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源头能源变革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2019-07-19 01:25环境影响评价杂志孙钰
太阳能 2019年6期
关键词:太阳能能源一带一路

《环境影响评价》杂志 ■ 孙钰

自今年年初起,中国太阳谷启动生态转型,激活生产力、生活、生态系统的改造工程。通过生态修复,将原来的垃圾山、废弃地重新规划改造,建起六净生态修醒公园,在空间、生态、产业上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生态长廊”。

节能回用,打造生态修复样板

今年“五一”清晨,太阳谷人声鼎沸,“我爱天之蓝——德州首届六净环保大型公益乐跑赛”拉开序幕,来自山东各地的参赛选手及参观游客齐聚生态修醒公园。太阳谷土地的东面原来曾经是大片的垃圾山和废弃地,通过生态修复重新规划,皇明太阳能集团(以下简称“皇明”)在空间上进行重新打造,建起了生态修醒公园。

生态修醒公园的建设始终坚持“内循环”的原则,自开工以来,所有的建设工作皇明均秉承“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原则和“就地取材”的宗旨,节能降耗地建设园区。公园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态地貌,通过修复和改造,建设出全新的“生态长廊”。

1)案例1:循环回收利用的枝屑废石路。这条生态修复路并不是用寻常的沥青石子铺设,而是全部用弃枝废石建设而成。这些废枝都是园林中剪下的树枝,废石则源于废弃马路和建筑。购置数台粉碎石块、树枝的机器,将建筑垃圾中的废石块和园林中剪下的树枝粉碎,按层次铺设,洒水碾碎压实,便构成了独具特色、生态环保的园林绿化路,形成景区生态修复的一个亮点。

这些废枝在过去弃之可惜、烧之污染、埋之无地,现在则是雨之不泞、吹之不扬、车过无尘。这条路在铺设过程中不仅将以前无处可用的剪枝全部用完,还存有很大缺口,这样全德州的园林剪下来的废弃树枝均可运到太阳谷来消化。平常的马路洒一次水,10 min就会风干,而枝屑路的特点就像海绵体,洒一次水可保湿3~5天。废砖石的利用同样体现了“变废为宝”的创新思路。这些大块的废石在过去无法“降解”,难运载、难处理;现在就地粉碎,铺设利用,节约成本。

图1 生态修醒公园夜景

2)案例2:环保美观的固路牙石。这些环保美观的路牙石为耐温1600 ℃的真空管玻璃窑中的废弃耐火砖,其强度高于花岗岩,长期无法“降解”。而利用这些耐火砖制作路牙,不仅可节约成本,而且生态环保。

3)案例3:废旧钢材做公园门架。利用闲置在工厂的废旧钢材,制成风车廊架。

类似的废弃物回收利用案例在生态修醒公园的建设中达数十项之多,在逐渐积累废弃物循环回收利用案例的基础上,还将面向社会征集更多的案例,最终目标是达到100项以上的废弃物回收利用案例。

在公园的山顶上、山坡上、地面上,各种即将被放弃的身材扭曲的树种却在此处展现着独特的风姿。了解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进而做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生态修醒公园建设的原则。经过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如今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彰显着生态修复后的盎然生机。

修建生态修醒公园的目的是通过自然修复警醒人类,以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整个生态修醒公园长10 km,正常铺路需要花费上千万元,但因是废弃物循环回收利用铺路,所有投入包括设备在内不超过100万元,不到正常道路建设投入的1/10。希望六净生态修醒公园的建成能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生态修复的一个案例,让国内乃至全世界垃圾严重的地方都来复制这一案例和修复理念,变废为宝,节约成本,减少垃圾排放量,重塑生态环境。

源头控制,推动绿色能源变革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由于使用固体燃料在明火或无烟囱的开放炉灶上做饭及取暖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造成了160万人死亡,相当于每20 s就有1人死亡。据专家介绍,以烧烤大排档为例,烧烤点集中的街道中苯并芘的浓度高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60~110倍,而可吸入颗粒物则高出国家标准10多倍,悬浮颗粒物的排放浓度是锅炉排放的几倍。如果烟熏火燎的厨房使用太阳能烹饪方式,将有助于推动空气质量的提升,减少PM2.5对空气环境的污染,切实保护人体健康。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近24亿人依赖木材进行取暖、烧水、做饭,每年有13万km2的森林遭砍伐。如果太阳能餐饮产业能够得到普及发展,也将减少森林的砍伐,对于保护绿树青山和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与传统烧烤、热炒、油炸的食物相比,利用太阳能烹饪的食物减少了传统能源炙烤对食物营养的影响,也不会产生致癌物质。如果可以使用太阳能代替明火或开放炉灶去做饭和取暖,不仅能减少空气污染,还能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健康。

无论是出于对人类自身健康的担忧,还是出于全球的减排需求,都需要地球村民做出改变,提速进行全球新能源替代的变革行动。为了将烹饪方式从使用传统能源升级到清洁的太阳能,皇明近年开始研发太阳锅炉、太阳微厨,用太阳能做三餐,开创太阳能餐饮工业。尤其为应对阴雨天气,皇明还专门研制了太阳模拟器。

2018年,由国际太阳能学会等机构主办的“世界烹饪方式革命论坛”在太阳谷举行,与会各方代表共同探讨了太阳能餐饮革命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发展、气候变化等领域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空气污染防控、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等问题,认为在“一带一路”上推广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具有重要意义。论坛现场还展示了太阳能厨具技术,利用几台炮筒状的太阳能微厨机器,不用明火,不用煤、柴、气等燃料,即可完成各种食物的烹饪,且不产生油烟。

由于近年来北方部分地区的连续雾霾,倒逼清洁取暖推广,如“煤改电”“煤改气”等示范项目,但依然存在用电取暖成本较高,以及热量通过立面墙、门窗散失等问题。皇明从根源入手,推出农改房样板解决方案,使用六净窗系解决门窗透风问题,并在墙体填充绿色隔热保温材料,解决热量散失问题。同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效率较高,不但可做到节能微排,而且有较好的采暖效果,为冬季清洁采暖提供了替代方案。

图2 太阳能绿色棚墅

2010年在德州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上,皇明曾首次提出“微排地球”战略,即将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解决方案运用在建筑、农业、工业园区、饮食等各个方面,得到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市长及专家等与会者的认同,并建成了首个微排城镇模板——中国太阳谷。通过从政府到企业的广泛合作,“微排地球”战略可以实现节能减排、节省费用的双赢目的。目前,太阳谷微排城镇的案例已在我国山东、江苏、云南等地开始复制并升级,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向全球复制,并已开始在中东地区的部分国家推广,以应对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领域的全球性难题。

为进一步推动传统能源升级,皇明团队还研发了太阳能窑洞、太阳能农家院、太阳能农棚、太阳“未来屋”等。同时,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推出创业孵化平台,推广普及太阳能技术、科研创新成果和“六净”文化理念,让更多的人群享受到绿色的科技成果。

图3 马来西亚医院太阳能热水工程

顺风应势,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为了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国家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周边不少都是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环境生态相对较为脆弱,绿色能源发展相对缓慢,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是全球太阳能保有量和推广量第一大国,我国政府及企业发挥其在新能源制造业、项目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沿线国家推动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护环境和民众身体健康,加速能源结构转型,也有利于我国打造“一带一路”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环境下,皇明近年来顺风应势,提出绿色“一带一路”能源发展策略。一方面,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能源输出,将我国太阳能技术、项目、发展模式进行输出,为项目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造血”给养;另一方面,为“走出去”的国内企业,如中建材、山东高速等进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及节能产品配套,为各大型海外工程项目量身定制配套“绿装备”,包括太阳能热水、采暖、制冷、电力、亮化照明系统及工业用热等,形成环境友好型区域特色项目,从而推动全球能源升级,以及环境和气候改善。通过倡导绿色“一带一路”工程概念,皇明携手国内企业“借船出海”,凭借技术优势,拓宽融资渠道,拓展国际蓝海市场。

绿色能源和节能产品配套运行可谓一举多得,据估计,该方式可为海外常规工程项目带来20%以上的增值效应,是一项多赢的举措,将促使央企、国企对外工程的“蛋糕”做得更大,同时绿色能源也能够给当地带来诸多福祉。例如,皇明与德建集团在非洲国家共同推进太阳能磨坊工程,20 MW的太阳能应用不仅解决了当地粮食生产、加工问题,提高了当地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还为当地带来了近万个工作岗位;皇明与蒙古客商达成项目合作协议,将在蒙古建成第1个50 M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蒙古客商表示,蒙古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此次合作可以提高当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皇明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优化,坚持以国际视野和标准提升企业品牌,建立“客情创制、激实刚需”制度,深入了解把握客户的刚性需求,提供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改善供给,满足需求。以巴巴多斯体育馆项目为例,最初皇明只负责该项目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后经调查,发现当地也需要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就设计了包括热水、美化、亮化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客户看到方案后非常高兴,项目顺利签约。正是得益于这一思路,皇明不仅顺利拿下很多“一带一路”项目还追加了合同金额,各类项目及合同金额持续攀升。

在推进节能减排的基础上,皇明还积极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将营销产品和推广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并逐步得到回报。目前,皇明与德建集团合作的赞比亚微排放生活中心已进入方案细化阶段;与中建材旗下的北新房屋合作的巴布亚新几内亚1000套住房配套热水系统项目订单正在执行中;与山西建工合作的埃塞俄比亚机场热水工程项目正在策划;与泛华集团合作的几内亚中学热水项目已完工;与山东高速合作的援苏丹农业光伏灌溉项目正在细化细节。另外,“百岛计划”也在积极推进中,该计划为小岛屿国家发展进行绿色能源改造和升级,在保障小岛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改善气候,满足能源供给,并提供更合适的生活方式。

目前,皇明已与30多家国企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先后与赞比亚、蒙古国等许多国家签订绿色能源项目,海外业务已经覆盖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签约额已达十几亿元,绿色发展的理念仿佛一条绿色的丝带舞动到国门之外。

在太阳谷的太阳能博物馆中展示的“白宫顶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赠送给皇明的镇馆之宝,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于皇明在引导世界太阳能发展方面做出贡献的认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曾在《国情咨文》中赞许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营太阳能研究机构”,指的便是中国太阳谷。

通过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机遇,借船出海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工程,实施绿色合作项目,为皇明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契机,给绿色产业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与国外项目的合作,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并通过大规模的生产降低成本。同时,这样的绿色能源配套项目也可以为国家对外合作项目带来可持续的品牌升级和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作出贡献,让全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共享蓝天白云。

“一带一路”为绿色能源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太阳能绿色能源产业需要把握好历史机遇,“走出去”的企业要帮助当地实现能源的绿色清洁低碳转型,要用更高的标准、更好的服务造福当地,为“一带一路”的国家输送更多的绿色能源,走出“中国范儿”。

猜你喜欢
太阳能能源一带一路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瞿晓铧: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太阳能维修等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身边的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