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音乐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2019-07-15 03:32袁素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以人为本新课改

袁素梅

【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课堂中学习。本文基于新课改的理念浅析小学音乐课堂应该是返朴归真、简单实效。以人为本的。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课堂;平实归真;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22-01

在音乐教学中,我总觉得音乐让人们具有一颗天真无邪的心,沐浴在纯净透明的阳光里,让人们走进一片更为开阔的人生境界;音乐也让人们在优美高尚的情操里,对人生和生命的含义,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小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和飞扬起来,

但是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很容易走入为了上课而上课的误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随着各类公开课、评比课、录像课、教研课等等的导向,现在音乐课堂看起来越来越“丰富”了,课堂越来越“鲜活”了,互动越来越多了,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强”了……真是看得“乱花渐欲迷人眼”。有些老师则开始积极模仿、学习,热情高涨;有些老师则沉默不语……,那么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一、课不单是看的,更是学的

在一些比赛课、录像课、评比课、公开课等课堂上,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一提问题,学生就立刻全部举手。老师布置的分组活动,1分钟的准备时间,学生都没有离开过座位,站出来都能表演的像模像样。歌曲老师还没教,学生已经能跟随录音完整唱下来。课堂上不仅学具很丰富,各种道具都有,甚至专业演出服装已经备好。课堂上学生能为歌曲编写二部合唱,全班也能现场演唱出来……这些是夸张一点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可能没有这么夸张,但其中之“奥妙”我想也是人尽皆知的。我在想,老师提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而非个例)如果学生都知道了,那是不是老师提的问题是否太浅显?这样的提问价值在哪儿?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多少人?那些复杂的道具是否在大多的课堂都能用的上?哪些是一次性的材料?那样生动活泼的课堂老师一天能上几节?……大家去想想吧,我也不用多说。

课是好看的,但更是给学生学的。凡是耐看的课,学生的思维和课堂都很活跃,学生的热情、师生的互动都很好。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做到简单、朴实而有效,不要注重表面的热闹。如果只是一味地做秀,那我觉得不要也罢。

二、教学模式和流程是自由和变化的,不能一味求全

《音乐学科教育学》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将音乐教学模式分为情感模式、行为模式、认知模式三类。

(1)情感模式是以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参与.体验模式,情景——陶冶模式等。

(2)行为模式是以培养动作和心智的技能为目的一直教学模式,例如:示范——模仿模式,行为——辅助模式等。

(3)认知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探索——发现教学模式等等。

音乐教学在传统课堂上通过“听→学→唱→律动→器乐→创作→整體表演→评价”似乎都成了一个常用的教学套路。是否每节课都要这么多的环节呢?这样一节课能否完成呢?倒是我经常看到老师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不停地“赶工”,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能是乱唱、乱动、乱敲、乱写、乱说(经过精心排练过的课除外)……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在参与、体验模式,情景、陶冶中感知音乐,陶冶情操,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如果不是一种发自学生内心的、又不能很好表现音乐的、又不能辅助学生掌握知识的、纯粹是为了形式好看一点的,可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看过一节音乐课,他可以为了学生理解的需要一会儿站在椅子上,一会儿躺在地上,一会儿跪在桌子上,一会儿手舞足蹈。他在实例讲解中双手托住下巴,眨着眼睛用非常童真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对音乐美的追求深入、细致,再一次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位幽默风趣、富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的专家的风采。刘老师用发自自己内心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来带动学生音乐律动,而不是乱唱、乱动、乱敲。我觉得每节课作为老师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学生能力定一个目标,只要目标适你的学生,能完成你的教学目标就行,那些教学模式和流程要根据这些目标和内容来变式,我们一直提倡的听、唱、奏、动、视、忆、写、创是指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而非要在每个课上都要将些手段用完。

三、玩音乐中激发兴趣,用音乐玩中提升能力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提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如何用兴趣激活音乐能力?我觉得不是。孩子的天性是玩,玩中学,学中玩是很多老师所渴望的。怎么做?我提出几个字供大家参考:玩音乐,用音乐玩。

我觉得课堂的活动应该围绕音乐进行,多设计一些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来玩,玩的是音乐。例如:

《丰收之歌》

为其配上《小星星》的旋律,形成一个自然的二声部。

这样的二声部练习,只要学生学会了原来的两首歌曲,我想不用5分钟学生都能学会。关键在于这两个声部谁更重要呢?这时候就看老师和学生的合作调配了,你突出上方的旋律就是《丰收之歌》,你突出下面的旋律就是《小星星》,让学生注意通过力度、速度、连贯与断唱等方法来调配,从而表现不同的音乐意境,这里其实有很多种玩法,但玩的都是音乐。至于它的意义就不用我再说了吧?这样的练习三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进行了。如果平时的课堂上多些这样的“游戏”,这也有玩的价值。我们在排练合唱时还会感叹学生的合唱能力不行吗?

再举一例《勇敢的鄂伦春》(旋律见3年级上册第7课):

为其配上一个表现马蹄声的固定音型的二声部:

如果学生演唱有困难改为:

一部分学生唱旋律,一部分学生唱二声部,这样既可以增加歌曲意境(还可以增加双响筒或木鱼的打击乐器),又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准与合唱能力。教学中合唱、合奏能力的训练是班级教学培养学生乐感最好的方法之一。

鉴于音高的掌握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举的几个例子都是有关旋律的。其实,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可以引进合唱,只是具体做法我还在探索中,也希望有老师愿意为我提供一些协助,因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关于节奏的学习方法,现在已经有很多老师非常有经验了,奥尔夫的教学法也是很好的借鉴,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在音乐课堂教学教学中,我想这就是新课改下的音乐课堂吧,也许你不能把每节课都上得很精彩,但是你一定要让课堂对学生有用,并通过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在实践中多学习,多观察,用心设计,让小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和飞扬起来。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以人为本新课改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