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研究

2019-07-19 06:24聂伶平
价值工程 2019年8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聂伶平

摘要:供应链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伙伴的选择,只有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才能够帮助企业在供应链中更好的生存,对于解决企业长期生产中的库存问题,提升自身竞争力等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尝试运用几种方法进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根据几种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按照得出的数据进行选择,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

Abstract: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supply chain lies in the choice of partners. Only by choosing the right partners, can enterprises survive better in the supply chain. It has a great role in solving the inventory problem in the long-term production of enterprises and improving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several methods to select supply chain partners. According to several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ata analysis, enterprises can choose partner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btained, which has strong research significance.

關键词:供应链合作伙伴;目标管理法;层次分析法

Key words: supply chain partners;Management by Objectives;AHP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08-0099-0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企业在进行合作伙伴的选择时,主观的判断因素占很大比重,往往是根据对企业的印象和人际关系来确定合作伙伴的选择。企业进行合作伙伴选择的依据不够健完整,现有的选择标准通常是由企业产品质量、交货期以及价格等方面决定,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标准体系,导致对企业做出的评价不够全面、客观、详实。

本文对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一定研究,运用了MBO法、KPI法以及AHP法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这与大量文献资料采用一种分析方法相对比,本文的计算分析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每种分析方法都有自身独特之处,所以多种方法的结合可以体现出更科学的评价结果。另外,本文从三个维度进行合作伙伴的评价:企业自身竞争力、产品自身竞争力、服务与协作能力。由此可知,本文对于企业的评价较为综合和全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1.2 合作伙伴的选择所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企业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之前应先建立选择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建立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整体性。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从整体上把企业的信誉、设备因素、质量成本、技术创新和交货期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全部纳入所要考虑的范畴。同时,企业要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做出全面、客观、详实的评价。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稳定运行,不受外界干扰,杜绝主观因素。③灵活性。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灵活运行,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指标。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不断丰富、扩展。④针对性。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应该对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次要合作伙伴有所区分,尤其是对具有企业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定性和定量指标。

2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方法介绍

2.1 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属于一个较完整的绩效管理办法,是一种可以让管理者与和被管理者之间进行双向互动过程。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过程中找到对供应链合作伙伴需要评价的几个综合指标,以此作为一级指标进行研究。

2.2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

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是对合作伙伴的绩效特征进行分析,以提炼出最能代表绩效的多个关键指标,并以其为基础对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选择的一种方法。

2.3 层次分析法(AHP法)

AHP法是企业供应链选择中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项目选择中常用的核算方法。AHP方法可以帮助减少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项目的估算误差,满足项目成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有关要求。

3  供应链合作伙伴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

3.1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目标体系建立

影响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因素有很多,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服务与协作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其中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①使用AHP方法,第一步工作就是建立准确的模型,并且制定合理适当的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分层次介绍完成目标的做法。

第二步工作是根据AHP模型和MBO法,分层次设定目标层以及完成方法。供应链合作伙伴目标考核指标设定中依靠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竞争力、产品自身竞争力、服务与协作能力。以上所考虑的三个主要因素也称为三个维度,可以从表1的一级指标显示出来。

第三步,根据AHP模型和KPI法确定实施方案。由目标层的方法制定准确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方案。根据图1的一级指标结构图,将图中三个关键因素转换为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平衡积分卡,同时依据这些因素,定义出关键评价指标。

②运用矩阵的设置原理,根据上述AHP法下的各个层次的名称以及影响因素对比情况,得出矩阵排列。并且请教有关专家对制作的矩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标度法下的比较结果,通过判断矩阵的数据呈现出来。具体对比分析过程可以按照表2中呈现的等级进行判断。

通过表2中数据的九种情况可知,已知矩阵当中含有行i和列j两个元素,按照i和j作用的对比情况,可以对Cij取值。当i,j两个元素具有一样的作用时,Cij取值为1。当i作用大于j时,随着两元素作用对比差别的越来越来,Cij取值越来越大,而且数值是按照奇数来变动的;当i作用小于j时,随着两元素作用对比差别的越来越来,Cij呈现分数取值,而且分数中分母越来越大,Cij呈现奇数变化,导致分数Cij取值越来越小。

③通过以上对于判断矩阵的数据等级取值可知,数据往往能够出现较为复杂的情况,所以我们规定,当子元素比较复杂时,可以针对数据进行一致性讨论。一致性的标准是指求取数据的最大特征值和其他特征根,通常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Cij的特征值:

以上公式中:λmax表示判断矩阵特征值中的最大数值。根据公式可知,CI数值和数据一致性存在反比关系,当CI数值较小代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随着CI数值的减小,数据的一致性会越来越高。所以,当CI取值为零时,数据呈现出完全一致性。

3.2 模型下的AHP判断矩阵计算研究

在上述对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的的AHP模型指标选取中,一共采用十三个二级指标来综合评价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基本状况。

3.2.1 构造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AHP判断矩阵

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相关指标权重中各个层次的每个元素对上一层次各元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判断,并以数值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构造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所用到的权重调查标度如表3所示,设定X层的元素X1同相应下层的元素Y1,Y2…Yn有联系,由此对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AHP判断矩阵的权重调查标度进行判断。表中dij(i,j=1,2,…,m)为下层Di和Dj相对其上一层元素Ci的重要程度的比例标度。

相关数值是用专家调查法,结合A.L.Saaty提出的九个等级比例标度得出,具体见表2。

3.2.2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AHP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即把某一层全部元素相对上一层进行评比并排出顺序,因此需要计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AHP模型中指标权重的向量计算可以概括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矩阵的权数是用公式WD=λmax求出正规化特征向量得到的,其中λmaxW是X的最大特征根,W是λmaxW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i即W的分量是相应元素单层次排序所需的权重值。该模型通过方根法和MATLAB程序计算出特征向量及最大值特征根。以下是模型的计算过程。

3.3 某制造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分析

本文选取某制造企业作为参考,该企业打算在六个供应链合作伙伴中进行选择,分别用S1,S2,S3,S4,S5,S6标记,各指标评价值标准化结果如表10。

从表11可以看出,影响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的指标中,处于前六名的是设备水平、产品柔性、财务状况、质量保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权重累积为82.2%,这些指标需要企业格外关注。由表12供应链合作伙伴综合得分可以看出,企业1得分最高,为0.83,企业4得分最低,为0.481,故该制造企业依据综合评价,应选择企业1为供应链合作伙伴。

4  结论

因影响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具有复杂性,故本文运用了层次分析法,结合实例展开综合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出设备水平、产品柔性、财务状况等是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重要相关指标,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重点关注。此方法可从整体上评价被选企业的优劣,既确切地表现出因素间的复杂联系,又具有评价的客观性,所以具有很好的可采用性,同时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方法得到了丰富,给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顾起英.层次分析法在A公司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应用研究[D].深圳大学,2017.

[2]涂淼,胡晓峰,黎金玲,文英姐.基于AHP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07):229-231,240.

[3]武心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YH公司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3.

[4]钱芝网.BP神经网络及其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16(03):1-7.

[5]陈启杰,齐菲.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05):30-37.

[6]宋华.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参与对采购成本管理绩效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28(12):52-59.

[7]刘捷.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研究[D].天津大学,2007.

[8]劉明.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型企业采购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