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县域工作统筹 推进“希望家园”常态化制度化

2019-07-19 09:48
中国共青团 2019年7期
关键词:制度化阵地家园

實施共青团改革以来,团孝感市委坚持基层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试点探索县域内统筹共青团工作资源模式,积极推进“希望家园”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打造出了连续7年在革命老区大悟县开展支教活动的志愿服务团队——大别山支教团,有效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广泛建立活动阵地。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在充分整合现有“希望家园”活动阵地的基础上,以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村(社区)、集镇村、重点贫困村为重点,整合镇村工作阵地、学校等场所,按照有活动场地、有统一标牌、有管理制度、有档案资料的四有标准建立“希望家园”活动阵地。每个乡镇确保建立“希望家园”活动阵地不少于全镇三分之一的村(社区),留守儿童参与实现全覆盖。

着力打造志愿队伍。每个“希望家园”活动阵地配备一支不少于3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以中小学教师、返乡大学生、“五老志愿者”、驻村工作队队员、本地社会志愿者组织为主,以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志愿者为辅组成。志愿者由团组织培训后开展相关活动,每个“希望家园”活动阵地明确一名志愿者组长,负责与村“两委”一同组织活动开展。

大力开展关爱活动。由团组织指导,各“希望家园”按照“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文体活动基地、能力培养基地、校外体验基地”的功能定位,明确活动步骤,拟定活动方案。合理设置“希望家园”活动课程,必选活动涵盖少先队活动、心理辅导、素质培养、安全自护教育等,开设爱眼护眼教育、励志教育、课业辅导、健康教育、阅读辅导、科普、艺术、手工、影视欣赏等自选活动课程,保证活动内容丰富、课时安排合理。结合孝感实际情况,将红色文化教育和孝文化熏陶融入到各项活动中,注重青少年思想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各“希望家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落实工作制度。有明确组织架构,含领导机构、管理人员、志愿者队伍等信息;有明确管理办法,包括各场地及功能室开放时间安排、使用规定等;有留守儿童信息,包含个人信息和监护人基本信息;有开展活动记录,包括活动计划、活动时间、活动人数、活动效果等。入学期间活动开展时间为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周末,时间不少于2天;暑假期间活动开展时间从7月10日开始,时间不少于30天。通过制度化安排,实现“希望家园”志愿活动常态化开展。

猜你喜欢
制度化阵地家园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梦中家园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
科学游戏孩子交往的新阵地
温馨家园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