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我们为何痴狂

2019-07-19 09:42老猫
特别文摘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国队球迷世界杯

老猫

1978年那个夏天,世界杯通过转播信号,第一次“来到”中国。20年后,1998年法国世界杯,那些提着包匆匆上班的人们,买上一份报纸,急切浏览,他们就想知道谁赢了。

如今,互联网、电视让世界杯近在咫尺:啤酒、零食伴着一个个通宵达旦,没有中国队参与的比赛,让千万中国人痴狂。

每4年一次的世界杯就像水和粮食一样,成为很多人的必需品。他们尽情发泄着,享受着癫狂、哭泣、欢乐的心理过程。

20世纪90年代前看世界杯,中国人“不服”的心态居多,看到亚洲球队被虐,大家会说,还不如让中国队去。到了1994年至2002年,因为已失望到极点,索性就不去关心。人们发现,如果不念及中国队,世界杯就更让人愉快。在这些年里,巴西、阿根廷、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这些国家的球队,在中国都拥有了大批拥趸,庞大的球迷已经完全习惯了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足球”与“中国足球”,已经成了两个范畴的事情,是两种运动,完全不在一个次元。

而2002年以后,很多人不再为看球而看球,他们看帅哥、太太团,看时尚,看风景。女球迷群体增加,她们表现得像听音乐会一样癫狂,市场份额陡增一倍。真正的伪球迷群体也在形成,他们不关心比赛本身,而关心结果,因为他们下了注。中国人的世界杯情结变成了“商业”二字。

有人说,足球是“好不容易才能进一个球”的特殊运动,因此它有“整体奋斗”“吃苦耐劳”“永不言败”“智慧取胜”等特征,而这与中国人的成长史颇为接近。

在家中,中国男人听老婆的话;在单位,唯上司命是从,这使得中国男人灵动的心无法释怀。而足球没有一刻不在动,刺激的进球合理合法地让人心动。事实证明,平时越压抑的人,看足球时就越显得冲动。它是一种心理平衡的有效方法。

足球既强调整体配合,又讲究个人技术发挥,那些球星,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偶像。他们在跑动当中的游刃有余、创造机会、破门得分,充分证明了“在自由状态下也能成功”这个观点,也满足了我们渴望自由,在自由中创业、成功的心理。

足球酷似“在田野的角斗”,更能满足人们在旷野中宣泄的欲望。脚下有球,便可创造机会。而我们从小被严格管理,长大后又处于紧张的节奏中,足球让我们找到能随性的自由。

其实现实世界早就告诉我们,竞争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一种精神来,只要你是強者,你就能在这个特有的舞台上意气风发。与其说我们喜欢足球,不如说是喜欢足球带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对于中国球迷来说,表面上是风风火火地看足球,实际却是将平日里埋藏在内心的血性一下子从心头爆发出来。

猜你喜欢
中国队球迷世界杯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62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61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中国球迷
球迷俱乐部
世界杯搞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