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基层团的工作走向的三点认识

2019-07-19 09:48栾志坚
中国共青团 2019年7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团组织共青团

栾志坚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对共青团提出明确要求:“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改革举措落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强化抓基层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基层团的组织力,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准确把握基层团的工作趋势变化,因势利导开展工作。基于以往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团的工作将越来越突显以下特点。

实现与青年的长期有效联系,将主要依靠自发式的“青年找组织”,而不是行政化的“组织找青年”。这是由基层团组织自身力量资源极其有限,工作对象分布又极为广泛、思想更加多元、需求多种多样的现状所决定的。现实中,处在一线的基层团组织相当于一个点,分散于各处的团员青年个体是多个点,如果仅仅依从团内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手段,“以一点对多点”去接触联系青年,对于基层团的组织力将是重大的考验,有时可能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建立起与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即便一时建立了也难以持续。为什么这些年来团内基本信息统计大多是一本糊涂账,数字基本靠“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让一个基层团组织去找寻已经分布于天南海北的团青个体并不现实,其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支撑不了这样的任务。再比如团组织关系转接,归根结底不是一个业务程序规范问题,而是一个团员思想动力的问题,只有团员在思想上觉得这件事情对他很重要,才会主动去办理转接手续,而不需要基层团组织一个个追着去办。长远来看,最广泛、最有效、最可持续的联系青年方式必然是“多点对一点”的青年自发找组织。这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变“为了联系而联系”为“为了凝聚而联系”,一方面,积极拓展团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努力实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组织或团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深入研究和探寻相关社会机理,激励和促动青年自发去找团组织,主动与团组织取得联系,并保持一种高度的粘性。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仅靠对广大基层团组织简单地发出行政强制性指令,更多的要靠团的高水平思想价值引领,为青年人提供他们乐于接受的精神文化产品,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有效服务,让广大青年在接触团组织后,能够感受到一种先进性、光荣感、归属感或现实有用性,进而在心底里对团组织产生自然而然的亲近和向往。

为青年提供有效服务,将趋向于群体细分条件下的“精准滴灌”式服务,而不是面向所有工作对象的“大水漫灌”式服务。这是由当代日益深入的社会化大分工所决定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阶层划分越来越丰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群体呈现不同的利益诉求,群体诉求的交集越来越小。诚然,当前诸如婚恋交友、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仍是我国青年群体所面对的共性问题,但在不同的青年群体中,共性问题也有着不同的个性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以往那种“大帮哄”式的普遍性服务,妄想“一招通吃”“一勺烩”,简单以一种或几种措施手段解决所有青年成长发展中的问题并不现实,很难再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极易蜻蜓点水、大而化之。只有尽量区分不同的个性群体,聚焦重点,集中资源,精准发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才能抓住青年生存的“痛点”,通过提供有效的服务把青年争取过来。诸如快递小哥、蚁族、网络意见领袖、高校青年教师等等青年群体,他们的生存环境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要通过服务实现对他们的吸引和凝聚,就必须深入研究对象群体的个性化特点,找准青年所需、团组织能为的结合点,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向他们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党的思想和主张,真正使他们对党思想上认同、情感上亲近、行动上紧跟。

基层团的组织动员方式,将越来越多的以线上为主,而不再是以线下为主。这是由当代青年的物理分布、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所决定的。当代青年广泛分布于各个领域,有着较过去年代更加丰富的职业分类。这就意味着,共青团组织开展活动,很难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整齐划一,可以把人一下子都全部集中起来。但当下时代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通讯技术的极大发达,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联结,沟通上有着极大的便利。因此,团组织应该因势利导,多做线上组织动员工作,除了必要的团内组织生活和重大时间节点集中活动,不必强求线下人员聚合。我们开展的“青年大学习”,对广大青年进行线上教育引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也同时启迪我们,不要试图打造能够包打天下的线下阵地,这种守株待免、把人和资源都盯在一个物理点上的做法过于僵化死板,且牵扯工作精力。共青团毕竟不是政府部门,没有具体、固定的行政职能,长期来看,从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无法支撑物理阵地的有效运营,不能自己给自己套上一个枷板。对于党政提供的各类工作阵地,共青团应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结合共青团职能积极参与运营,切勿追求全方位主导管理。现实中,青年是流动的,青年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在不同时期是有所变化的,还是要注意尊重群团工作自身特点,发挥群团组织独特的优势,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现实需求,采取项目化的方式,统筹调配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联系服务青年工作,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作者系原团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团组织共青团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在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代培生能不能在学校加入团组织?
无主管企业建团组织后的隶属关系怎么办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