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019-07-19 09:34王伟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放手引导

王伟丽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 说服 引导 放手

今天早上,我家宝宝自己在房间,我在外面梳头,突然,她叫了几声,我还以为她摔跤了。赶紧赶去,发现她自己坐在地垫上,在穿鞋子,我看她试了会,还没有成功,就心急,想替她穿上,她立马出声哼哼的,不让我动。非要自己穿。最后,她还是自己穿上了鞋子,蹦蹦跳跳就去玩了。

突然,想到自己小时候,受到的教育,还是偏向包办。父母很多事情都不让我去尝试,只要求我好好读书。反而,自理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现在我都不喜欢做饭,也不会做饭。可如今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彻底改变了,我不仅学会了做饭,还学会了很多……为了我的孩子们,我愿意付出一切,愿意去学做任何事。如果我不改变,在教育孩子时,也去代替孩子做一些明明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我不是也会养出懒惰的孩子了?还好醒悟了。

一、幼兒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家庭中,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虽然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绝大多数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大部分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例如,一大早孩子正努力而吃力地穿着衣服,谁知家长看见,马上等不及了,三下五除二,帮他穿好了事。或是时间不够,或是耐心不够。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当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因为有好奇心的孩子,学习的欲望很强,勇于探索是很好的习惯。不能在幼小的时候,就将他们抹杀了。需要注意的是:避开危险的东西。比如插板,电器。父母要支持孩子去问,去玩,甚至是去拆一些玩具。

2.说服、鼓励、引导都要有耐心

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需要的是很多很多的耐心,去告诉孩子做一件事情的缘由,比如为什要求她不浪费粮食,为什么不能多吃甜食,为什么要刷牙,为什么要洗澡等。在孩子面前,多演示,多做,比如阅读看书这件事情。一个经常看书的妈妈,一个经常爱打扮的妈妈,一个经常爱看电视的爸爸,爱玩手机的爸爸,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印象,我们都心知肚明。孩子经常喜欢问为什么,需要想办法解答,不要拒绝回答。多次强调,实践,互动。能加深对事情的理解和记忆。在宝贝做到的时候,要记得表扬和鼓励哦。做错事情,也要提出批评,但是注意方式。不要上了孩子的自尊心。

这学期我带的是中四班,孩子们都很乖巧,但是常规和自理能力较差。在刚开学的一两周,照顾孩子们吃饭,短短的两周,我直接是度日如年,孩子们总是边吃饭边说话,没有排队要饭的意识,拿到饭的小朋友把饭放到桌子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都中班了,竟然有两三位小朋友要求老师喂,我直接崩溃了。因为我一时改变不了现状,只好硬着头皮喂,边喂边问:“如果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求老师喂,老师什么时候能喂完?如果老师给你喂,别的小朋友会说老师偏心,你已经长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了,老师相信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明天你自己吃饭,好不好。”孩子听了以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等孩子们入睡安静下来后,我在打算明天我该怎么办。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天这位小朋友虽然有点不情愿,但勉强自己吃完饭了。我特别高兴,立马朝她竖起了大拇指。等孩子们全部吃完,我在众小朋友面前夸奖了她,给她奖励了一个漂亮的小贴画,并让所有的小朋友齐声鼓励她,她的小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这个小朋友有了转变。但这一周下来,每天都有不吃饭的新成员。我基本上用了相似的方法,耐心的说服,鼓励,教育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两三周以后,孩子们有了可喜的变化,我内心也充满了感动和喜悦。

3.父母学会放手,才不会剪断孩子飞翔的翅膀

我相信,每个妈妈都是在竭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但是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很多事情,孩子有心去做,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学,去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真切的收获。比如:自己收拾玩具、书籍。自己的衣服自己穿。在旁边监督就好。要给他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妈妈在家,经常跟孩子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孩子很快就记得了,跟着练。慢慢的也懂是什么意思了。

4.在生活中反复的训练,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巩固的重复过程,为了使幼儿熟练掌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反复练习,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来引导幼儿,如在游戏后,引导幼儿清理场地,整理玩具;在午睡前后,让幼儿自己穿或者脱衣服;在值日生工作中,引导幼儿练习擦桌子,搬椅子等。在引导幼儿进行练习时,教师要耐心诱导,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幼儿逐步具备自理的能力。

结语

通过实践,我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切实可行的、十分必要的,它培养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扭转了幼儿过份依赖的性格,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的发展,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打下了基础。

猜你喜欢
生活自理能力放手引导
脑出血超早期强化降压对患者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放手”炼出的独立与自主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多措并举,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