效能。《保障法》实施以来,部分地区文化馆已经就此作出了探索实践,如苏州市文化馆推行“跨越式提升服务效能三年行动计划”,以提升如文化馆城乡覆盖率、提升持证读者比例、提升日均到馆读者数、提升新增图书外借率、提升文化活动公众参与率等10各核心指标为目的,实现了10各核心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目标[6]。

四、促文化馆发展与数字技术充分融合

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当代科学技术深度融合,《保障法》明确指出,要将科技创新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促进公共文化体系发展与文化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在公共文化书馆发展领域,促文化馆发展与数字技术充分融合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加强数字服务平台建设。要进一步推进“综合性”、“服务性”、“一站式”的数字服务平台建设,要将公共文化馆数字平台与其余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对接,提升文化内容的综合性,要将公共文化馆数字服务与其余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对接,提升文化服务的服务性,要突破资源共建共享技术,实现“一站式”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要提升数字资源供给能力,打通文化馆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文化馆服务的覆盖率问题。

深化数字体验文化建设。文化馆数字平台建设不仅仅是文化资源与文化服务的网络供给,还包括数字化、智能化体育文化空间的建设。当前公共图书馆在数字体验方面已经走在千里,如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电子阅读设备等技术的应用等,文化馆作为与公共图书馆相似性质的文化产业,理应进一步深化深化数字体验文化建设,从而促进文化馆发展与数字技术充分融合,实现数字资源和服务的体验文化最大化得在基层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5-01-14).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4/content_2804250.htm

[2] 姚雪清.江苏试点农家书屋纳入县级图书馆[N].人民日报,2015-04-02(12).

[3] 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资源的融合共建[G]//嘉兴市城鄉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集成.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6.

[4] 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6)[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77.

[5] 张贺.内蒙古图书馆推彩云服务: 你看书,我买单[N].人民日报,2016-02-05(19).

[6] 王学思.苏州图书馆:“10个100%”跨越式提升服务效能[N].中国文化报,2016-04-01(8).

猜你喜欢
文化馆发展方向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