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枪谈(10):国外名枪印象之MP40冲锋枪

2019-07-16 04:15晓枪老王
兵器知识 2019年7期
关键词:冲锋枪机匣枪械

晓枪老王

MP40诞在在冲锋枪的黄金时代,但紧接着,属于冲锋枪的时代转眼间就如烟飘散了。

一般而言,枪械可以大致分为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四个大类。其中,步枪无疑是“老大哥”,而冲锋枪则是最“式微”的一种。冲锋枪的“人才凋敝”并不是因为它太过于古老而逐渐被历史淘汰,相反,冲锋枪才是这四大枪种中最年轻的一种。MP40是一款优秀的冲锋枪,但不幸的是,它恰好诞生在冲锋枪由盛转衰的分界点上。

MP40基本知识

在讲述笔者和MP40冲锋枪的故事之前,我们照例先来回顾一下MP40的基本知识。

一战中,给英、法等国留下心理阴影的不止机枪,还有刚刚诞生不久的冲锋枪。这种灵巧、轻量的自动武器和机枪一道,成为了《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内容之一。但作为较早装备冲锋枪的国家,深知冲锋枪“分量”的德国人并不愿意放弃冲锋枪,心有不甘的德国人开始了“曲线救枪”,他们以出口的名义,继续生产冲锋枪。在出口赚钱的同时,德国人也在探索着冲锋枪的技术道路,不断推出更好的产品。随着《凡尔赛条约》逐渐变为一纸空文,德国冲锋枪的研制步伐,在踏出了MP28、MP35等数个脚印后,走到了一款名为MP38的全新设计面前。

1918年的法国北部,手持MP18冲锋枪的德军士兵。MP18是早期冲锋枪中最成功的一支

MP35诞生于1935年,和MP38/40算是“同辈人”,但在理念上要保守、落后得多。通俗说来就是MP38/40看起来很现代,而MP35却更像MP18

非常少见的MP38冲锋枪,最大的特点就是上机匣外有数条刻槽

MP40下机匣的“凹坑”,实际上就是下机匣冲压出来的对应扣合机构

PPS43冲锋枪,思路和MP40极为相似,但仍保留了风冷散热筒。冲锋枪的风冷散热筒来源于机枪,它重量较大,但无法有效散热,也无法让射手抓持射击,因此后来的冲锋枪不再采用

MP40上机匣尾端特写,依稀可以看见冲压出的3个隔断槽

高压锅的锅盖“花边”实际上就是隔断槽,和MP40的上、下机匣的連接方式完全相同

不同于MP28、MP35这种老套设计,MP38是一款颇为创新的产品。它放弃了传统冲锋枪上惯用的风冷散热筒,枪管周围没有任何遮盖,既减轻了多余的重量、优化了重心,外观也显得与众不同。冲锋枪传统的横置弹匣,也被改为了下置,充当了射击时的握把。尤为可贵的是,MP38还设计了折叠枪托,折叠状态下能大幅度缩短枪械长度,对于机动性大有好处。

很快,德国人又对MP38做出了一些改进。1940年,一款名为MP40的冲锋枪装备了德军。相比于MAS38、汤姆逊这些英美法“同行”,甚至是诞生更晚的司登冲锋枪,MP40的设计更为优异,着实给德国的枪械设计挣了口气。其实在一战后,无论是枪械、坦克还是飞机,被《凡尔赛条约》限制的德国都开发出了颇为不错的产品,反倒是作为战胜国的英、法、美国,在一战后居然真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武器的开发落后于人了。

MP40发射9×1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弹匣容量为32发,双排单进弹匣为当年的主流设计。MP40的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式,击发方式为开膛待击,重4千克,枪托打开时长度为830毫米,枪托折叠后630毫米,枪管长度为250毫米。MP40射速较慢,大约为550发/分。

MP40的惊讶与困惑

如同Stq44、MG34一样,MP40是一款现代枪械,拆解过程非常顺利,没有遇到任何困难。让笔者惊喜的是,MP40上、下机匣的连接方式居然是十分少见的隔断槽。我们知道,高压锅的锅盖要承受较大的气压,因此高压锅的锅盖设计有旋转扣合机构(类似于隔断槽)。MP40的上机匣尾端,采用了完全相同的设计。

在传统印象中,比起英国的司登、美国的M3之类的廉价冲锋枪,我们认为MP40是一款相对昂贵的冲锋枪。客观而言,MP40确实要更为昂贵,但也没有贵太多。毕竟MP40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成本问题,因此大量采用了冲压技术以降低成本。可以这么说,MP40肯定比之前的MP28、MP35冲锋枪廉价。但作为先行者,MP40的廉价化必然没有后来的司登、M3那么成熟,成本高也是不可避免的。

以机匣而言,MP40的机匣基本轮廓为圆筒,但并不是型材,而是把一块金属板冲压,再像卷纸一样卷圆、焊接起来的,成本尚属低廉,但不如后来的司登和M3便宜。司登冲锋枪的机匣为标准的圆筒,可以直接利用型材加工。至于M3,它连型材都省了,直接冲压出左右两半机匣再焊接起来。MP40的弹匣井、下机匣、枪托,甚至扳机则是冲压制成,成本同样非常低廉。但美中不足的是,MP40的击针和复进簧设计是一个败笔。MP40的击针是独立的,而不是像司登、M3那样直接加工在枪机上,成本高了不少。且MP40的复进簧有多层“套管”,这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设计,也额外增加了MP40的成本。

除此之外,MP40也是一款标准的“无木枪”。在二战时期,枪械使用木材制成护木、握把片等零部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枪械用的木材一点也不廉价。

木材的生长受制于气候和环境,产量非常不稳定。且木材的生长周期往往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无法像钢铁那样及时调整产量。而且,木材的处理也很麻烦。新鲜的树木含水量较高,要经过烘干或者阴干后才能使用,这个过程要耗费很长的时间。等到木材加工成型后,还要对其进行防蛀等处理。

即使这么处理,木材依然很容易给枪械“惹事”。木材天生容易受潮,受潮后的木材蓬松的结构很容易聚集水汽,成为枪械锈蚀的罪魁祸首。以笔者的个人经验看来,老式枪械上最容易锈蚀的部分就是被木头包裹的金属部分,且这些被包裹的部分不易拆解和维护,金属锈蚀日积月累,铁锈又会进一步吸水,恶化锈蚀情况。笔者甚至遇到过拆开枪械到处“掉锈渣”的情况。

MP40配套的弹匣包和压弹器。手枪的双排单进弹匣,容弹量往往只有15发,如果没有装弹器的话,装弹过程会非常痛苦。因此对于采用32发双排单进弹匣的MP40而言,压弹器必不可少

H3冲锋枪上明显可见左右机匣连接的焊缝,没有任何的打磨,非常廉价。H3和MP40的整体布局非常相像,但精细程度可谓千差万别

MP40的护木和握把塑料分别呈现为枣红色和黑色,但也见过全部为黑色和全部为枣红色的案例

采用折叠枪托的AKS步枪(我国称之为56-1),这个枪托充满着德国味道,甚至连毛病(不牢固)也是一脉相承的,注意AKS的抵肩板轴位置靠上,和MP40大不一样

司登MK5,英国人也知道司登缺乏木头或者塑料“垫片”,但只是为了廉价顾不上了而已。到了形式太不紧张的1944年,此时诞生的司登MK5就补上了该有的东西

因此,整个二战时期,世界各国有一个共识就是用易于制造、质量稳定的塑料来替代木材。在MP40上,德国人使用了两种塑料,一种塑料充当护木,包裹在下机匣外,起到隔热、防冻手的目的,为枣红色。另一种塑料用于制作握把片,外观呈现为黑色。

而司登、M3冲锋枪则是完全的“金属枪”,根本没有任何的塑料或者木头充当“垫片”或者“包装”。对于自动武器而言,打出一定数量枪弹的枪弹后,枪械的温度就会直线上升,由于金属的传热效率较高,枪械的发热很快就会遍布枪身。此时如果没有木头或者塑料,枪械使用就会变得相当难受。

司登和M3没有任何的塑料或者木材,这并非是它们不发热,而是为了廉价不管不顾了。相形之下,尽管MP40也追求廉价化,但它的廉价化没有那么极端,而是有很多考虑。当然,MP40上的很多顾虑,比如枪管外的枪管钩是多此一举。但“试着解决问题虽没做好”总比“不做事”要好。因此在笔者看来,MP40开发的两种塑料,可谓是诚意满满。

到底谁最爱德国枪?

如今网络上把钟爱德国武器的军迷戏称为“德粉”,如果按照这个评价标准,那么蘇联/俄罗斯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德粉了。笔者接触了大量的德国和苏联武器,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客观评价,一战、二战时期,德国的枪械水平无疑是世界最高的。MG34/42通用机枪在德国实现大规模装备,突击步枪也是在德国率先实现大规模装备的,更别说作为世界上第一支大规模装备的冲锋枪MP18也是德国研发的。要知道,现代枪械一共也就步、手、冲、机四个大类,其中三个大类的现代主力枪型都是率先在德国实现批量装备的。相比之下,今天的德国枪就有点暗淡了。

这倒不是说现在的德国没好枪了,今天的德国枪械依然很优秀,但充其量只有几款枪优秀。二战中的德国枪可大不一样,那可是几个枪种啊!“别无分店”的突击步枪、通用机枪,都是在德国实现批量装备的,一款枪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新枪种,这深刻地影响了二战后枪械的发展。

因此在二战之后,德国枪械成了很多国家的模板,而苏联无疑是学得最像的国家。AKS步枪和PPS43冲锋枪的枪托就是MP40上“学”来的,AK47还是二战后为数不多的、真正的突击步枪,7.62×39毫米M1943枪弹也是二战后为数不多的中间威力枪弹,RPD轻机枪的输弹、进弹机构和此前的DP轻机枪、郭留诺夫机枪都不一样,反而是和M G34高度类似。

司登(左)和HP40的枪机(自动机)。对于枪械而言,趋同化是成熟的标志,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代表着技术停滞的开始

德國HK UHP9冲锋枪的枪机。尽管外形变化巨大,尽管开膛待击改为了闭膛待击,尽管加上了击针保险,但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的大背景下,冲锋枪的枪机终究是“一坨铁”,难逃同质化的魔咒

冲锋枪的时代

对于二战时期的冲锋枪而言,最不幸的消息就是以Stg44为代表的突击步枪正式装备部队了。

二战时期,冲锋枪发展到了一个很成熟的地步,甚至说是巅峰期。一般而言,在一项产品的早期阶段,往往会有五花八门的各种方案,并且造价也很高昂,比如意大利的维拉·佩罗沙冲锋枪。但随着时间发展,产品就会不断被淘汰、融合,最终在廉价化的趋势下,趋同化变得越发明显,各类作品逐渐融合为同一个流派。尽管同流派产品之间仍有区别,但已经不再是本质性的区别。

冲锋枪就属于这样的产品。二战时,MP40也好、司登也好、波波沙也好,他们的总体结构都是相似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都实现了廉价化。即使是现代的冲锋枪,比如德国的UMP、以色列的乌齐、俄罗斯的野牛,他们和MP40之间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甚至连自动机这种核心零件都高度相似。换句话说,二战时期的冲锋枪就已经“武功大成”了。

相形之下,二战时期的半自动步枪,发展非常不成熟。这些半自动步枪大多造价高昂,其设计和今天的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相比,相似性也很小。比方说M1伽兰德、SVT40、M1941约翰逊这几款半自动步枪,他们给笔者的印象非常糟糕。当时笔者和几个师弟拆解完这几款半自动步枪后,都在感慨二战时期士兵就拿着这样的枪上战场,还打赢了战争,真是奇迹。

二战时期的冲锋枪虽武功大成,奈何这个武功已经落后时代。二战后,随着突击步枪笑傲江湖,冲锋枪伙同半自动步枪、非自动步枪、专用的轻机枪一并退隐江湖。虽然现在世界各国仍然装备了不少的冲锋枪,但这些枪械大多名不副实,它们不再是前进、冲锋的勇士,多数走上了微声武器和警用武器的工作岗位,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风光无限。

总结

至此,《十枪谈》系列已经全部讲解完毕,我们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没来得及和大家分享。下一节,笔者将讲述卢格P08手枪。

[编辑/何懿]

MP40的击针和复进机特写。有传言说MP40在苏联遇到过润滑油冻结而无法射击的情况,一般而言,润滑油不会冻结,但一层套一层的复进簧套管却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水汽冻结

后方保险状态的MP40。除后方保险外,MP40还有前方保险。当枪机位于前方时,射手可以向里手推拉机柄,将其锁在拉机柄让位槽的缺口内,实现前方保险

猜你喜欢
冲锋枪机匣枪械
美国Brownells公司BRN180卡宾枪
FAMAS步枪?Kel-Tec RDB步枪?
角度动力头在五坐标加工中心的应用
瑞士B&T武器公司KH9半自动冲锋枪
美国JARD武器公司J67半自动冲锋枪
中国05式5.8毫米冲锋枪
俄罗斯AK12步枪历次改进及最新进展
波兰MSBS Radon步枪
手枪里的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