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及防范措施

2019-07-19 05:46魏薇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

魏薇

【摘 要】 目的:分析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总结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55例作为样本。同时从全科护理人员随机选择20名,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这一方式,这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展开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涉及到患者自身因素和护理因素两个方面,其中患者年龄、治疗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缺乏了解,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质量。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较为复杂,需要最大程度上规范护理流程和护理操作,以此来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175-02

前言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主要科室之一,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一般以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类型为主,由于疾病类型较为复杂,加上相关疾病发病速度快、病情严重,因此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多种不安全因素,由此引发的护理不安全事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引起较大的医疗纠纷问题[1]。这种情况下,针对心血管内科可能存在的多种不安全因素展开综合分析,然后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对于保证患者安全和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总结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本文作出以下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研究工作的55例患者均为心血管内科患者,年龄在37~75岁之间,平均年龄(46.36±5.29)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5例和30例;患病类型包括:26例冠心病患者、21例心律失常患者以及10例心绞痛患者。参与研究的2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2~44岁之间,平均(30.21±2.36)岁;职称包括:主管护师4人、护师8人、专科护士8人;受教育程度分别为:本科及以上6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方法

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参与本次研究的55例患者和20名护理人员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人员基本信息、疾病类型以及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对于护理服务技能的掌握程度)等。

1.2.2 护理策略

结合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实际要求和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安全管理。患者入院后完成一系列常规检查,同时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为其建立专门的“住院患者信息卡”和“住院腕带”,注明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诊断以及用药情况等相关信息。(2)感染管理。在日常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合理控制病房探访人数和时间,以此来有效控制病房空气中的浮沉与细胞数量。此外,护理人员需要保证一次性器具使用的规范性,避免出现交叉感染。(3)建立完善的心血管内科管理制度,包括优化科室护理人员排班制度,这一过程在需要注意新老人员配合,通过这一方式带动新人学习。充分考虑到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与专业能力,避免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工作中而导致操作失误问题的出现。加大对科室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可以更好的满足护理服务需求,从根本上降低人为因素对护理质量造成的影响。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和分析,在P<0.05时,认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综合分析来看,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涉及患者因素和护理因素两个大方面。其中患者自身因素主要有年龄、治疗依从性、对于疾病的了解等;护理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缺乏强烈的安全意识、护理专业知识不足、用药与护理操作失误以及心血管内科管理制定不够完善等。上述各项不安全因素的占比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心血管内科的護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2]。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心血管内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涉及到患者自身年龄大、治疗依从性差、对于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专业知识有待提升、用药与护理操作失误以及科室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调查统计发现,患者自身因素中年龄大、治疗依从性差以及对于疾病缺乏了解,是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此,为了有效应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应该从强化对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科室护理管理制度、加强与患者直接的沟通以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切实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相关管理措施的顺利落实。

具体分析,对于护理因素的防范策略,笔者建议从加强专业培训与职业道德培训两个方面入手。护理人员作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执行者,其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应该通过加强培训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对于患者自身因素的防范策略,笔者认为需要从加大与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这一方面入手,在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有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综上所述,综合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合理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对于保证护理安全性和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琳,王海凡.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1):216.

[2] 张静.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4):239.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