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疾病不走极端与病相处以和为贵

2019-07-22 16:41单祺雯
百姓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白血病血压医生

单祺雯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为贵”,强调“和平相处”。事实上,我们对待疾病也应如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报告指出,老年人控制血压不必太苛刻,相对来说,那些血压稍高的人更长寿。该结论说明一个道理,面对疾病不能走极端,只要身体能与疾病相安无事,就是理想状态。

有些病要处之泰然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年人稍有不舒服就要去医院,小病大治;时常怀疑自己血压、血糖又高了,每天生活在对疾病的恐惧中,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看待疾病与健康的关系所致。

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中。健康与疾病看似一对冤家,水火不容,但它们其实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但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对。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郭振兴,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事例。一位60多岁的男士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凭借经验,郭振兴认为患者所患的这种白血病进展缓慢,目前可单纯观察,暂不干预,介入治疗反而损伤身体。但患者一听“白血病”就吓坏了,非要治疗。

还有一位80岁的王先生,是名退休干部,患高血压快30年了,一直坚持吃降压药。可最近几个月,王先生总觉得头晕乏力、心慌,他以为是血压太高,赶忙去了医院。到了医院他才明白,出现不适是血压降得过低所致。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康告诉记者,临床上,降压治疗应掌握“缓慢平稳”原则,老年人及一些特殊人群血压降得过低,反而容易出现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

类似情况并不少见。临床上,很多患者“谈病色变”,治疗上追求“一刀切”,非要与疾病抗争到底。可事实上,很多疾病做不到完全治愈。郭振兴说,“带瘤生存”“与癌共舞”是他们全科室的共识,比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冒烟型骨髓瘤可以观察,不用治疗。“一味追求根除癌细胞,可能会给老年患者带来更大死亡风险。”因此,对疾病不应锱铢必较,而是熟悉它,并学习怎样和它打交道,把伤害降到最低。

理性选择治疗方法

疾病确诊后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是令患者和医生都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患者有自己的考虑,“不想动刀”“害怕副作用”,同时又期望治疗立竿见影;另一方面,医生跟患者沟通,有时存在不被信任等情况。事实上,攻克疾病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单靠医生或病人都很难彻底消灭“敌人”。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希川,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他有次出诊,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来看病,孩子四肢、面部有明显红色丘疹。他很快确诊孩子得了湿疹,因面积较大,需要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正当他开医嘱时,这个妈妈却说这药有激素,不能给孩子用,放弃取药走了。“类似例子基本每天都有,很多家长谈到激素就会避之不及,最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杨希川说。

“门诊中,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大夫,这个病能治愈吗,若是得到否定答案,很多患者就会不知所措,甚至放弃后续治疗。”郭振兴说,尤其是肿瘤患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病情、年龄、认知等因素,比如年龄大的肿瘤患者不一定非要手术切除肿瘤。“可有时候,患者就是不理解,没有听从大夫的建议,最后不是效果不如意,就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不苛求指标控制

医生圈流行一句话:“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受访专家们共同表示,即便是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也难以根治所有病。治愈疾病并不只有“0”与“100”的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应秉持一种心态:不苛求治愈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只要能控制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就是相对理想状态。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为例,研究团队曾对4658名高龄老人开展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高龄老人收缩压保持在107~154毫米汞柱范围内,死亡风险较低。该研究不仅再次否定了“血压越低越好”,也给我们带来启示:盲目追求生化指标合格,并不适用所有人、所有情况,对待疾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表示,她经常听到患者抱怨,“水果、主食不敢吃,生怕血糖高了。”结果,一段时间后,身体却比刚发现糖尿病时还虚弱。其实,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更应均衡,临床上那些血糖控制得较好的人,往往不是整天胆战心惊看指标的人,而是那些保持好心情,学会利用药物降糖的人。

面对疾病,我们应用科学的生活方式与疾病相处,这是一种智慧。專家们归纳出几点建议:1.熟悉疾病特点,别去招惹它。比如了解什么情况下病情会加重,尽量不触碰疾病的底线。2.别完全依靠干预治疗,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在治病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化疗是“双刃剑”,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健康细胞。尤其对于晚期癌症而言,人体正气已经明显不足,妄自“攻伐”无疑是竭泽而渔,还不如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命尊严来得更重要。除干预治疗外,饮食、运动等方面也很重要。3.重视调养,定期查体。一些慢性病经过调养和功能训练,是可以逐渐好转或恢复的。但如果患者自己没信心,就会丧失战胜疾病的意志,削弱自身的抵抗力。此外,还应坚持每年体检一次,及时了解身体状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白血病血压医生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最美医生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