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维和部队官兵昆虫叮咬调查及营区建设管理探讨

2019-07-22 01:16刘太华李志伟胡廷松
西南军医 2019年4期
关键词:营区跳蚤分队

刘太华,李志伟,陈 欣,盛 珺,胡廷松,刘 曦

维和人员到达维和任务区后,除特殊情况外出执行任务外,大部分时间要在营区度过,且每批维和人员执行维和任务时间一般为1年,部分出兵国的任务时间甚至超过1年。维和营区建设和管理不仅关系到维和官兵的人身安全,也关系到维和官兵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非洲特殊的气候、地理地貌及落后的医疗卫生环境,极易导致大量的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传播,再加之动荡的安全局势,维和营区建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维和官兵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文仅就掌握的维和官兵昆虫叮咬调查资料,从维护维和官兵身体健康的角度探讨维和营区的建设与管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计调查问卷 我们参照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原理及要求,结合虫咬皮炎特点设计了《刚果(金)维和官兵虫咬皮炎调查表》,内容包括维和官兵基本信息、发病情况、暴露情况和防护情况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为获得更好的调查效果,我们在相应维和分队人员的帮助下将调查表翻译为英文、乌尔都语和阿拉伯语,加上汉语共计4种语言形式。

1.2 调查样本选择 南基伍旅维和官兵约有4500人,南基伍旅维和部队的驻地基本围绕基伍湖和坦葛尼喀湖分布,距离湖泊60-80km,沿基伍湖和坦葛尼喀湖分布驻扎的各维和分队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人员数量等方面基本相同。依据交通便利,易于调查实施的原则,我们随机选择了沿基伍湖驻扎的维和部队约2200人作为调查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时间:2017年11月28日至2017年12月28日。

1.3 营区情况调查 采用调查问卷与调查人员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寻找维和营区存在的问题,并照相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回收的合格问卷,采用Epidata3.1软件将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数据的录入由我分队两名队员一起操作,并由第三名队员进行核对。数据录入后用SPSS22.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设为P=0.05。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连续分类变量和无序分类变量设置为哑变量。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共回收调查问卷195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634份,有效调查问卷占总调查问卷的74.27%。1634份有效问卷中,中国分队184人、巴基斯坦分队1122人、埃及分队253人、乌拉圭分队75人。男性1611人,女性23人。年龄最大55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1.62±6.36岁。士兵1247人,占76.32%,军官387人,占23.68%。兵种包括医疗、工兵、步兵、特战、宪兵、空勤等。

2.2 发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共有917人遭到昆虫叮咬,总发病率为56.12%,95%可信区间为53.70-58.50%。不同分队发病率有明显区别,中国医疗分队、乌拉圭空勤分队和中国工兵分队发病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7.5%、80.00%和77.78%,南基伍旅部机关最低,仅7.14%(见图1),不同分队昆虫叮咬发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55.211,P=0.0001。

遭到昆虫叮咬的917名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炎表现,其症状包括丘疹、斑丘疹、水疱、瘙痒和疼痛,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丘疹和瘙痒,分别为78.95%和63.14%,斑丘疹、水疱和疼痛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见图2),不同症状的发生率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200.462,P=0.0001。

叮咬维和官兵的昆虫分布多样,部分患者先后被多种昆虫叮咬,叮咬维和官兵最常见的昆虫包括:蚊虫(79.61%)、跳蚤(77.32%)、蚂蚁(6.54%)和虱子(2.07%),部分患者并不能完全确认自己曾被哪类昆虫叮咬,占7.07%。不同昆虫种类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7.028,P=0.0001,叮咬维和官兵的昆虫主要为蚊虫和跳蚤。

图1 各维和分队昆虫叮咬发生率情况分布

图2 昆虫叮咬临床表现分布

2.3 营区情况 根据调查表获取的信息结合调查人员实地考察情况提示,刚果(金)维和营区情况普遍较差,从人员健康角度考虑,营区选址、营区内部建设和管理均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详见表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营区地理位置、营区地面情况、房间内堆放杂物、住房毗邻草地菜地和污水沟、营区内有猫狗、营区内有鼠类活动等与昆虫叮咬有关,是维和官兵昆虫叮咬的危险因素;而营房类型和房间通风与昆虫叮咬无关,不是维和官兵昆虫叮咬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营区位于山区临近村庄昆虫叮咬的风险大于山区远离村庄、湖泊旁和城区内。我们调查中发现,南基伍旅维和部队营区地面绝大多数为泥地且有大量杂草生长,再加上住房毗邻菜地和污水沟,雨季时,污水、雨水裹挟泥沙,地面潮湿,非常利于昆虫滋生,Logistic分析也显示昆虫叮咬与营区地面类型和住房毗邻情况明显相关。房间内堆放过多杂物利于昆虫隐藏。营区内有猫狗和鼠类活动易于污染环境,更利于某些昆虫特别是跳蚤滋生和传播。详见表2。营区部分不合理情况见图3。

表1 刚果(金)维和营区情况

表2 刚果(金)维和官兵昆虫叮咬危险因素分析表

3 讨 论

维和官兵在任务区可能会遭遇很多不良事件,如枪战、车祸、疾病等,而疾病是造成维和官兵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依照联合国维和相关章程,各出兵国在维和人员出发前需要组织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防止患有重大疾病的军人参与维和。因此,维和人员患病大多是在适应任务区当地环境过程中新发的某种疾病。刚果(金)南基伍省属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其温度、湿度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昆虫生长。结合维和任务的特殊性,维和官兵被昆虫叮咬的可能性极大。本文调查提示,有56.12%的维和官兵被昆虫叮咬1次以上。昆虫叮咬后导致78.95%的有丘疹、63.14%有明显瘙痒。这会给维和官兵执行任务、休息和睡眠造成巨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很多昆虫还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本次调查显示蚊子和跳蚤是维和官兵虫咬皮炎最常见的病因,疟疾恰好是最常见的蚊媒传播疾病之一[1]。本次调查也发现疟疾发病率为7.83%,这与之前的报道[2]相似。另一方面,跳蚤也是多种疾病的的传播媒介,如:鼠疫、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巴尔通和耶尔森氏菌[3,4]及利什曼病[5]。

图3 维和营区部分不合理情况

注:箭头所指:1、营房基底与地面有巨大缝隙,经常有猫狗及老鼠出入。周围有杂草、农作物和污水。2、污水沟横穿营区。3、泥土路,营区边缘大片杂草且毗邻村庄。4、鸡、羊饲养棚。5、营区大面积泥沙、杂草和污水。6、营区内杂草和泥土地面。

我们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营区地理位置、营区地面情况、房间内堆放杂物、住房毗邻草地菜地和污水沟、营区内有猫狗、营区内有鼠类活动等与昆虫叮咬有关,是维和官兵昆虫叮咬的高危因素;此次调查发现维和官兵昆虫叮咬中79.61%是因蚊子叮咬造成的,77.21%是因跳蚤叮咬造成的,有的是被多种昆虫叮咬过。而蚊子和跳蚤的滋生及活动与刚果(金)气候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刚果(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分两季,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为雨季, 6月至9月未旱季。本次调查正值雨季,降雨频繁。这些结果与大量文献研究是相符合的。降雨、潮湿、杂草有利于蚊子和跳蚤的生长、繁殖与活动,而干燥环境蚊子和跳蚤数量明显减少,偏远山区有猫、狗、鼠和羊的地区蚊子和跳蚤较多[6-10]。

昆虫叮咬涉及三个环节,即环境中存在昆虫、人员暴露和人员防护。有效预防昆虫叮咬的发生,三个环节同等重要,即消灭昆虫,破坏昆虫滋生环境或减少昆虫数量,加强个人有效防护。

结合本次研究和相关文献,提出维和营区建设和管理建议。

A:在满足军事布局需要的前提下,营区尽可能选择在远离村庄、牧区和城市排污区。根据营区实际面积大小,营区周围设置一定距离的隔离带,隔离带内不能有杂草生长,不能种植农作物,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

B:营房建设规划合理,营区内设置畅通的排水系统,最好将将污水排放系统置于地面之下,同时阻止外来污水流入营区。营区内地面完全硬化,且保持地面干燥无积水,防治杂草生长或种植农作物。绿化区远离办公区和住宿区20米以上。营房布局合理,采光通风良好,不留死角。营房基座高于地面30cm以上。

C:厨房、厕所、医疗和其它生活垃圾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D:消灭老鼠,营区内禁止饲养猫、狗、羊等动物。

E:营区领导必须重视营区建设和管理,制定管理细则,定期监督、检查和整改。

F:室内保持清洁,物品摆放整齐,保证室内采光与通风,不能堆放杂物。定期进行室内外“消杀灭”。

猜你喜欢
营区跳蚤分队
营区聚赌
我不是跳蚤侠
绿色生态营区建设监督与管理探讨
信息化在智慧营区建设中的应用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斗跳蚤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跳蚤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为什么跳蚤能跳得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