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和人本原理的战争与和平

2019-07-19 05:51朱帆
财税月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

朱帆

摘  要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科学管理以“经济人”为对象,遵循效率至上的根本原则,把职工当做是“会说话的机器”。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人本原理以“社会人”为对象,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把职工看做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虽然两种理论存在根本的价值差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逐渐将无情的剥削转移到没有知觉的智能设备上,释放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至此,科学管理和人本原理之间的战争短期休战,谋划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科学管理;人本原理;价值差异;和谐共处

一、科学管理和人本原理的内涵比较

(一)科学管理的内涵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佛雷德克里.泰罗。泰罗22岁到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学徒,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上得到过长时间打磨,后来被资本家提拔为工头、中层管理人员和总工程师。他认为,单凭简单的个人经验就行大规模管理往往使得劳动效率的提高受到约束,必须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代替旧有的经验管理才能打破效率瓶颈。基于该核心思想,他将生产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各个动作进行切分,通过大量的实践检验,定格每个动作的标准姿势,再将细分出来的各个部分流程化,结合成有机成体。进而,他将该思想归纳为以下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最高的劳动效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立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是整个科学管理的基础。泰罗认为整个企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劳动效率,这样才能获取更多利润,快速抢占市场。

2.科学方法代替个人经验

通过切身的实践研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有的个人经验是提高劳动效率的核心。泰罗将管理视作一门科学,在管理实践中总结客观规律,建立各项明确的规定、条例、准则使切分出来的各项劳动科学化、制度化,这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环节。

3.思想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在实施科学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进行一场颠覆性的变革。通过重大的精神变革,能够使管理人员和工厂工人将注意力聚焦到增加盈利数量上来,从而摒弃争夺利润分配的固有思想。

泰罗指出,在旧的管理中,所有计划都是由管理人员制定,这些计划或多或少都掺杂着个人经验,这就大大降低了计划的客观规律性,实行新的管理规定后,就必须由管理部门依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方法,制定出符合生产现场和长远规划的计划。此外,管理者和劳动者必须正坐在工作中相互呼应、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照标准规范彻底执行。

泰罗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是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的限制。在泰罗制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制度背后不符合人道主义的灰暗面,继而将研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对人性的探索中。

(二)人本原理的内涵

世界上的一切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相应地,人的任何创造都是需要回归到社会中造福人类。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人本原理的主要思想和根本出发点。“人和”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利益的一致,真正“人和”的企业是将企业发展和个人追求紧密结合的命运共同体。所以,企业中的任何职工都是劳动者,不会因为头衔或职位的高低而区别对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分工是因为个人能力、技术水平和劳动贡献客观存在的,正是由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使得企业各项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才使企业创造出适宜的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企业里的每一个职工都是是“社会人”,而非只看重外在刺激物的“经济人”。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劳动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要素。管理科学的奠基人泰罗的全部理论和研究都是以发掘劳动者的潜能为根本目的。他仔细研究工人的操作手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流程制定出最高效的操作准则。他坚信,只要职工按照最优操作流程行事,必定带来劳动效率最大化。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学者通过对日本企业成功经验的解读,进一步发现职工正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确立了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企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更是为人的管理,企业经营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生产商品,而是要为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社会提供发展服务的。

2.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

(1)高度集权,从严治理。依靠严格的管理和规定,重奖重罚,使得企业政令一致,减少主观意识,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

(2)适度分权,民主协商。依靠科學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权利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使企业职工树立“主人公”意识,向着共同利益自我管理,共同进步。

两条途径的根本不同之处依然需要回归到“经济人”和“社会人”的不同假设。前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的客体,需要被动接受企业的目标和追求,并努力保持一致;后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的主体,激励职工主动参与管理,并内化为自我追求。

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事实上,任何管理者都会在管理过程中影响下属人性的发展。同时,管理者行为本身又是管理者人性的反映。只有管理者的人性达到比较完美的境界,才能使企业职工的人性得到完美的全面发展,而职工队伍的状况又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环节。在多元文化的时代,在多种组织形式剧烈变革的环境,实施每一项管理的措施、制度、规定时,不仅要看到实施取得的经济效果,更要关注对人精神状态的影响。一定要遵从人性、信仰、文化、爱好、习俗,才能真正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土壤,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作为商品生产者,企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企业自己或企业职工对商品的直接使用和消费,而是为了通过这些商品的销售,补偿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秉持一切为人服务的理念,才能生产出顾客满意,社会需要的有价值商品,才会不断追求创新,不断突破预期。

综上所述,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管理与人本原理的焦灼斗争

(一)战争的表象

科学管理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都未涉及,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创新发展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人视作“经济人”,一定程度上遵从“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这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和高度。当一切行为的指导思想基于人性本坏时,就会认为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就会彻底抹杀人的创造性,使其成为只会工作的机器,成为资本主义扩张的傀儡和工具。

相反,人本原理将人视作“经济人”,一定程度上遵从“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职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目标。当一切行为的指导思路局域人性本善,就会认为绝大多数人对于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决定于工作本身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惩罚,在正常情况下都愿意相信人会自觉承担责任,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

(二)战争的本质

不难看出,科学管理与人本原理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对人性截然不同的站队,挖掘思想层面上的矛盾,正是资本主义无情剥削与社会主义共同发展之间的斗争。

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剥削的本质就是人类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过程中的不等价交换。剥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以及社会分裂为阶级是剥削产生的现实基础。剥削的产生出自于不合理的分配,不仅指消费资料的分配,更为重要的是发展资料的分配。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人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和全面发展。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科学管理在资本主义扩张阶段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财富的快速积累,但在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保证人性的全面发展将会成为永恒的主题。

三、科学管理与人本原理的和谐共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新技术将人们从繁杂的重复性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人类发展的深度思考。至此,科学管理的硬管理和人本原理的软思想能够短期休战,尝试开辟和谐共处的新道路。

(一)大数据,让决策计划更精确

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环境影响到企业信息收集方式、决策方案制定、方案选择及评估等决策实施过程,进而对企业管理决策产生深刻影响。大数据下的决策环境更复杂,决策计划时效性更强。通过对所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使用情况、满意度、产品销售状况、适用人群以及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等,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决策进行调整,避免了主观情绪的干扰,使得决策更加客观准确,规避了很多决策误区和风险,充分结合了科学管理中的“科学方法”和人本原理中的“以人为本”,既保留了客观规律,又能融合切实需求。

(二)新组织,让企业运行更顺畅

新型的组织结构日趋精简,决策管理权利的下放使得企业职工获得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够充分创造个人价值。在集权到分权的转变过程中,应该跟多聚焦两者之间“度”的把握,应当遵循适度原则,在科学管理“科学内核”的基础之上逐渐融入人本原理的“人文关怀”,使得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和谐共生,让每一项硬规定都是源于全部员工的共同认知。

(三)新模式,让领导活动更高效

精简高效额组织模式势必需要新的领导模式作为润滑剂,协调各个方面的资源和情绪。新型领导人员将繁杂的日常事务交给先进的科学技术,抽出更多的精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新时代下的领导新模式将科学管理中的维持职能交由发达的新技术,领导人则不断挖掘下属职工的聪明才智,以人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引导职工朝向共同目标努力,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四)新智能,让控制手段更及时

人工智能計算机科学的分支,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但人工智能不等于人类智能,本质上只是机器。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分发展,智能控制能够更加及时准确的进行纠错,运用最优的控制程序进行后续补救,这也就将科学管理中的规定人脑中抽离出来,而职工则投身到程序编写和补充等创造性的活动中来。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个管理职能来说,新兴技术的发展无疑是科学管理和人本原理的粘合剂。当职工创造出能代替自己的“会说话的机器”,科学管理与人本原理实现了真正的融合。每个职工都拥有与本体极为相似的替身去完成日常琐碎事务,本体则能解脱出来,去探索新奇的世界,创制造更多的财富。职工不再是为利益而甘愿被剥削的“经济人”,而是会主动去创造自我价值的“社会人”,科学管理和人本原理互通有无,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科学管理原理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意义[J].左丽丽.学理论.2016(06)

[2]科学管理原理评析[J].洪丽帆.经营管理者.2013(14)

[3]《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对管理学原理的有效探索——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述评[J].张小红.学术评论.2018(04)

[4]浅谈人本原理在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刘昭瑞.人力资源管理.2018(03)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浅谈高校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国防生任职骨干工作浅谈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探讨
试析我国高校的科学管理与院校研究
论如何加强高校体育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