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呼和浩特市城区社区武术健身运作成效的运行机制解析

2019-07-20 11:57岑海龙
运动 2019年3期
关键词:网管呼和浩特市指导员

岑海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当今城市的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单个维度,而是越来越倾于文化、教育、宜居指数等多个维度,因此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提高呼和浩特市当今城市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则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时代意义。当前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质量相对滞后的一个阶段,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国民精神文化层次的提升,因此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一系列推动群众文化、健身事业等中央文件之后,2016年国家又提出了“文化振兴”等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呼和浩特市应积极投身文化建设与探索,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积极开展提升呼和浩特市城区社区健身运动及社区运作成效的运行机制探索。本文以颇受群众喜爱、开展度较高的社区群众武术运动为研究对象,从呼和浩特市城区社区武术的发、运作机制等角度出发,剖析了制约我市社区武术健身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社区武术发展运行机制。研究的目的就是形成以武术健身运动为依托、多运动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呼和浩特市文化软实力和文明社区建设提供一定的研究价值。

1 当前呼和浩特市城区社区武术的运作、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

1.1 现有的社区武术缺乏行政组织和运作体系,缺乏武术健身活动开展的统筹、协调能力

社会学相关研究指出,社区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开展成效不仅受制于社区体育的开展条件、群众基础,更受制于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和运作水平的影响。呼和浩特市城区社区武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曾一度繁荣过,但随着奥运余热的散尽社区武术出现了练习人群减少,活动开展无组织、缺乏社区武术健身指导员等各种制约问题,使得当今社区武术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和缩减状态。就当前呼和浩特市社区健身武术的现状成因,根据笔者对呼和浩特市的社区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呼和浩特市社区的建设是由市4区各自独立分别开展的,因此各社区的群众性体育运作水平和管理水平情况各异,我市社区体育的开展成效和发展层次差异也较大。当前城4区有89.9%的社区至今没有专人或专门组织对社区武术健身运动的开展、宣传和社区指导员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关系到群众武术运动开展成效和开展水平的组织工作进行对接。因此,武术健身参与人群、开展项目的结构并不合理。有89.6%为患慢性病老年人,所开展的太极拳、气功、木兰拳等项目有78.5%的青少年和男性人群不感兴趣,这使得武术健身人群比例仅占整个社区群众体育的11.3%,不利于群众武术健身运动的普及化推广。

1.2 社区基层缺乏服务队伍网管化建设意识和手段,亟须体育职业化和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

社区作为当今居民生活最基本的地理行政单元,社区体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区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和运行。但当前呼和浩特市虽然在市级建设了社区管理网络平台,协调进行社区活动的开展,但就社区级别而言,网格化健身管理与运行的平台至今也没有着手进行建设,特别是主管体育的社区基层服务队伍并没有被专门分化出来,在整体上呼和浩特市城区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是缺乏网管化建设的意识和手段,只有加快分化,才能使社区武术目前亟须的具有武术专业背景和职业化、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参与进来,共同提升武术运动的开展层次和开展的合理性、项目结构的多元化。

1.3 社区体育发展的匹配政策发展滞后,社区武术健身指导员队伍建设和长足发展缺乏保障

武术的健身价值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但武术在民族文化性、社会性、科学性、群众性、终身性及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等方面重要作用仍需要专业的人士加以引导和传播,才能渗透到社区武术健身运动中。但当前呼和浩特市社区体育的武术健身运动发展资金和匹配性发展政策的保障并不到位,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经费规划比较单一,仅仅依靠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缺少其他渠道资金的引进,而各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体育专项资金投入并不均衡,使得社区武术健身指导员队伍建设和长足发展缺乏保障,能够配备社区武术健身指导员的社区仅占1%,远远不能满足武术健身的专业指导需要。

2 呼和浩特市城区社区武术现代管理运行机制探讨

2.1 加强各级行政主管对社区武术健身价值的认识,提升武术健身运动的配套建设

要想改变当前呼和浩特市武术健身运动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发展难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意识问题。只有加强各级行政主管对社区武术健身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武术健身在防治多种慢性病,提升居民身体素质的同时,其在传播民族文化优秀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直、正义社会价值及其他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才能加强对武术健身运动发展的推广政策、健身指导员队伍建设等配套建设,使当前的武术健身摆脱原始的自发状态,获得较好的群众认可度和较高的群众基础。

2.2 加强社区基层服务队伍网管化建设意识和手段,加强社区体育运作职业化和专业化

所谓网管化建设,是指通过对社区工作和辖区的进一步细化,保持现有的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将社区内的居民住宅楼、驻区单位、商业网点、公共场所等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通过行之有效的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多级别网管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管理层级架构,使社区体育实现专人专管,辐射到尽量多的社区和人群,从而保证社区工作效率和社区成员的参与积极性的一种管理手段。基于前面对呼和浩特市社区武术健身运动的开展制约因素的分析,可加强社区基层服务队伍网管化建设意识和手段,将体育从其他部门中分化出来,通过专项资金拨款、专人负责这样的网管化形式手段,使社区体育专管员的权力增强,自主性和主导性提升,可联合高校、专业武术组织和其他形式的武术机构进行联系和合作,以加强社区体育运作职业化和专业化,提高社区武术健身事业的管理人员的社区体育管理、运行能力,充分发挥社区网管服务手段对群众武术健身需求、群众喜爱的运行形势和武术开展过程中的困惑、困难等问题得到关注、回应和落实,则对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广泛的参与性则具有很好的激励意义。

2.3 因地制宜,以社区为依托加强武术表演、武术健身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创设良好氛围

参照当前群众性参与最广泛的广场舞等健身形式的开展过程,不难看出以社区为依托的组织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有地域性、亲情融洽性,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大众化的健身活动的组织,对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是有非常好的吸引效果的。因此,面对呼和浩特市当前武术健身项目不多、健身参与人群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不均衡、合理化的特点,可因地制宜地以社区为依托,加强与民众熟悉度较高、参与性较好的武术表演、武术健身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创设良好氛围和较好的活动吸引力,使城市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从而实现武术健身活动广泛的社会化推广效果,以此促进社区武术自身的发展和繁荣,盘活整个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武术活动健康发展。

2.4 探索社区武术指导员融合成长机制,保证社区武术健身运动的长效发展

北京市群众武术开展层次和开展水平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主要原因就是北京市社区管理者具有较大的管理、协调、组织权限,能够依托本地丰富的高校教育资源和丰富的高水平武术爱好者群体,建立了多层次的、多参与形式的社区武术指导员联合运作机制。立足呼和浩特市区社区群众武术运动自身的制约因素和社区优势,本文认为要想保证社区武术健身运动的长效发展,则可借鉴北京群众体育健身运动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托本地丰富的高校武术专业学生资源和竞技武术退役人员,探索社区武术指导员融合成长机制,通过聘任、购买等形式使他们参与到我市群众武术健身运动的组织、管理、活动开展中来,使广大社区武术运动的快速全面发展获得较高的智力、技术、资源的支撑,早日形成全民健身的大好局面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 结 语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的国粹武术在我国民族体育中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还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4个城区的武术健身现状调查分析,提出开展社区武术活动的对策,使城市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有利于武术的社会化推广,促进武术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为社区武术活动的规范化管理献计献策,也为相关职能部门制订相关方案,为进一步促进呼和浩特市社区武术活动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城市社区武术发展提供借鉴,使武术运动快速全面发展,早日形成全民健身的大好局面奠定群众基础。当然,由于笔者理论架构认识上的局限和对社区体育开展状况调查的深入程度有限,有些对策的提出还尚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结合现实进行检验,期待更多呼和浩特市教研人员的广泛参与,使呼和浩特市的社区体育得到较好发展。

猜你喜欢
网管呼和浩特市指导员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SDN 网络管理关键技术应用分析与改进思路
大国工匠
诗书画印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盼头
北京市中小学网管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呼和浩特市将对部分公办、民办高中进行整合撤并
书画
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