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信息平台技术的电网空间数据采编与管理模式研究

2019-07-23 07:30刘二磊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电力设施空间数据设施

刘二磊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1 关键技术的概述

1.1 地理信息平台技术

对于系统的应用,需结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对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功能进行封装,注重平台技术成果的有效性应用,实现系统的有效性搭建。对于开发接口的合理定制,需开发电力应用中的具体功能,全面加强电力应用系统建设。对于服务平台,需结合SOA的主要开发模式对软件跨业务的数据互操作问题进行有效性解决;需结合REST基本架构模式,注重功能服务的有效性布设,全面体现服务性能;需结合电网数据的合理化处理,进而全面封装核心功能,并结合基本服务的主要形式向客户端提供服务。

典型应用框架通过对空间信息服务进行封装,以WebGIS的方式为各业务提供典型GIS应用。典型应用框架可嵌入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业务系统功能与典型应用框架进行交互,如图形操作、电网资源查询定位、总部专题图、空间分析、电网拓扑分析、图形输出、统计分析、总部功能导航、运行信息显示及二、三维一体化等功能。

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应用的建设,将绘制出一张灵活、立体的“信息网”[1]。基于空间地理的研究将为信息设备、软件应用、数据库及非结构数据等多类资源提供电网空间信息,为一体化平台、跨区域电网及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服务,为“三集五大”提供支撑。总体规划包括以下4个方面。(1)基础设备层面。建设设备数据属性关系模型,采用辅助分析工具完成数据关联的建立。(2)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层面。按照一体化平台设计的技术架构,建设数据多层次、多维度的业务应用。(3)数据库层面。建设数据库静态审计、实时监控与风险控制、齐全的实时审计、均衡的双向审计及细粒度审计规范。(4)应用层面。通过与数据库、非结构数据及台帐应用集成,为信息业务应用提供电网图形和分析服务[2]。

1.2 海量影像发布技术和Silverlight RIA

海量影像发布技术可快速、实时、生动及直观地提供最新空间信息,但是限于现有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技术,海量影像数据发布仍是GIS技术的研究难点。对于多分辨率的层次模型应用,呈现出一种层次金字塔型的结构。本系统提供一种地图瓦片的存储方法及存储系统,在电力服务器中进行存储,结合动态检索和分析,注重图块的有效性拼接和地图的有效性浏览,体现速度优势和海量影像分布管理功能。

Silverlight RIA主要是一种跨浏览器的应用,注重多媒体的有效性体验,是交互式的一种应用过程体现。Silverlight RIA的实际应用不仅实现了空间数据互操作性,而且解决了跨平台问题,增强了可移植性。

2 电网空间数据组织

电网空间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底图数据和电力设施空间数据。结合组织管理过程,在GIS平台上进行数据地有效性集成。结合电力设施的基本数据进行直接存储。而电力数据的有效性采编过程,将基础数据支撑逐渐提供。数据组织的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2.1 地理基础信息底图数据

对于地理基础信息底图数据的分析,不仅要保证较高的精度,也要有丰富的信息特点。以0.2 m正射航空影像分辨率为例,可得正射航空影像结构如图2所示。

2.2 电力设施空间数据库和电力设施业务数据库

关于电力设施实际数据库的数据设计,需结合基本图片数据库的结构,做好电力设施空间数据的合理设置。输电专题库主要是做好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合理设计,注重输电线路和输电杆塔的合理分析。配电专题库主要是结合配电馈线以及配电分段线路的主要形式,做好农网馈线的合理应用。

图1 组织结构图

图2 正射航空影像结构图

对于电力设施业务数据库的应用,需做好电力基本信息的有效记录。这种属性数据库的分析,注重实测数据的有效保证,做好电力设施的有效处理。

2.3 电力设施图片数据库和图形化的展示

对于电力设施图的展示过程,需结合图片的基本信息结构,做好电力设施的有效判读,并需结合采编作业,做好决策依据的设计。管理图片数据的同时应用资源服务的基本模式,实现图片资源的有效调用。电力信息的一种图形化展现,注重海量电力设施点的有效查询。结合电力数据库的基本应用,注重多点的有效聚合,实现空间索引的根本优化,将海量设施信息点中的一种图形化显示全面展现。

3 基于地理信息平台技术的电网空间数据采编与管理模式

3.1 数据采编工作流程

对于电力设施数据采编过程,电力设施空间数据库需做好设施类型的变更工作,结合基本属性的修改,对自动编号进行排序。对于电力设施图片数据库,需实现属性的有效编辑。对于基础地理信息底图数据的有效编排,需做好人工有效判读和相关设施点的有效性应用。对于电力设施业务数据库的应用,需加强数量的检核工作,注重名称和属性的有效检核。

3.2 变更设施类型

对于设施的变更过程,需结合电力图片的一种数据库结构,对设施实际图片信息进行及时查看,并注重设施类型的综合分析和应用。

3.3 编辑设施属性和重新编码

属性的编辑往往是在采集后,需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属性数据,并做好规范的顺序编码。一旦线路信息存在,结合设施的应用过程,和设施进行匹配。

3.4 拼接台账数据和检核

对于线路设备台账管理,需结合数量和设施的建设情况,有效检测实施数据,实现自动挂接的应用。

3.5 线路自动生成

对于线路自动生成过程,需结合设施点的基本属性信息,注重程序自动化的应用,将其在GIS平台数据库上进行保存。

3.6 电力设施的处理

对于电力设施的应用,需结合电网公司数据的实际采编过程,全面分析管理系统,系统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功能结构

4 结 论

总之,对于GPS数据的集中采集与处理,主要是结合采集数据的有效采编,并结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应用。对于数据的校正,需结合质量的检查,得出规范化的一种电力设施空间数据。对于系统的有效运行,无需安装程序,进而全面满足数据的多种作业需求。系统建成后,结合电网地理结构信息,全面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以实现电力地理信息平台的有效建设,促进电网基础设施的有效共享和发展。

猜你喜欢
电力设施空间数据设施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分析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
浅析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网格化存储的几项关键技术分析
设施农业文摘