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四例并文献复习

2019-07-17 11:46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角化丘疹外阴

肖 沙 薛 梅

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慢性皮肤病,1972年由Ackerman首先报道,表现为外阴部位白色至肤色的扁平丘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1,2]。现将我科诊治的4例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48岁。患者均无明显诱因,家族成员中均无类似病例。病程为数月至1年,平均半年。发病部位2例为外阴,2例为肛周。见表1。

表1 4例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临床资料

1.2 临床表现 例1患者表现为外阴多发性淡红色扁平丘疹,孤立或成群分布,绿豆至黄豆大,质地稍硬,无糜烂、水疱(图1a)。例2外阴一粟粒大白色丘疹,表面少许破溃(图2a)。例3肛周一绿豆大白色丘疹,中央浅溃疡(图3a)。例4肛周多发米粒至绿豆大白色丘疹,表面无破溃(图4a)。均无瘙痒或偶有轻微瘙痒。患者既往均体健,家族中无毛囊角化病或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病史。

1.3 实验室及组织病理检查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4例患者血常规均正常,皮损真菌镜检、醋酸白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阴性。4例患者组织病理大致相同: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部分区域棘层松解,可见多少不等的棘刺松解细胞及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1b、2b、3b、4b) 。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 。

1.4 治疗 予以外用药(除湿止痒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对症处理后,皮损均无明显改善。例1外阴多发丘疹行激光治疗后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例2、例3肛周和外阴孤立单发丘疹行全切加病检,随访半年无复发。例4肛周多发的暂无特殊处理,嘱患者避免刺激,定期随访。

2 讨论

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表现为生殖器区域的突发性丘疹,无毛囊角化病(DW)或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D)病史[3]。本病发病机制不明确。肖学敏等[4]检测1例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患者ATP2C1基因突变,推测ATP2C1基因17号外显子的突变可能是本患者的发病原因。Knopp等[5]筛选了患者的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及外周血中的ATP2A2基因突变,证实ATP2A2突变的体细胞嵌合是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的遗传原因。

图11a:肛周白色丘疹,中央溃疡;1b:例1组织病理(HE,×100)图22a:肛周多发白色丘疹;2b:例2组织病理(HE,×100)

图33a:外阴多发淡红扁平丘疹;3b:例3组织病理(HE,×100)图44a:外阴单发白色丘疹,表面少许破溃;4b:例4组织病理(HE,×100)

临床上,丘疹是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的典型表现,生殖器部位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6]。本病好发于女性,偶有男性发病的报道。1994年,Wong等[7]首次报道3例男性的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和会阴部位多个孤立丘疹或斑块。2017年,Kentley等[8]报道1例24岁女性,有8个月的深盆腔疼痛和性交后出血病史,组织学检查显示鳞状上皮伴基底上棘层松解和角化过度,无病毒感染、发育不良或恶性肿瘤迹象。这是第一个仅涉及阴道上皮的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儿科人群中,本病是罕见的。Senz 等[9]报道1例11岁的女孩,大阴唇内侧白色丘疹、糜烂,自觉瘙痒。组织学上,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松解,诊断为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

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组织学上,本病存在角化过度和局灶性角化不全,棘层松解,将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和DW或HHD归于阿克曼的局灶性角化不全谱中。既往关于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报道中只有一例显示为家族性,这是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和HHD在一个单一家族中的第一次报道,表明本病和HHD在一个疾病谱上,并且是基因连锁的[10]。

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需与DW、HHD鉴别。DW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征是表皮细胞之间的黏附力丧失和异常角化。DW病主要特征包括脂溢区的丘疹、表面粗糙、掌跖凹陷、黏膜受累和指甲改变[11]。主要病理表现为特殊形态的角化不良,形成圆体和谷粒,棘层松解,形成基底层上裂隙和隐窝,绒毛向上不规则增生,进入隐窝和裂隙内,可有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和角化过度,真皮呈慢性炎症性浸润[12],故可鉴别。HHD是一种好发皱褶部位的迟发性水疱病。受累部位通常有糜烂和裂隙,自觉疼痛。病变通常始发于20~40岁之间,约三分之二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月经、怀孕、皮肤感染、身体创伤、过度出汗和紫外线照射是重要的诱发因素。组织病理改变为基底上棘皮松解和表皮内大疱形成。表皮可见部分棘皮松解,呈倒塌砖墙状[13],故可鉴别。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是一种获得性瘙痒性的丘疹水疱性皮肤病,组织病理特点为棘层松解性角化不良。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中老年多见,尤其多见于男性,病变部位主要在躯干。急性或慢性病程,多与过度日晒、热、出汗和电离辐射等有关。

本文中4例患者均为中年女性,2例外阴,2例肛周,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丘疹,病理表现均为棘层增生肥厚,部分区域棘层松解,可见棘层松解细胞及角化不良细胞。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外生殖器部位的棘层松解性皮病明确。跟Cooper[1]报道一致。

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有报道认为病灶对局部类固醇、皮下干扰素和抗生素治疗有抵抗力,1例在维A酸治疗后病灶完全消退,1例激光治疗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无自发缓解[6]。局部应用0.1%的他克莫司软膏,每日两次,病变有所改善[14,15]。对于少发性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对于多发性病例,可考虑使用冷冻及激光治疗。然而对于许多无症状病例 ,无需特别治疗[16]。

猜你喜欢
角化丘疹外阴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花露水治蚊虫叮咬?治标不治本!
?五个外阴小常识
外阴发痒可不应忽视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