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扬鞭自奋蹄

2019-07-17 08:39
传记文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张富清奥普拉贝聿铭

点评人 / 翟 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月人物

贝聿铭,建筑师

何庭波,芯片工程师

奥普拉·温弗瑞,主持人

杜富国,军人

张富清,战斗英雄

李宗伟,羽毛球运动员

倪大红,演员

宁滨,中国工程院院士

苏珊娜·卡普托娃,斯洛伐克总统

屠呦呦,药学家、诺贝尔奖得主

王暾,地震学家

贝聿铭

5月16日,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纽约去世,享年102 岁。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在上海完成中学学业后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1945年成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从1948年开始,贝聿铭逐渐参与到了商业建筑领域,并于1960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1979年,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历经15年终于落成,引起美国建筑界的高度关注,成为美国建筑史上的杰作之一。贝聿铭对故土的牵恋让他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地投注了特殊的感情。1979年,贝聿铭受邀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为香山景区再添新景。1999年,贝聿铭受邀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将苏州园林的美学特质在现代建筑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为苏州献上了一座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建筑,外界也普遍将苏州博物馆新馆视作贝聿铭的封山之作。贝聿铭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国香港中银大厦等等,仿佛一颗颗珍珠散落各处,熠熠生辉。贝聿铭的作品拥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呈现出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体现着世界主义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久久凝视。

何庭波

5月17日,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总裁何庭波发给员工的内部信件被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针对美国相关单位针对华为的禁令,作为国内芯片设计的领头羊,华为海思展现了充分的战略定力和信心。何庭波在信中表示,华为海思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应对外界的无理打压与霸凌,将为华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保驾护航。她豪迈地指出:“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在此之前,并没有多少人熟悉何庭波与华为海思。1969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何庭波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1996年加入华为,长期从事芯片研发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华为海思从无到有,组建了世界级的芯片设计研发团队,成为了全球高科技领域中的一匹黑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可以独善其身,自给自足,华为也莫不如此。然而,底线思维,忧患意识,让华为将命运牢牢地把握在了自己手里。俗语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依靠海思等下属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抗击打能力,受到舆论的广泛称赞。如果不是这次的危急时刻,何庭波及其团队恐怕还会坐很长一段时间的“冷板凳”。然而正是这种不为人知的“暗功夫”,让我们能砥砺风雨,行稳致远。

奥普拉·温弗瑞

5月19日,美国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在科罗拉多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引发公众的深思。

奥普拉真诚地与毕业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坎坷经历。1954年,奥普拉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受到外祖母的照顾,生活拮据。更不幸的是,9 岁时,奥普拉曾遭到堂兄的性侵,她在14 岁时还曾生下过一个孩子,不幸夭折。但是奥普拉没有被生活击倒,她不断磨砺自己,积极寻找提升自我的机会。大学一年级,奥普拉凭借过人的言谈能力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迈入了媒体行业,最终成就了辉煌的人生。奥普拉对毕业生们说:“人生并非像大家所说的充满了重大的转机,人生的重要转变都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因此,“你在此时此地所能做的是做一个决定,因为人生就在于这些决定——而你能做的决定是,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诚如斯言。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平平淡淡。只有在平凡的生命中认真对待每一次决定,珍惜自己每一次选择的权利,才能将人生的航船驶向成功的彼岸。成功是一个过程。唯有走好走稳每一步,才能终有所得。

杜富国

5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

1991年出生的杜富国是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一名士兵。2018年10月11日,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危险的爆炸物,杜富国主动承担任务,将安全让给了战友,将危险留给了自己。突然的爆炸夺去了杜富国的双手和双眼,战友们幸而安然无恙。杜富国的英雄事迹在军队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纷纷向这位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敬意。2018年11月18日,杜富国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2018年12月20日,杜富国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2019年2月18日,杜富国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2019年5月16日,杜富国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一项项荣誉,既是对杜富国舍身为国这一英雄精神的礼赞,也是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军人的再次致敬。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新使命。新时代革命军人要在灵魂重塑、本事提升、血性锤炼、品德培育上下功夫。虽然深受重伤的杜富国将离开他所深爱的排雷大队,但是,杜富国的战友们将带着他的军旅梦再赴前线,使命必达。

张富清

近日,战斗英雄张富清老人的感人事迹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1924年,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洋县,1948年参加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55年转业到湖北恩施工作,直至退休。几十年来,张富清极少向他人谈及自己的七年军旅生涯。直到去年当地有关部门进行退伍军人信息采集时,张富清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才为人所知。原来,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战功卓著,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1948年的永丰战役中,张富清曾荣获特等功,签署“报功书”的是当时的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此外,张富清还荣获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并曾获得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勋章。拥有如此辉煌的履历,张富清却从来没有“等”、没有“靠”、更没有“要”。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从不倚老卖老,更不曾侍功自傲。至今,张富清的党龄已经长达71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对党忠诚”与“为人民服务”。

李宗伟

6月13日,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宣布退役。

1982年,李宗伟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祖籍福建泉州,在其19年的职业生涯中,共获得近70 个冠军头衔,堪称一代传奇。李宗伟的职业生涯既辉煌又充满遗憾。他是马来西亚在21世纪最杰出的羽毛球运动员,却要长期面对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林丹的挑战,甚至压制。李宗伟与林丹的比赛被称作“林李大战”,共上演过40 次,场场经典,是羽毛球迷心目中真正的巅峰对决。不过,对李宗伟来说,“林李大战”带来的苦涩远多于甜蜜。在最重要的两次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较量中林丹全部胜出,让李宗伟无缘奥运冠军。不过,李宗伟并没有因为个人荣誉的挫折而气馁,最终以精湛的球技和顽强的作风,赢得了大批中国球迷的喜爱。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荣誉固然可贵,而不断精进的精神修炼才是他们人生中的最大收获。当他们褪下盔甲,告别赛场,他们早已成为了精神上的炼金术师。李宗伟曾于去年被诊断罹患鼻咽癌,在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下,李宗伟曾一度复出,全力备战东京奥运会。如今宣布退役,令人不胜唏嘘。

倪大红

6月14日,2019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揭晓,倪大红凭借在电视剧《都挺好》中的精湛演出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倪大红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是实打实的学院派演员,也是众所周知的“老戏骨”。自从1991年与潘长江合拍电视剧《我是乡巴佬》开始,倪大红在影视界活跃了近三十年。不过,倪大红属于典型的“戏红人不红”或“脸熟人不红”。他所参与演出的《乔家大院》《北平无战事》《大清盐商》等电视剧都曾掀起收视热潮,但是在《都挺好》上映之前,倪大红却从来没有真正大红大紫过。《都挺好》中的苏大强是一个懦弱、小气、憋屈甚至自私的父亲。倪大红对这一人物的塑造引来无数观影者的拍案叫绝。对角色的掌握之深,把握之准,与倪大红多年来对演技的孜孜以求密不可分。倪大红绝不是现在受追捧的那类高颜值流量演员,观众总能在他身上感受到一种代入感,仿佛能经由他的身影体验人生百态,尝尽苦辣酸甜。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先”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表演行业的发展。流量小生与流量小花们乐此不疲地穿梭于网剧与综艺中间,挤压了老戏骨们的生存空间。不久前,同样是实力派演员的濮存昕曾直言自己演的东西没人看,也没有戏让他演。此言一出,引来无数感叹之声。

宁滨

6月14日,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滨不幸因交通事故去世,享年60 岁。

宁滨出生于山西稷山,是我国轨道交通运行控制领域的杰出学者,在轨道交通数字化、网络信息号系统开发等领域造诣深厚,成果卓著,为我国现代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宁滨院士曾参与“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该项目也成为了新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宁滨的科研工作有着“知行合一”的鲜明特色。在他的带领下,大量科研成果走出了实验室,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能力,直接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甚至改变了你我的生活方式。2015年,宁滨获得铁路行业个人最高奖“詹天佑奖”,以表彰他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斐然成就,并于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斯人已逝,风范犹存。在高铁出行已经成为日常标配的日子里,人们或许不会有意探问背后的科研技术人员姓甚名谁。当他们骤然离去,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遗憾与悲伤。

苏珊娜·卡普托娃

6月15日,斯洛伐克首位女总统苏珊娜·卡普托娃在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就职。

卡普托娃现年45 岁,在此之前是一名环境法律师,曾在非政府组织工作长达17年,并于2016年获得戈德曼环境奖。卡普托娃从未担任过任何公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政坛经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卡普托娃对公共事务的漠不关心。她曾多次就环境问题与大型公司对簿公堂,捍卫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受到全世界关注的高热度话题。卡普托娃对环境事务的深度参与,让她在斯洛伐克民众中心目中的声望与日俱增,塑造了她非常正面的公众形象。2018年1月,卡普托娃宣布参加总统大选。她所提出的竞选主张,也多绕环境保护展开,并号召公众关注司法公正、社会改革、打击腐败等问题。卡普托娃的胜选一方面意味着斯洛伐克政坛形势的巨大转折,另一方面则表明女性在当今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发显著。在卡普托娃之前,欧洲政坛刮起了一股女性旋风,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克罗地亚总统塔基罗维奇、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等人的参政经历鼓舞了更多女性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绽放出女性政治家的独特风采。

屠呦呦

6月1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领衔的科研团队发布重要科研成果。

他们针对疟原虫的“青蒿素抗药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屠呦呦于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此后,屠呦呦长期任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并长期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几十年来,屠呦呦及其团队围绕青蒿素展开的研究,为治疗疟疾提供了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使得每年全球数百万人免于疟疾带来的致命伤害,极大地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水平,造福于全人类。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屠呦呦还曾获得“拉斯克奖”和“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并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逾八旬的屠呦呦并没有因功成名就而放慢在科研道路上前行的脚步。如今,她的团队在疟疾治疗和红斑狼疮治疗领域做出的最新开拓,既巩固了之前青蒿素在治疗疟疾方面的有效性,又为青蒿素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打开了新的可能性,值得钦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屠呦呦的科学家精神催人奋进。

王暾

6月17日晚,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连续地震,为当地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此次地震为6.0 级,震源深度16 千米,危害性很大。值得庆幸的是,由成都高新减灾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本次地震。

地震发生后,成都、宜宾、德阳等地的群众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等方式提前十几秒至数十秒收到了地震预警,为人们科学有效地避震避险提供了宝贵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员死伤。这一预警系统的建设离不开王暾的付出。王暾是四川达州人,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和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王暾正在奥地利从事物理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看到地震给家乡造成的严重伤亡,王暾决定回国从事地震预警技术研发工作。而在当时,我国的地震预警领域还是一片空白。2011年4月25日,王暾带领的团队第一次发出地震预警,使得我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如今,成都高新减灾所在全国范围内布有5600 台地震预警仪,建构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预警网。

猜你喜欢
张富清奥普拉贝聿铭
“老兵”张富清:一辈子冲锋
张富清: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深藏功名 坚守初心——95岁老英雄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总统,会是她吗
奥普拉捐款
奥普拉“索要”拥抱
贝聿铭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