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底鼓锚注加固技术应用

2019-07-19 05:45路志国
山东工业技术 2019年17期

路志国

摘 要:六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产生严重底鼓变形,设计采用巷道底板锚注加固方案,让底板组合锚注锚索形成有机的联合支护体。结果表明,现场注浆加固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底鼓变形加剧,保证巷道满足安全生产使用。

关键词:底鼓;锚注;轨道下山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7.048

随着开采深度逐年增加,巷道围岩的压力越来越大,地压显现剧烈,巷道底鼓严重,严重影响了巷道的安全使用[1-4]。

1 采区概况

六采区轨道下山主要担负采区辅助运输及进风任务,采区轨道石门自南翼轨道大巷开门后按4‰上坡施工约790m,见3上煤后按12°下山穿层掘进施工,在-738m标高处变平,轨道下山斜长380m。

2 采区水文地质

根据岩性、含水介质特征及地下水类型,六采区内主要含水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第四系砂层、砂砾层孔隙含水层,侏罗系上统蒙阴组砂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二叠系山西组3上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第三层灰岩、第十下层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石炭系本溪组第十四层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以及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本区在开采上组煤时,主要充水源为3煤顶板砂岩水和上侏罗统红层水,前者为直接充水含水层,后者为间接充水含水层,但在局部地段红层也可能成为直接充水含水层采区内开采上组煤时,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另外,考虑采区生产过程中消防洒水、注浆等因素影响,六采区上組煤开采时,采区正常涌水量为180m3/h,采区最大涌水量为300m3/h。

3 底板锚注设计

针对这一情况,为控制巷道底鼓,参考相关工程背景及文献资料[1-3],采用底板锚注加固。总体方案:首先对轨道下山巷道底板进行浅部6m的预注浆,然后再对6m外的底板深部进行打锚索孔及深部注浆,安装组合锚索。依据锚注联合加固支护原理,及时对顶帮实施锚杆、锚索、注浆加固,与底板组合锚注锚索形成有机的联合支护体。

3.1 浅部预注浆钻孔布置参数

浅部预注浆钻孔间隔式布置,排距2.5m,每排2个孔,距帮0.7m,钻孔直径为Φ80mm,孔深6m。

3.2 组合锚索布置

参照巷道规格、底板岩性,确定钻孔参数,根据支护体要抵抗底板地应力大小的要求,选取三根锚索组合。采用间隔式布置,两侧孔每排2个,排距2.5m,距帮0.6m;中间孔1个,中间孔位于两排两侧孔中间,在巷道中心线上;深部注浆孔布置与此相同。锚索钻孔孔径为Φ80mm,锚索其破坏荷载为1050.0KN。锚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3.3 注浆

根据岩层资料及扩修拉底情况,底板浅部已严重破坏,在钻孔作业时很难成孔,设计浅孔注浆压力为2MPa,深孔注浆压力设计为5MPa。

目前煤矿使用的525#水泥最大粒度为0.085mm,由于煤矿的松动圈裂隙大、深,且525#水泥的凝结时间长,注浆时浆液沿裂隙向远处扩散。这样,有充分的浆液扩散于松动圈的每个裂隙中,达到加固围岩的效果。因此,注浆时选用525#水泥。

4 效果分析

注浆支护后,经过1个月的巷道底板变形观测,1个月时间内底板底鼓量总计为25mm,其围岩变形趋势得到明显抑制,破碎岩块与水泥浆液已固化为一体,对维持巷道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六采区轨道下山底板进行钻孔窥视观测如图2所示,通过钻孔窥视可知,巷道底板1m浅部范围内,岩石破碎,裂隙发育,离层明显;底板1m-3m范围内,裂隙不发育,未见明显离层。底板锚注效果显著,巷道底鼓变形得到控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相比之前的平均3个月要进行一次清底修复,通过底锚注浆加固后,未产生严重的底鼓,未做过重新修复,巷道能够满足安全正常使用。

5 结语

有关岩层资料及扩修拉底情况显示轨道下山底板浅部已严重破坏,通过底板锚注加固,加上锚索的支撑力,从根本上解决了松动圈的问题。底板锚注加固技术是解决底鼓问题的有效手段,以期达到延长巷道服务周期,减小巷修工作量,争取巷道少维护或免维护的目的,这对于保证生产安全,降低巷道维护费用,改善井下施工作业环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及保持矿井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涛.高地应力条件下巷道底鼓治理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6,39(06):1-4.

[2]杨富强.深井软岩巷道底臌治理锚注联合加固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7(10):29-32.

[3]陶文斌,马海峰,罗勇.深井高应力中央运输石门锚注修复技术[J].煤炭工程,2015,47(08):54-56.

[4]胡长江.锚注联合加固支护体系在巷道扩修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矿山工程,2016(01):55-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